序
...于当时者。虽言如弗言也。是故役神敝精言着书。而无所用于天下者。君子不为焉。医之为道也。圣人所以前民用而传后世者也。夫岂小道云尔哉。粤自黄帝三代而下。贤哲吐辞为经。炳炳。其泐为成书也已彰彰矣。而吾徒尚何...
中医古籍;儿科醒;序;清;芝屿樵客治湿之剂
...两加淡味桂半钱煎服清按此解散湿热上中二焦之剂太阴经的药也良方胃苓汤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五苓散平胃散上和合姜枣煎空心服按此乃表里除湿之剂东垣所谓上下分消其湿是也太阳太阴经药也出阳明饮痞例仲...
中医古籍;玉机微义;卷六泄泻治法;元;明;徐彦纯3.脑充血头疼
...生石决明(五钱捣碎)天冬(五钱)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苏子(二钱炒捣)茵陈(钱半)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复诊将药连服四剂,诸病皆见轻,脉象亦稍见柔和。惟大便六日仍未通行,因思此证必先使其大...
中医古籍;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四)脑充血门;清;张锡纯延胡索
...足太阴厥阴。亦入手少阴经。活血化气。治心气小腹痛。膜外气块痛。理肾气。止暴腰痛。通经络。活精血。调女子月经。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晕。暴血冲上。并扑损瘀血。(诸本草)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濒...
中医古籍;本草述钩元;卷七山草部;清;杨时泰重刊《续名医类案》序
...走者百余年。兵火后,板不存,藏是书者且罕矣。彭小皋观察,耽书史,善校雠,心精力果,雅与知不足斋主人埒。自来粤东所藏,沾溉士林,辉光治谱之书,靡不精刻而广布。兹更以活人寿世书,重付剞劂,其宏济为何如哉?...
中医古籍;续名医类案;序;清;魏之琇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
...。是以升麻汤、和解汤、四顺清凉饮等。有开济之功。故用于三日七日保元之前。解毒汤、大连翘汤、参苏饮等。有平治之能。故用于十四日前后。四君子汤、生脉散、桔梗汤、参苓白术散、四苓散等。故用于保元之间。有赞相...
中医古籍;张氏医通;卷十二婴儿门下;清;张璐前胡
...是也。(即其采根于七八月可征)第柴胡自下而上。致其用于胃与肺。而前胡之自上而下者。亦致其用于胃与肺。故所治胸胁痞满。心腹结气。及寒热邪气等病。功用概同。而实有不同者。一升阳于上。为元气之春夏。一降阳于...
中医古籍;本草述钩元;卷七山草部;清;杨时泰(一)温散风寒
...何也?为其入风木之藏,即是血海,故能并主。风在皮里膜外者宜之。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发散药、退热药;明;李中梓(二)理气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胃二经。舒气化痰,通络散结。可消阻滞,又能活血。金御乘称之为橘丝,谓其专能宣通经络滞气。赵学敏谓其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温化寒痰
...苏莱为三子养亲,同术枣治胸胁痰饮。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白芥子不能达,煎汤不可太过,便减力量。肺经有热,阴虚火亢者勿服。茎叶动风动气,有疮疡痔疾者俱忌。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