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黄散方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黄川芎大黄黄连芍药莽草黄芩栀子仁(等分上八味治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故帛上,随肿大小敷之,干则易。若已开口,封疮上,须开头令歇气。
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唐;孙思邈蒺藜散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治气肿痛方∶上用蒺藜子一升,熬黄为末,以麻油和如泥,炒令焦黑,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无蒺藜以赤小豆为末,和鸡子如前敷,干即易,妙。
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唐;孙思邈松脂膏
...合二脂,微火煎,三上三下,绵绞去滓,火炙敷纸上,随肿大小贴之,日三易,即瘥。又方松脂(一斤)猪脂(半斤)白蜡(四两)大黄(一两)黄芩黄连黄柏当归芍药川芎细辛白芷防风莽草白蔹(各半两)上十五味咀,先煎二...
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唐;孙思邈空青商陆散
...野狼漏始发于颈肿,无头有根,起于缺盆之上,连延耳根肿大。此得之忧恚,气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空青主之,商陆为之佐方。空青脑(各二分)肝(一具)商陆独活黄芩当归干姜妇人蓐草鳖甲斑上十六味,治下...
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痔漏方九漏第一;唐;孙思邈四、紫舌
...则瘀血与热相抟,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症。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中医古籍;温热论;第八章·察舌;清;叶桂雄黄散
卷之十四阴证治治阴肿大如斗,核痛,人所不能治。雄黄(一两,研)矾(二两,研)甘草(生,半两)上为锉散。以水五升煎,洗之。
中医古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四阴证治;宋;陈言干姜散
卷之十六咽喉病证治(附哽)治悬痈壅热,卒暴肿大。干姜半夏(汤洗去滑,等分)上为末。以少许着舌上,咽津。一法,用盐抹箸头,张口拄之,日五六次。
中医古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咽喉病证治(附哽);宋;陈言七、石水候
...水,肾虚则水气妄行,不根据经络,停聚结在脐间,小腹肿大,硬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胁下胀痛,而不喘是也。脉沉者,名曰石水。尺脉微大,亦为石水。肿起脐下,至小腹垂垂然,上至胃脘,则死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一水肿病诸候(凡二十二论);隋;巢元方二百十、病候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者,阴核气结肿大也。小儿患此者,多因啼怒气不止,动于阴气,阴气而击,结聚不散所成也。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隋;巢元方二百十一、差候
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差者,阴核偏肿大,亦由啼怒气,击于下所致。其偏肿者,气偏乘虚而行,故偏结肿也。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五十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隋;巢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