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方
卷之三小柴胡汤一切疟病俱治。方见《伤寒》。
中医古籍;医学三字经;卷之三;清;陈修园疟疾
卷五表证诸方二陈汤(见下痰饮平胃散(见伤食小柴胡汤治胁痛,口苦,耳聋,咽干,痛在侧,呃逆,寒热往来等证。柴胡(四钱)人参黄芩生姜炙草(各一钱五分)大枣(二枚)半夏(洗,二钱五分水四杯,煎一杯半,去滓,...
中医古籍;医学实在易;卷五表证诸方;清;陈修园妊娠疟疾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妊娠寒热皆因气血虚损,风寒乘之。风为阳邪,化气而为热;寒为阴邪,化气而为寒;阴阳并挟,寒热互见。经曰∶阳微恶寒,阴弱发热。此皆虚之所致,不因暑气所作,宜清解表邪,兼大补气血以主...
中医古籍;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清代;冯楚瞻产后疟疾
女科精要卷十八产后杂症门产后半月内外,寒热往来,或日哺夜间发热,或一日二三度,其发有期,其证类疟,由气血并竭,阳虚作寒,阴虚发热也。毋以疟治,柴胡汤不可轻用,惟调补气血,寒热自除,欲阳藏纳,浮越自己。
中医古籍;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卷十八产后杂症门;清代;冯楚瞻疟疾脉候
卷之四疟症论治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而浮大可吐,弦短伤食,弦滑多痰。微则为虚,代散者死,迟缓者愈。《入门》曰∶卫虚则先寒,营虚则先热。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则寒热相等。
中医古籍;类证治裁;卷之四疟症论治;清;林佩琴疟疾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生姜(一两,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中医古籍;医碥;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清;何梦瑶疟疾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即小柴胡汤(见寒热)加半夏。
中医古籍;医碥;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清;何梦瑶疟疾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即四物汤(见血)加此三味。
中医古籍;医碥;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清;何梦瑶疟疾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桂枝(三钱)黄知母石膏芍药(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煎。
中医古籍;医碥;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清;何梦瑶疟疾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三阳合病者宜之。)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石膏知母桂枝水煎服。此小柴胡合白虎加桂枝也。合白虎以治阳明之热,加桂枝以解太阳。
中医古籍;医碥;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清;何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