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导
...常用药如山楂、麦芽、神曲、谷芽、鸡内金、莱菔子、枳实及健脾药。2.消痞化积法:用于治疗痞积之证。此法多为攻补兼施,常用方如枳实消痞丸、木香槟榔丸等。常用药如上类消导药及厚朴、槟榔、大黄、三棱、莪术等。...
中医学;针灸学;中医治法;消导法陷
拼音:xiàn英文:trap;tofall陷证名。指凡生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者。亦名内陷。见《外科理例》卷一。该证有疮疡邪毒内攻之意,但来势较缓,除邪实之外尚有正虚的一面。参见三陷条。
中医证名忧郁
...岳全书·杂证谟》:“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以悲则气消,忧则气沉,故必伤脾肺。若初郁不开,未至内伤而胸膈痞闷者,宜二陈汤、平胃散,或和胃煎、调气平胃散、神香散、六君子汤调之。忧郁伤脾而吞酸...
中医病证名喑
...嘶哑甚至不能发音的病症。其中突然失音者,称暴喑,属实证,多由外邪袭肺或情志忧恚致肺实不鸣而成;虚证则多因声带劳损及久病阴虚、声道失润而成。实证者,多兼见风寒、风热等外感证候。虚证者,病程长,常兼咽干痛...
中医学;针灸学;中医病证名阴盛
...渴、肢冷倦卧、小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而润、脉迟等实寒症。《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中医学;阴阳学说;中医病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乙癸同源
...泻肝肾之火的方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而产生的。3.和虚实补泻有关。如《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中医学;五行学说;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杨介
...,绘成《存真环中图》,存真指内脏,环中指十二经图,实我国古代不可多得之解剖图,可惜已佚。另著有《四时伤寒总病论》,或称《伤寒论脉诀》,亦不存。
中医学;中医学家;针灸学家;针灸学;人物百科;宋代;医家阳维脉病
...状:《脉经》卷二:“诊得阴维脉浮者,蹔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治疗:《杂病源流犀烛·阳维阴维脉病源流》以桂枝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治阳维脉病。
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中医诊断学;经络学;疾病阳脉
...脉也。”切诊的分类·阳脉:阳脉是指切诊中的浮、数、实、长、洪、紧、动、促、大等脉属阳脉;滑、芤、弦为阳中之阴脉。《伤寒论·辨脉法》:“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早期经脉名·阳脉:阳脉为早期经脉...
中医学;经络学;脉诊;阴阳学说;脉学术语;脉象左胁痛
...气,右岂无血,食积痰饮岂必无涉于左乎?古无是说,此实后世之谬谈不足凭也。然则在气在血,何以辨之?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忽倏聚而倏散。若食积痰饮皆属有...
中医学;中医病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