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阳
...·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3.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眠等症状。
中医学;中医病机善恐
...问·四时刺逆从论》多由脏气伤损所致,尤以肾伤、心神浮越为常见。以心中恐慌、畏怯不安为主证。患者不敢独处一地,或有将被擒捕之感。《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
中医证名潜镇
拼音:qiánzhèn潜镇治疗学术语。又名镇潜。镇静安神药和平肝潜阳药合用,治疗因心神浮越表现惊悸失眠或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的方法,药用磁石、朱砂、生铁落、龙骨、牡蛎、真珠母等金石介类重坠之品。
中医学;中医治疗学浮
...病等。《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④浮越。指向上向外的动势。《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⑤透露于外。《灵枢·五色》:“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
中医学;脉象名;中医诊断学戴阳
...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的病证。①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下真寒上假热。《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常伴见口鼻作衄,或口燥齿浮,足胫逆冷,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或微细欲绝等。...
中医证名喘鸣
拼音:chuǎnmíng喘鸣证名。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又名痰喘、哮。《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喘鸣而见孤阳浮越者,多属危证。详哮证、齁喘等条。
中医证名散者收之
拼音:sǎnzhěshōuzhī散者收之为治则。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不固不收的症候要用具有收摄固涩作用的方药(或方穴)治疗。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收摄心气。
中医学;中医治则;中医治法;针灸学心气不收
...神、主血脉、主汗液等。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可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自汗或动则汗出等症。治宜补益心气,辅以重镇安神或固涩收敛。
中医学;中医证名阴阳偏衰
...是指阴虚(精血或津液亏虚),阴不敛阳,阳相对亢奋而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可见到头晕目眩,面色潮红等症。病因病机:精血或津液亏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阳气失去制约而浮动;阳又能使阴液进一步亏损,互为因果。症...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中医病机;阴阳学说阴极似阳
拼音:yīnjísìyáng英文:extremeyinwithyangmanifest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阴极似阳是指阴寒亢盛于里,格阳于外,逼迫虚阳浮越的病理变化。其本质是真寒假热。
中医病理学名词;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