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气血皆虚证
第四章·气血虚实凡呼吸微。语言懒。动作倦。饮食少。身漉淅。体枯瘠。头眩晕。面白。皆真虚纯虚之候。前哲所谓气血两亏。急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峻补之是也。【荣斋按】关于“气虚”“血虚”的证状,何氏《重订广...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四章·气血虚实;清;俞根;徐荣斋辨男女以左右气血论
...,女受胎在右子宫。推之于脉,其义亦然。如胎在左,则气血护胎而盛于左,故脉亦从之而左疾,为男。左大为男也。胎在右,则气血护胎而盛于右,故脉亦从之而右疾,为女。右大为女也。亦犹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言...
中医古籍;女科经纶;卷二嗣育门;清;萧埙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七十六)
...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新产之妇,血已大亏,血本自顾不暇,又何能以化乳?乳全...
中医古籍;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下卷产后;清;傅山气血问答
卷二针灸门黄帝问曰。十二经中。气血多少。可得闻乎。岐伯对曰。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经水应十二经脉也。溪谷远近深浅气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针灸。各调其气血。合而刺之。补虚泻实皆须尽知其部分也。肝。足厥阴经...
中医古籍;普济方·针灸;卷二针灸门;明;朱梓晰气血盈虚消长之理
卷二十一痘症慈航痘疮全凭气血以成功,而气血之盈虚消长,其理甚微,不可不透也。盖气体天而亲上,血体地而亲下。痘之出也,其高处之泡,气之位也,上也,气宜尤焉。其四晕根脚,血之位也,下也,血宜附焉。尖而色白...
中医古籍;验方新编;卷二十一痘症慈航;清;鲍相璈诸脉主病
...上为痰。实热弦劳紧痛关。实主气,实有热,血随气行,气血俱热候也。弦主劳伤,气血拘敛。紧主邪搏,气血沸乱,故痛。洪热微寒脐下积,洪乃气血燔灼,表里热极。微乃气血虚寒,脐下冷积,作痛作泻。沉因气痛缓肤顽。...
中医古籍;医学入门;内集·卷一诊脉;明;李橚(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辛、苦,性寒,无毒。入肺、心、心胞、肝、胃五经。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凉心通肺,宽胸舒胁。配明矾,豁痰涎,开神明之蒙。伍射干,治喉痹,散阴阳之结。能开肺金之郁,故名郁...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破血下气,散肿消痈。辛散苦泄,故专功于破血,下气其旁及者耳。此药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无壅滞。别有一种片子姜黄,止臂痛有效。血...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肝二经。酒炒。活血利气,止腹痛心疼。调经利产,主血晕崩淋。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理通身诸痛,疗疝舒筋,乃破血利气之良药也。玄胡索走而不守,惟有...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酒炒。破气行血,消积止痛。妇人结聚,丈夫奔豚。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病邪凭之,此能利气达窍,则邪无所容矣。蓬莪术诚为磨积之...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