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柏皮汤方
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栀子(一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内台方议云。伤寒身黄发热者。为表里有热。其热未实。不可汗下。故以栀子为君。能泻相火。...
中医古籍;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清;汪琥汇方
...陈名茵陈五苓散,治停水伤食泄泻,合平胃散名胃苓汤。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栀豉加草加生姜,枳实栀豉加大黄,去豉栀子干姜入,枳朴栀子厚朴汤。【注...
中医古籍;伤寒心法要诀;卷三;清;吴谦栀子
卷第十三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鼻,白癞、赤癞,疮阳川谷。九月采实,曝干。解玉支毒。处处有,亦两三种小异,以七道者为良。经霜乃取之。今皆入染用,于药甚希。玉支即踯躅也。
中医古籍;新修本草;卷第十三;唐;苏敬栀子
卷上(一)主喑哑,紫癜风,黄胆,积热心躁。〔证〕(二)又方,治下鲜血,栀子仁烧成灰,水和一钱匕服之。量其大小多少服之。〔证〕
中医古籍;食疗本草;卷上;唐;孟显栀子
卷第三料物性味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疗目赤热,利小便。
中医古籍;饮膳正要;卷第三料物性味;元;忽思慧【山栀子】
卷二木部味苦。入手太阴经。功专除烦泻火。得滑石治血淋溺闭。得川乌治冷热腹痛。得香豉治肾燥。并吐虚烦客热。得茵陈治五黄。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中医古籍;本草撮要;卷二木部;清;陈其瑞山栀子
脾部药队〔凉脾次将〕(见心部泻将)
中医古籍;本草害利;脾部药队〔凉脾次将〕;清;凌奂栀子
三焦部药队〔凉三焦次将〕(见心部)
中医古籍;本草害利;三焦部药队〔凉三焦次将〕;清;凌奂栀子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见心寒。
中医古籍;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清;姚澜栀子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阳明胃见心寒。
中医古籍;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阳明胃;清;姚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