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
拼音:gānhuǒ英文:hepaticfir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肝火指肝气亢盛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郁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症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治宜平肝泻火。
中医学;脏腑;中医病证名;针灸学肝恶风
...肝风病证,出现眩晕、抽掣等症,肝气、肝阳、肝火易于亢而化风,肝恶风用以说明肝的生理病理特点。肝为风木之脏,风气偏盛易引动肝风,出现眩晕、抽搐、动摇等动风之症,故恶风。《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恶,肝...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脏象学说风木之脏
...》:“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临床上肝阳易上亢化风,表现为震颤、动摇、抽搐、眩晕等类似于自然界风吹木动的病候,故内风证每与肝的病变有关。
中医学;脏腑;人体器官名肺阴
...相对而言,是肺之滋润、宁静、内守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肺阴指滋润肺脏的阴液。肺受脾气上输的水谷精气所滋养,又受肾水的濡润,合称肺阴,它与肺气相互为用。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如邪热燥气犯肺,或肺脏内...
中医学;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烦热
...而烦躁不安也,惟温病为特甚。此盖杂气伏郁三焦,邪火亢闭,怫热潘灼,故心神无定耳。增损双解、增损三黄石膏之属消息治之。”参见发热等条。
中医证名恶热
...状名。指感觉怕热的表现。为外感热病、阴虚内热及胃火亢盛的主证之一。1.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如:伤寒阳明病的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见《伤寒论·阳明病篇》)。其他如“阳明温病”亦“...
中医学;中医诊断学;问诊;问寒热;中医症状名大眦赤
...。赤脉传睛又名赤脉侵睛。见《银海精微》。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
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产后乳汁自出
...因产后脾胃气虚,摄纳无权,因而乳汁随化随出;或肝火亢盛,疏泄太过,以致乳汁自溢。辨证论治:气虚者,乳房不胀,乳汁清稀,兼见气短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佐以固摄,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肝热者,乳胀,乳汁较浓...
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中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妇产科疾病薄厥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症状: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卒然厥逆、头痛、眩仆的昏厥重症。本病可见于脑溢血、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中医内科学;中医古病名;中医诊断学;中医学表热证
...解表。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热证指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以身热烦躁,面目红赤,唇红而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热性证候。
中医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中医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