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化热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胃二经。姜汁为使。痰在皮里膜外者,直达以宣通。痰在经络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语偏宜,肢体挛蜷决用。竹沥滑肠,脾虚泄泻者勿用。惟痰在皮里膜外,经络肢节者...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二)清化热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味甘,性平。入心、肺、肝诸经。除风热,开经络。行血气,导痰涎。去胸中烦闷,治头风眩晕。大人中风失音,小儿心热惊痫。牡荆,俗名黄荆。截取尺余架砖上,中间火炙,两头以器承取,即得。李...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二)清化热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味咸,性平,无毒。入肺经。清金降火,止浊治淋。积块老痰逢便化,瘿瘤结核遇旋消。海石乃水沫结成,体质轻飘,肺家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治证如上。多服损人气血。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二)清化热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味咸,性平。入肝经。火,水飞。化顽痰癖结,行食积停留。痰见青礞,即化为水。脾虚者大忌。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二)清化热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即蚶壳也。味咸,性平,无毒。火,醋淬,研。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灵。咸走血而软坚,故主治如上。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三)逐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肺、肝、胃三经。柏子为使。恶麦门冬。畏人参、苦参。刮去粗皮及弦与子,酥炙用。宣壅导滞,开窍通关。驱邪辟疫,搜风逐疫。之治噤口中风,濯之则除湿去垢,涂之而...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干姜
第一卷·通治部分温里药味辛,性热,无毒。入肺、脾二经。破血消痰,腹痛胃翻均可服。温中下气,症瘕积胀悉皆除。开胃扶脾,消食去滞。生行则发汗有灵,炮黑则止血颇验。干姜本辛,炮之则苦,守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温里药;明;李中梓蜀椒
第一卷·通治部分温里药味辛,性热,有毒。入肺、脾、胃三经。杏仁为使。畏款冬花、防风、附子、雄黄。闭口者害人。温脾土,而击三焦之冷滞,补元阳,而荡六腑之沉寒。饮癖气症和水肿,累建奇功,杀虫止呕及肠虚,恒...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温里药;明;李中梓带脉分寸歌
卷六奇经八脉总歌带脉部分足少阳,季胁寸八是其乡,由带三寸五枢穴,过章五三维道当。【注】带脉部分,在足少阳经季胁之下一寸八分,即带脉穴也。从带脉穴下三寸,即五枢穴也。从五枢下行,过肝经之章门穴下五寸三分...
中医古籍;刺灸心法要诀;卷六奇经八脉总歌;清;吴谦五指循歌
卷下行针次第法十二歌部分经络要指循。只为针头不紧沉。推则行之引则止。调和血气使来临。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推而行之。引而止之往来循之。使血气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
中医古籍;重楼玉钥;卷下行针次第法十二歌;清;郑梅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