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阴
拼音:bìngyīn英文:accumulationofy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并阴为脉学术语。是指阴气并结也。并,气交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
中医学;脉学术语;脉诊并
...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即阴气不能胜阳,阳气加重就发狂。连结、交通:并意指连结、交通。《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上下不并。”筋骨挛束不收:并意指筋骨挛束不收。《黄帝内经素...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冰
...)“凝”的本字。《素问·诊要经终论》:“九月十月,阴气始凝,地气始闭。”
中医学;中药学;中药材痹热
拼音:bìrè痹热犹言热痹。《素问·痹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半身麻木
...脚软麻木至膝者;胃有湿痰死血,妨碍阳气不得下降,故阴气渐逆而上也,四物汤加人参、牛膝、薏苡仁,引阳气下降;下身麻木,脉豁大无力,宜八味汤加人参。”《证治汇补》卷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半手足麻木者...
中医学;中医症状名傲冬疮
...之皮炎。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多因寒气收敛腠理,阴气不能发越,怫郁而成,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症见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春暖即愈。治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
中医病名三阳三阴
...明”谓之阳明,指阳气最盛;“两阴交尽”谓之厥阴,指阴气最微。
中医学;经络学;经络学;针灸学;经穴井荥
...。”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故冬取井荥。”
中医学;经穴;针灸学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大肠经。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后,至足部前入阴分。合夜,阴气合于脉,卫气依次运行于肾、心、肺、肝,而终止于脾,由脾而复至肾,循环不息,即“至阴而止”。
中医学;针灸学阴枢
...。出《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少阴是三阴之“枢”,阴气柔弱,所属皮部称“枢儒”(儒即柔软之意)。少阴与少阳相对,分别为“阴枢”和“阳枢”。若少阴枢折,则脉结不通,阴气盛则但欲寐,虚阳上亢则心烦不眠。
中医学;针灸学;经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