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低热验案看东垣方魅力
...得以发越,肌表之郁热亦可解除。太子参、炙甘草、白芍补脾益肺,寓补于散。与前药相合,则升阳药又能行甘温之味上行,使元气充实,皮毛阳气得卫外而为固,这样就成为标本同治之剂。诚如东垣所云:“泻阴火以诸风药,...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脾益肠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补脾益肠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ederaO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为0.020~0.30μg,r=0.9998(n=7),平均加样回收率...
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跟师国医大师路志正健脾祛湿治失眠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内经》认为导致失眠的主要病机是营卫运行失常,阳不入阴(阴阳不能相贯)所致,用“半夏秫米汤交通阴阳,调和营卫治失眠,开创药物治疗失眠的先河。从此...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王霞芳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
...用。脾虚则生湿,故佐以白术健脾燥湿,苓术相须,健脾祛湿,体现了治痰之源以治本之意,脾旺则水湿白化。甘草调和诸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助温阳健脾之力,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四药配伍,温而不热,利...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王妃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三棱、莪术之力以消散瘀血、结块、肿瘤;佐以茯苓健脾祛湿化痰,配三棱、莪术而有助于行瘀血,伍人参、当归而增强益心补脾的作用;并借其渗利作用而引参力下行,达到大补肾气的目的。全方合用,药物之间配伍合理,以达...
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9期;中医中药赵炳南用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探析
...连gg,牡丹皮9g,赤芍15g。7剂,每日l剂,水煎服。另外用祛湿药油、龙胆搽剂。1971年ll月6日二诊:患者饮食增加,大便已通,小溲清,口不苦,心烦急躁已除,全身红斑、皮疹明显消退,无渗出,大部分结痂,自觉瘙痒,苔薄...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黄芪、刺五加为主辨证治疗劳淋80例
...益气、升阳止淋,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脾肾阳虚者治宜补脾益肾、温阳止淋,方用右归丸加附子理中汤加减;肝肾阴虚者治宜滋阴潜阳、泻火通淋,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阴阳...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中医学八宝吉祥以莲为首
...为上品。 据《中药大辞典》载,荷花具有活血止血、祛湿驱风的作用,用于跌损、呕血、疮疡的治疗。荷花在古方中,如《日用本草》用于涩精气、《日华子本草》用于益颜色、《滇南本草》用于治妇人血逆昏迷、《本草再...
中医中药;中医文化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多由免疫机能低下引起的观点而设。加桑白皮、茵陈清热祛湿,以治病标,桑白皮性寒味甘,清热而不伤阴;茵陈苦寒清芬,寒能清热,苦能祛湿,芬芳透达可清解郁热,两者配伍得当,既清胃祛湿,又散解上焦心肺郁火,同时祛...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4期小儿泄泻的临床辨治体会
...1急性泄泻急性泄泻的治疗主要把握以下3点原则: 1.1祛湿勿忘健脾 祛湿是治疗急性泄泻的主法,如寒泻之用祛寒燥热,热泻之用清热利湿,伤食泻之用消食化湿等,都是从湿着手。但因外湿是在脾运失常的情况下致泻的...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