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也。其所以然者。非水也。气也。火之用也。故治血必先理气。气行血行。气滞血滞。行则生。滞则死。见血之滞而攻之使下。是犹见水之滞而激之使行也。今之业产科者。操此术以杀人。盖不知其几矣。嘉庆癸酉。余室人卫氏...
中医古籍;产宝;序;唐;咎段药方
...钱)上水盏半,葱白、荆芥穗同煎。(《良方》)姜桂散温中散寒。干姜良姜(各钱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甘草(各一钱)上水二盏,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沉附汤治虚寒无阳,胃弱干呕。熟附子干姜(炮。各一钱...
中医古籍;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五中寒门;明;徐春甫(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辛、苦,性寒,无毒。入肺、心、心胞、肝、胃五经。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凉心通肺,宽胸舒胁。配明矾,豁痰涎,开神明之蒙。伍射干,治喉痹,散阴阳之结。能开肺金之郁,故名郁...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破血下气,散肿消痈。辛散苦泄,故专功于破血,下气其旁及者耳。此药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无壅滞。别有一种片子姜黄,止臂痛有效。血...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肝二经。酒炒。活血利气,止腹痛心疼。调经利产,主血晕崩淋。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理通身诸痛,疗疝舒筋,乃破血利气之良药也。玄胡索走而不守,惟有...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酒炒。破气行血,消积止痛。妇人结聚,丈夫奔豚。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病邪凭之,此能利气达窍,则邪无所容矣。蓬莪术诚为磨积之...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辛,性温,无毒。色红者良。行瘀滞之血如神,止金疮之血至验,理肝伤吐血,胜似郁金,理刀伤出血,过于花蕊。降香色鲜红者,行血下气有功,若紫黑色者,不堪用也。兼可辟邪逐秽...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一)气血兼理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经。恶人参。酒飞去沙,晒。止血气之痛,无异手拈。行冷滞之瘀,真同仙授。五灵脂,乃寒号禽之粪也。气味俱浓,独入厥阴。主血,生用行血,炒熟止血,痛证...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明;李中梓檀香
木部宣,理气辛温。调脾肺,利胸膈,去邪恶,能引胃气上升,进饮食,为理气要药(《内典》云∶旃檀涂身,能除热恼。昂按∶内兴欲念,亦称热恼。盖诸香多助淫火,惟檀香不然,故释氏焚之。道书又以檀为俗香,不可以供...
中医古籍;本草备要;木部;清;汪昂小茴香
卷十一菜部一名莳萝。理气开胃。辛平。理气开胃。亦治寒疝。食料宜之。(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大茴尤捷、故名茴香。)小如粟米。炒黄。得酒良。得盐则入肾。发肾邪。故治阴疝。(受病于肝、见证...
中医古籍;本草从新;卷十一菜部;清;吴仪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