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审病患禀性用药
...恐激起本原之火,致烦渴狂暴失血之患。属物理者,或因病变虚,宜用补帖些少与之。若太呆补,致不食腹胀中满逆气之患。属虚体者,病时宜克伐,尤宜性缓品。若太峻厉,致虚脱多汗,肢冷,懒言烦躁,欲入水之患。
中医古籍;医门补要;卷上;清;赵濂病中转病
...,随转外症者。亦有先由外症欲痊,旋起内病者。更有轻病变重,而重时又转轻,迭相循环者。又见病日未久,传变不定,而病象无常者。皆由脏腑早败,精血散离,不能敛束,而神气无所根据,现出幻端,其亡可立而待也。
中医古籍;医门补要;卷上;清;赵濂理阴煎二
...,使阴气渐充,则邪从内散,赤热自退。若以寒苦攻之,病变决不能治。吾于此症,尽得领教,特表而出,以为世警。
中医古籍;目经大成;卷之三热阵;清;黄庭镜;邓学礼用药如用兵
...常势,医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明;能因病变化而取效者,谓之神医。
中医古籍;友渔斋医话;第二种橘旁杂论上卷;清;黄凯钧方剂
卷下药方篇第四(《伤寒论》)治温病变霍乱之主方,用者因证加减。黄芩(三两)炙草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中医古籍;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下药方篇第四;清;王士雄二、渴病候
卷之五消渴病诸候(凡八论)五脏六腑,皆有津液。若脏腑因虚实而生热者,热气在内,则津液竭少,故渴也。夫渴数饮,其人必眩,背寒而呕者,因利虚故也。诊其脉,心脉滑甚为善渴。其久病变,或发痈疽,或成水疾。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五消渴病诸候(凡八论);隋;巢元方四、渴利候
...燥,燥则渴,然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以其病变,多发痈疽。以其内热,小便利故也,小便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荣卫不行,荣卫不行,则热气留滞,故成痈疽脓。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五消渴病诸候(凡八论);隋;巢元方二、蛊吐血候
...食人腑脏。其状∶心切痛,如被物啮,或硬,面目青黄,病变无常,是先伤于膈上,则吐血也。不即治之,食脏腑尽则死。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五蛊毒病诸候(上凡九论);隋;巢元方医门八法
...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此予数十年来,心领神会,历试而不谬者,尽见于八篇中矣。学人诚熟读而精思之,于以救济苍生,亦未必无小补
中医古籍;医学心悟;卷一;清;程国彭目疡
...粒似金珠。似脓脓不出。沙擦痛无时。睥急开张涩。须防病变之。病来如软急。散亦不多时。此症生于两睥之内。细颗黄而软者是。今人皆称椒疮为粟疮者。误矣。夫椒疮红而坚。有则硬睛。沙涩不便。未至于急。若粟疮一见。...
中医古籍;审视瑶函;卷四运气原证;清;傅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