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发伤寒
...的。但尚有“伏”一证,也是伤寒发中的一个重要证候,临床时也常有看到,俞氏只在论脉条内讲起“脉伏而亦伏”一语,对于症状和治法,却没有提及;这是罅漏,应予补充,兹从吴坤安伤寒指掌录入,庶几比较完备。吴坤安...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清;俞根;徐荣斋第三节·伤寒转闭
...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都帮助了“闭症”的意义。治闭须开∶苏合香、犀角、蟾酥、西黄等药,有兴奋大脑,宣通闭窒的疗效,而麝香尤为开窍透络,壮脑强心之主药;若苏合香丸、至宝丹,则更为闭症的良方。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章·伤寒坏证;清;俞根;徐荣斋第一节·发汗剂
...南齐《褚氏遗书》,见《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总论。它的意义,大概是指唤得应,拿得稳的药物。麻附五皮饮温下发汗法俞氏经验方麻黄(一钱)淡附片(八分)浙苓皮(三钱)大腹皮(二钱)细辛(五分)新会皮(钱半)五加...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清;俞根;徐荣斋第十九节·发狂伤寒
...。以此为辨。至于“阳明发狂”的证治,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观察,经过初步的分析,得出如下几点∶关于症状方面──(一)热度在四十度上下,最高是四十一度。(二)情绪及动作的表现,是∶烦躁不安,神昏呓语,或欲登...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清;俞根;徐荣斋痹证门(十一则)
...之味,又彼此得宜,不用肉桂、当归之品温其血分,实有意义。盖补气则生精最速,生精既速,则温髓亦速矣。若一入血分之药,则沾濡迟滞,欲速而不达矣。萆原忌防风,使之相畏而相使,更复相宜,所以同群而共济也。人有...
中医古籍;辨证录;卷之二;清;陈士铎本输
...以下,散见于《甲乙经》卷三第二十四至三十五等篇,惟意义多同,而编次前后、文法繁简有异。自肺合大肠至所合者也,见《甲乙经》卷一第三。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手之三阴,始之于胸,...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输穴;唐;杨上善泄泻
...乎?或曰∶谓胃承气亦治胃病。谓之调者,似举平胃之平意义相近,何用药之相远也?予曰∶调胃承气治热,中下二焦药也。经云∶热淫于内,治之咸寒,佐以苦甘。功在乎导利而行之以缓。平胃散止治湿,上焦药也。经曰∶湿...
中医古籍;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明;楼英中风证治第一
...桂枝发汗解肌。岂一粥之所能释散乎。遂至世俗不晓其中意义。更忘桂枝汤原文中。有复发其汗。当以汗解句。及服桂枝汤法中云。汗出病瘥。不汗更服等语。而谓麻黄发汗。桂枝闭汗。故一遇汗出。便用桂枝。不知麻黄汗解营...
中医古籍;伤寒溯源集;卷之一太阳上编;清;钱潢历代诸家本草
...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厘改。凡补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其旧已着见而意有未完,后书复言,亦具存之,欲详而易晓。仍每条并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其别立条者,则...
中医古籍;本草纲目;序例上;明;李时珍本草(三)
...二经类例。分门条析。仍衍序例为三卷。内有名未用。及意义已尽者。更不编入。其神农本经。名医别录。唐本先附今附。新补新定之目。缘本经已着。目录内更不声说。依旧作二十卷。及目录一卷。目之曰本草衍义。若博爱卫...
中医古籍;中国医籍考;卷十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