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猝魇寐不寤灸法
卷第一百九十四灸胃脘一七壮,又,灸两足大趾丛毛中,各二七壮(肘后方云华佗法又救猝死中恶)。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四;宋;由政府组织编写治癣灸法
卷第一百九十四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壮灸之,咒曰∶癣中虫,毛绒绒,若欲治,待日中,又法八月八日,日出时,令病患正当东向户长跪,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宛宛中灸之,两火俱下,各三壮,或七壮,十...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四;宋;由政府组织编写发背灸法〔二〕
卷第二(痈疽)叶子昂丞相传。男左女右,以手中指自上至手尽处,第一路为度,却用此去自尾闾骨尽处量。(在腰间)甚则左右穴皆灸;妇人乳痈,亦用此法治之。
中医古籍;洪氏集验方;卷第二(痈疽);宋;洪遵点灸法
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凡点灸时,须要身体平直,四肢勿令拳缩,坐点勿令俯仰,立点勿令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虚忍痛楚之苦。有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宜详审之。
中医古籍;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明;董宿灸法
卷二百三十五劳瘵门崔氏灸穴崔氏承相灸劳法。外台秘要崔相家传方。及王宝臣经验方。悉编载。然皆差误。毗陵郡。有石刻最详。予取诸本。参校成此一书。此石刻方。极为委曲。根据此治人。未尝不验。往往一灸而愈。予在...
中医古籍;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五劳瘵门;明;朱橚治结胸灸法
卷第九伤寒时疫(下)阴毒伤寒,关格不通、腹胀喘促、四肢逆冷亦根据此灸之,气通可治巴豆(十四枚)黄连(七寸,和皮用)上捣细,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才...
中医古籍;普济本事方;卷第九伤寒时疫(下);宋;许叔微灸法
诸疟门诸疟论治治疟疾久不愈,不问男女,于大椎中第一骨节处,灸三七壮,立效,或灸第三骨节
中医古籍;严氏济生方;诸疟门诸疟论治;宋;严用和灸法
霍乱门霍乱论治霍乱已死,腹中有暖气者。盐内脐中,灸二七壮。
中医古籍;严氏济生方;霍乱门霍乱论治;宋;严用和灸法
呕吐翻胃噎膈门咳逆论治其法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骨间是穴,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为率,正男左女右,与乳相直间陷中动脉处是穴,艾炷如小豆许,灸三壮。
中医古籍;严氏济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咳逆论治;宋;严用和灸法
诸疝门阴论治治阴卵偏大病。关元穴,在膝下三寸,灸百壮良。
中医古籍;严氏济生方;诸疝门阴论治;宋;严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