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系列产品开发前景可观
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利用甘草治病的记载,距今己有2500多年。东汉《神农本草》称甘草为“美草”和“蜜甘”,列为上品。中医药认为:甘草味甘、平,是补脾益气,止咳...
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研究与新药申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甘草苷和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4.6mm×200mm,5μm)柱,甘草苷采用乙腈-0.5%醋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柱温为室温;甘草酸流动相为甲醇-0.2mol·L-1乙酸铵溶液-冰乙酸(67∶32∶1),...
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甘草的运用规律及探讨
古人云:“诸药中以甘草为君,功能调和诸药,遂有国老之号。陶弘景称之为“诸药之王,“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李时珍说:“甘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之良相...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甘草乌梅配伍化学变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常用药对甘草乌梅配伍后各类主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变化。方法TLC定性分析两味药中主要成分的变化,用容量法及HPLC测定两味药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后乌梅中有机酸、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均较单味...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9首浅析
【摘要】鉴于当今不少医者于甘草而不顾,不考虑病之轻重缓急,处方之大小,需要与否,随意将经方中之甘草删减,或不穷究甘草在经方中用量用法,一律3~5g了事等等。因此,笔者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9首主...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7期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摘要】目的用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以C18柱(4.6mm×15cm,5μm)为分析柱,乙腈2%醋酸溶液(36∶64)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50nm,采用外表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甘草酸在0.1630~0.81...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1卷第4期《伤寒论》“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甘草古称国老,笔者总结其核心功效为“缓,分别言之,为:缓虚、缓急、缓激、缓毒。《伤寒论》所载110多首方剂中,有70首用到了甘草,足见其临床使用之广泛。但是目前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胀果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本经》,药用历史悠久。其功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缓和药性。主要含有甘...
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甘草酸药理研究的新进展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甘草在我国是应用最广的中药之一。由于具有良好的医用和其他方面的开发前景,甘草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兴趣。不久前,意大利研究人员在本国采集了9个甘草样本,用甲...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药理学蜜炙甘草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_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甘草片的炮制方法,古代有多种,现代...
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