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疮
...三十五。有:“甜疮生面上,不痒不痛,常有肥汁出,汁所溜处,随即成疮,亦生身上,小儿多患之。”该病多因湿热蕴蒸皮肤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可用黄连解毒汤化裁。症轻者单用外治即可,可用三石散麻油调敷。相当于脓...
中医病名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人图
拼音:huángdìshíèrjīngmàimíngtángwǔcángréntú《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人图》为书名。一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图》。撰人不详。一卷。见《隋书·经籍志》。书佚。
中医学;书籍;中医图谱;针灸学五藏散
拼音:wǔcángsǎn《医心方》卷三:组成:秦艽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独活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茯神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薯蓣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山茱萸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主治...
中医学;方剂学;方剂原气
...因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名。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之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泉源。《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中医学;针灸学元气
...因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名。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之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泉源。《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五输穴
...送致聚也。《难经·八十一难》曰:五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经:指水流行经较直、较长。《尔雅·释水》:直波曰经。杨上善《黄帝内经...
中医学;经穴;针灸学;经穴分类名;腧穴学;特定穴;五输穴腧穴
...藏,外络于支节。”《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而腧穴则是“脉气所发”。《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还指出:“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
中医学;针灸学;腧穴学淫泆
拼音:yínyì淫泆①蔓延扩散。《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至其淫泆,不可胜数。”②因太过而流失。《灵枢·本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
水火之脏
...之本。《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主水,合三焦、膀胱二腑主津液,与肺、脾二脏同司体内水液代谢和调节,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
中医学;人体器官名;脏腑;五脏啮舌
...夹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阳明之脉,夹口环唇下,如肾藏之生气,厥逆走上,与中焦所生之脉气,相辈而至,则舌在齿之内,而反向外矣,唇在齿之外,而反向内矣,颊在齿之旁,而反向中矣。”故自咬其舌。《证治汇补》卷...
舌诊;望诊;中医学;中医诊断学;舌象;舌质;舌态;中医症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