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聚汤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àn jù tāng

2 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槟榔 当归各22克 陈皮 杏仁麸炒,去皮、尖)桂心各60克 茯苓 甘草(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 枳壳麸炒,去瓤)厚朴姜汁制吴茱萸(汤洗)各30克

3 制法

上药锉细。

4 功能主治

气机郁结,痰湿内阻,血行不畅,致生积聚,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上气室塞,喘咳满闷,小腹腆胀,大小便不利。

5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6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7 三因》卷八

7.1 方名

散聚汤

7.2 组成

半夏(汤洗7次)3分,槟榔3分,当归3分,橘皮2两,杏仁麸炒,去皮尖)2两,桂心2两,茯苓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川芎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厚朴姜汁制)1两,吴茱萸(汤洗)1两。

7.3 主治

气积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月真)胀,大小便不利,或腹痛泄泻淋沥无度,遗精白浊,状若虚劳

7.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7.5 加减

大便不利,加大黄

7.6 制备方法

锉散

7.7 各家论述

医方考》:是方名曰散聚者,所以散六腑之聚气耳。盖中气之道,热则弛张,弛张弗聚也;寒则收引收引则气斯聚矣。故桂心、附子吴茱萸辛热之品也,半夏陈皮辛温之品也,川芎当归杏仁辛润之品也,辛则能散聚,热则能壮气,温者能和中,润者能泽六腑;乃茯苓甘草之甘平,可以使之益胃;而槟榔枳壳厚朴大黄则皆推陈之品也。

7.8 附注

医方考》有大黄

8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8.1 方名

散聚汤

8.2 组成

槟榔1钱(磨冲),半夏1钱半,桂心1钱,茯苓1钱半,橘红1钱半,当归2钱,杏仁3钱(去皮),甘草5分。

8.3 主治

瘕聚随气上下,脉弦。

8.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8.5 各家论述

痰饮洋溢,随气升降,或上或下,而成瘕聚聂聂移动不止焉。半夏消痰涤饮,橘红利气除痰,茯苓渗水饮以和脾,炙草缓中气益胃,桂心温经肝气槟榔逐饮破滞结,当归血脉杏仁逆气也。水煎温服,使痰化饮消,则肝脾调和而癥瘕自散,何聂聂移动之有?此涤痰逐饮之剂,为瘕聚随气上下之专方。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散聚汤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