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传变

温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jiāo chuán biàn

2 注解

三焦传变三焦辨证病机,是指温热病在上中下三焦及其相关脏腑传变。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从肺自上而下,传人中焦,进而传人下焦,即为“顺传”。这一传变,标志着温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传变过程。若病邪从肺卫直人心包,则为“逆传”,表明邪热亢盛,正气内虚,病情危重[1]

三焦辨证温病辨证方法之一。是清·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按温热病传变情况,自上而下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质红绛。高热极期属中焦脾、胃病变。足阳明胃经发热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病发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等。末期下焦肝、肾病变。足少阴肾病有身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病热深厥深、心中儋儋大动、手足蠕动抽搐[1]

顺传伤寒病证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从太阳经传人阳明经或少阳经,由表入里,或由阳经传人阴经[2]

逆传顺传相对而言。病证不按一般规律发展。如温热病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3]。《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5.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