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酱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ǔ jiàng

2 《*辞典》:蒟酱

2.1 出处

《唐本草

2.2 拼音名

Jǔ Jiànɡ

2.3 别名

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中草药》),芦子(《云南中草药选》)。

2.4 来源

胡椒科植物蒟酱的果穗。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摘,晒一日后,纵剖为二,晒干

2.5 形态

蒟酱,又名:浮留藤(《唐本草》),扶留藤,扶恶士、蒌藤(《纲目》)。

常绿攀援藤本,高可达10米。叶互生,大而厚,卵状长圆形,基部常偏斜,长10~15厘米,宽4~10厘米。穗状花序,长5~15厘米,下垂。浆果肉质,绿黄色,互相连合成一长圆柱状体。花期5~7月。

2.6 生境分布

生长于阴湿的森林中。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2.7 性状

果穗黑褐色,呈弯曲的长条状,长约3~6厘米不等,果柄长约2~4厘米,具纵沟纹。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色较浅。气特殊,味辛辣。以干燥不霉,味辣而浓者为佳。

2.8 化学成份

根含β-谷甾醇

2.9 炮制

雷公炮炙论》:"凡使蒟酱,采得后,以刀刮上粗皮,便捣,用生姜自然汁拌之,蒸一日了出,日干。每修事五两,用生姜汁五两,蒸干为度。"

2.10 性味

①《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气热,味辛。"

2.11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

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破痰积。"

②《食疗本草》:"散结气,治心腹中冷气。"

③《海药本草》:"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

2.1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外用:研末掺。

2.13 附方

牙痛蒟酱细辛各半两,大皂荚五铤(去子,每孔入青盐,烧存性)。同研末,频掺吐涎。(《御药院方》)

2.14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蒟酱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