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邪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ū xié sǎn

2 古今医鉴》卷十二

2.1 方名

驱邪散

2.2 组成

香薷青皮柴胡黄芩川芎前胡砂仁藿香白术乌梅红枣人参

2.3 主治

妊娠疟疾,热极则损胎。

3 普济方》卷三四一

3.1 方名

驱邪散

3.2 组成

良姜1两半。

3.3 主治

妊娠伤寒,营卫虚弱,脾脏受湿,变成疟疾

3.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5分,候疟发时服。一方为丸,紫苏汤下20丸。

3.5 制备方法

上药以猪胆汁浸一宿,用东壁炒焦,去土,洗切焙之,以北枣一个,先焙令干,碾同前药为末。

4 《医统》卷九十三引衡州欧大丞方

4.1 方名

驱邪散

4.2 组成

陈皮紫苏升麻、干葛、赤芍药、菖蒲、苍术厚朴半夏香附子、麦香、大黄黄芩川芎山栀子甘草枳壳、香白芷等分

4.3 主治

天行伤寒坏证及诸不正之气,不问阴阳二证,头疼恶心,喘急,身体症痛,烦渴咽干

4.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葱,水煎服,不拘时候。

5 胎产秘书》卷上

5.1 方名

驱邪散

5.2 组成

藿香白术茯苓甘草草果少许,知母橘红砂仁(1方加柴胡8分)。

5.3 主治

妊娠营卫虚弱,脾胃不足,或感风寒,或伤生冷,传为疟疾

5.4 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

5.5 加减

如有表邪者,加苏叶8分,葱白5寸。

6 普济方》卷一五一

6.1 方名

驱邪散

6.2 组成

苍术2两(米泔浸1宿,刮净,去皮,微炒),川芎1两,甘草(炙)半两。

6.3 主治

伤风

6.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时常头昏,沸汤下;稍甚,生姜大枣葱白煎7分,连进2-3服。微出汗即愈。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 《济生》卷七

7.1 方名

驱邪散

7.2 别名

驱邪汤

7.3 组成

高良姜(锉,炒)1两,白术1两,草果仁1两,橘红1两,藿香叶1两,缩砂仁1两,白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半两。

7.4 主治

食疟

7.5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6 附注

驱邪汤(《东医宝鉴》卷十)。

8 《顾松园医镜》卷十三

8.1 方名

驱邪散

8.2 组成

犀角1钱,羚羊角1钱,龙齿1钱,虎头骨(俱为末)1钱,木香1钱,沉香1钱,檀香1钱,降香(净)1钱,麝香2分,雄黄2钱,牛黄1分,朱砂2钱,羶羊肉2-3两,茯神5钱,枣仁5钱,远志5钱。

8.3 主治

卒中邪恶,头面青黑,口噤眼闭,昏不知人,手足厥冷,肌肤粟起,或错言妄语,或直视握拳,或遍身骨节疼痛非常。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煎汤调下,1日2次。

8.5 用药禁忌

羊肉,胃弱者不用

8.6 各家论述

邪崇乘虚附人,与人之神魂相持,亦逼处不安,无隙可出,故用诸灵物(犀角羚羊角龙齿、虎头骨)之遗形,引以羊肉之羶,俾邪祟转附骨角,移从大便而出。邪气着人,则关闭窍塞,麝之辛香走窜,引芳香正气辟邪诸品(木香沉香檀香降香),自内达外,则毫发骨节俱开,邪亦从此而出;雄黄牛黄亦最辟邪之物;朱砂茯神、枣仁、远志镇心神。

9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9.1 方名

驱邪散

9.2 组成

香薷青皮白术陈皮茯苓甘草砂仁前胡柴胡黄芩人参乌梅麦冬苍术藿香川芎白芍草果大枣(1方加当归)。

9.3 功效

养正驱邪。

9.4 主治

妊娠疟疾,气血虚弱,往来寒热,发止无时。

9.5 各家论述

是方补正之药多,而方名驱邪者,以养正可以驱邪故也。参、芩、术、草、陈乃异功故也;参、芩、柴、甘,小柴胡汤也;加青皮以平肝;白芍和肝;砂、藿、苍、果以壮脾温胃;薷、麦清暑宁心;前胡消痰;乌梅生津;归、芍养血。气血得补,则正气自复寒热自平,胎自安矣。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