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藤

中医学 理气化湿 活血化瘀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téng

2 概述

气藤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血藤之别名[1]

4 来源及产地

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等的藤茎[2]。前者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后者分布山西、陕西、甘肃及华中、西南地区[2]

5 性味

辛、酸、苦,温[2]

6 功能主治

活血行瘀理气化湿[2]。治跌打损伤,痨伤吐血,心胃气痛,筋骨肢节酸痛脚气,痿蹙,月经不调[2]

7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2]。孕妇忌服[2]

8 化学成分

翼梗五味子含翼梗五味子木脂素果实五味子酚(Schisanhenol)[2]

9 药理作用

本品可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其中成分对实验性肝损害的小鼠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转氨酶作用[2]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3.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