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气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 qì

2 英文参考

seven emotional disorder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七气指指七情之气所伤的病证[1]

1.《诸病源候论·七气候》:“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1]

2.《证治要诀·诸气门》:“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棉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1]

见气病、九气

气病为病证名。指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气病虚实之分。虚由精气内夺,实由邪气偏盛。虚证见气耗、气消气脱等;实证见气结、气郁气乱气逆等。气病与情志过极关系密切,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并与寒热偏胜有关,如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聚寒则经络凝涩而气收劳损可致元气虚衰,积聚使气机壅阻。古有七气九气等名。气病与肺肾疾患关系尤深,以肺主一身之气,肾为元气之根。血病与气亦有密切的联系,以气为血帅气病常易导致血疾[2]

九气指引起气机紊乱的九种致病因素。《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其中炅即暑热,劳指过劳。九气着重说明七情过激引致气机紊乱的病机[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七气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七气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七气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七气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