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饮子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凉饮子

处方

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

功能主治

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清凉饮子

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甘草(炙)大黄(蒸、焙)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宁,四肢惊掣;哺乳不按时,寒温失度,肠胃不调,呕吐,大便秘结;头面生疮疖,目赤咽痛,疮疹余毒。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食后及临卧时温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症因脉治》卷三

方名

清凉饮子

组成

黄芩、黄连、薄荷、玄参、当归、芍药、甘草、山栀、牡丹皮。

主治

噪火伤血,身肿。

《普济方》卷三八四引《仁存方》

方名

清凉饮子

组成

大黄(炮)、连翘(生)、芍药(生)、当归(微炒)、防风(去芦)、甘草(炙)、山栀(取去仁)各等分。

主治

小儿由将养乖节,或犯寒暑,乳哺失时,乍伤饥饱,致令血气不调,脾胃不和,或致发热,欲变惊痫。小儿血气脆弱,以至羸困。及小儿变蒸、客忤、惊痫壮热,痰涎变盛,躁闷烦渴,颈项结热,头面生疮疖。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大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老中医经验方汇编》

方名

清凉饮子

组成

荷叶2.5kg,茅根2.5kg,桑叶1.25kg,香薷1.25kg,藿香1.25kg,淡竹叶1.25kg,夏枯草1.25kg,青蒿500g,薄荷500g。

功效

清热除烦,预防中暑。

用法用量

每服80毫升,每日2-3次。

制备方法

将各药切细混匀,按1:1比例制成合剂,加红糖适量,并加防腐剂备用。

《婴童百问》卷四

方名

清凉饮子

别名

四顺清凉饮

组成

大黄、连翘、芍药、羌活、当归、防风、甘草、山栀仁各等分。

主治

项颈结热,头面疮疖,肚中热痛。火毒内攻,烦躁,内热口干,大便秘实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锉散。

附注

四顺清凉饮(《外科正宗》卷四)。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