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一般诊疗护理技术常规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ǔ tōng wài kē yī bān zhěn liáo hù lǐ jì shù cháng guī

2 注解

3 术前一般准备

1.术前应重复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检验(大手术前要作血常规,胸透或胸片,心、肝、肾功能检查),特别应注意检查血压、心、肺、咽喉、手术部位等。

2.正常后施行手术,但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不宜过长。

3.手术区域皮肤准备,除急症外,须于手术前1d完成;颅脑手术须于当日晨或手术前1d下午剃光头发。

4 皮肤准备的范围及方法

(1)一般手术可在手术前1d的下午进行皮肤准备。

(2)皮肤准备用物:剃刀及刀片,橡皮布及杂用巾,滑石粉乙醇,手电筒,弯盘,消毒碗内放无菌钳及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卫生纸,绷带或腹带,胶布及安全针,脸盆内盛热水,毛巾及肥皂。

(3)方法:①剃毛前应准备充足的光线或照明。②先用纱布蘸热水及肥皂,擦洗局部皮肤使其起泡沫,或用纱布蘸滑石粉涂擦局部皮肤然后分区剃尽毛发,切勿剃破皮肤。③剃毛后,用毛巾蘸热水及肥皂清洗剃毛区3min,除去所有污垢及油脂,再用清水洗净、擦干。然后用70%乙醇消毒,必要时覆以无菌巾,裹以绷带或腹(胸)带。④在冬季准备皮肤时,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4)各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按下列要求进行。

头部:①开颅术:全部头皮,包括前额、两鬓及颈后皮肤区。②整形手术:范围由经治医师决定。③口唇:面部、唇部及上胸部。

颈部:①甲状腺手术:由下唇乳头部,两侧至斜方肌前缘。②颈淋巴结根治清除术:在患侧自发际上10cm起下至乳头部,前过中线至对侧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后过中线。

胸部:①胸部手术:前、后中线,上过肩,下过脐,包括同侧腋窝。体外循环手术还应同时准备两侧股部皮肤。中、上段食管手术应包括颈部及腹部皮肤。②乳房根治切除术:前至对侧乳房,后过肩胛线,下过肋缘6cm,上过锁骨肩头,并包括同侧腋窝及上臂。如需植皮,应准备对侧股部皮肤

腹部:①剖腹探查手术:由乳头耻骨联合部(下腹部手术下至外阴部及股上端),两侧至腋后线,用松节油汽油洗净脐孔污垢。如为胸腹联合切口,应同时准备手术侧前后胸壁,并剃去同侧腋毛。②腹股沟疝:上至肋缘,下至外阴部、股部上1/3的前面与内侧和下腹部。③肾:上起乳头部,下至耻骨联合,前后过中线。

会阴部:耻骨联合部、外阴部、肛门周围、臀部及大腿上1/3内侧。肛瘘及痔手术只剃净外阴及肛周的阴毛即可。

四肢脊柱:以手术部位为中心,包括上、下、前、后各邻区,范围应较大。

4.在避免不良刺激的前提下,医师应向患者解释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性质、麻醉方法及术后要求,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减轻其思想顾虑及精神负担,并取得充分合作。对其家属及单位应认真仔细作好术前谈话小结,特别强调手术的几种可能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预后等等。

5.凡已有感染或估计有感染可能时,术前可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6.手术前1-2d洗澡或擦澡,并更换清洁内衣,注意避免受凉。

7.除局部麻醉针刺麻醉的非腹腔内手术外,手术前12h禁食,4h禁水。婴儿术前4h禁奶。

8.腹部择期手术行椎管内或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前晚均应灌肠,但颅内压增高的开颅手术患者不应行高压灌肠,可口服缓泻药物,如番泻叶等。

9.手术前晚口服安眠药,如苯巴比妥0.03-0.1g,麻醉前用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用药。

10.大手术及贫血患者,手术前须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配好适量血液备用。

11.患者手术室前,应查对姓名、床号,令其解尽小便(必要时导尿),并将病历牌、X线片、CT片等、输液输血用具及腹(胸)带等,随患者带入手术室。如患者活动假牙及贵重物品等,应取下交护士长(或值班护士)保管。

12.特殊手术及特殊病情的患者应按麻醉及手术的要求进行准备。

5 术后一般处理及常见术后一般并发症的防治

1.病区内设术后病房(或重危病室),室内备有急救用具,如氧气、动静脉输液器、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胸内心脏按摩包、吸引器、开口器、舌钳等器械及各种急救药品、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凡全麻、大手术或重危患者手术后,应先送至病区内的术后病房(或重危病室),2-3d后根据病情决定可否送回普通病室

2.全麻及椎管内麻醉后的护理常规见有关常规。

3.术后24h内发生呕吐,多由麻醉剂所致,24h以后仍呕吐不止者应查明原因(如严重腹胀药物影响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并予及时恰当处理。治疗可注射小剂量阿托品氯丙嗪奋乃静(羟呱氯丙嗪),针刺内关足三里等。上述处理无效时,可行胃管减压或用温的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并注意水与电解质的补充。

4.术后24-48h内,按需要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如每4-6h皮下注射哌替啶(杜冷丁)50-100mg或吗啡、安侬痛、苯巴比妥钠,或用针刺、封闭疗法镇痛。

5.记录尿量,每日尿量不得少于500ml。按时作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应作血和尿的钾、钠、氯测定及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肌酐检查血气分析

6.术后可因不习惯卧床排尿、麻醉影响(特别是蛛网膜下腔麻醉)、切口疼痛(尤其是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镇静药用量过大以及低钾血症等并发尿潴留,应针发生原因,予以处理。一般用协助患者下床排尿(病情许可时),下腹部热敷,热水坐浴,针刺关元百会曲骨三阴交等法处理后,患者多能自解。如手术后6-10h仍不能排尿、患者膀胱很胀者,可以导尿。

7.术后患者每日摄入液量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2500-3500ml,不能口服者应从静脉输入。对有水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输液后的反应血液生化的改变等,及时加以纠正。

8.腹胀发生在腹部手术或腹部创伤后,有时因水与电解质失衡,特别是缺钾而引起。治疗方法有: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大肠俞腹结等穴;用新斯的明维生素B1封闭双侧足三里巨虚等穴;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无禁忌证时可用少量温盐水灌肠;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9.术后呃逆多因膈神经末梢刺激所致,可注射小剂量氯丙嗪异丙嗪、哌醋甲酯(ritalin),针刺天突内关耳穴膈,或予镇静剂、哌替啶等。

10.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4种,即失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呼吸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药物作用发生后应仔细检查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如补充血容量,改善呼吸情况,给氧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11.稠痰不易咳出时,可给予气溶疗法,如α-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或口服盐酸溴己新(必嗽平)、氯化铵(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必要时借助气管支气管镜吸痰。如系腹部手术,应密切注意防止切口裂开。

12.补充营养,促进机体恢复。除胃肠道手术外应早日进食,一般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用针刺麻醉局部麻醉的非胃肠道手术患者,如情况良好,可进普通饮食。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必要时予全胃肠外营养疗法。

13.术后3d仍未解大便者,如无禁忌,可给予开塞露,1、2、3灌肠或服缓泻剂。

14.必要时给予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以防治感染

15.术后发热超过3d者,可能有切口、膈下感染或肺部并发症,须作全面检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若系切口感染,应拆除皮肤缝线,通畅引流,给予抗菌药物,并可作理疗。

16.切口缝线拆除时间:一般在术后第7d,头颈部第4-5d,胸腹部第5-7d,四肢第7-9d。愈合不良者,适当延长。张力缝线在术后2周左右拆除。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