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寒草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hán cǎo

2 《*辞典》:脾寒草

2.1 出处

《中国药植图鉴》

2.2 拼音名

Pí Hán Cǎo

2.3 来源

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全草。春、夏间采收。

2.4 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具细软毛。茎直立,或下部略偃伏,高10~-30厘米。自基部分枝,枝斜上。叶对生,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1~1.5厘米,宽5~8毫米,边缘具钝锯齿,基部圆形,下部叶具极短的柄,上部叶无柄。穗形总状花序,疏松;花柄短,长约1.5毫米;苞片互生,倒披针形或披针形;萼狭圆形或倒披针形,4裂;花冠4裂,与萼互生,蓝色,略带紫色;雄蕊2。伸出;雌蕊1,子房上位,2室。蒴果,倒扁心形,先端凹入,具细毛而边毛特长,常留有很短花柱,内藏多数细小种子。花期4~5月。

2.5 生境分布

生于路边荒野。分布华东各地。

2.6 化学成份

全草桃叶珊瑚甙0.43%,甘露醇0.15%。

2.7 药理作用

抗疟作用:用直立婆婆纳的干全草制成流浸膏,以6克和12克/公斤给已感染疟原虫的鸡灌胃,初步确证有抗疟作用,但疗效远不及盐酸奎宁来得强而迅速。在用药过程中,未见其有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

2.8 功能主治

《中国药植图鉴》:"治疟疾。"

2.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鲜者3~5两)。

2.10 临床应用

治疗疟疾:取新鲜直立癸婆纳3两(干草减半),水煎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5~7天为一疗程。治疗7例,服药后即不再发者3例,轻微发作1次者3例,发作2次者1例。随着症状控制血涂片检查也随之转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2.11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脾寒草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脾寒草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