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空回肠溃疡

疾病 消化内科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í màn xìng kōng huí cháng kuì yá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慢性肉芽肿性空回肠炎,慢性特发性溃疡小肠

4 疾病代码

ICD:K63.8

5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6 疾病概述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diffuse ulcer of jejunum and ileum)较少见,也称之为慢性肉芽肿性空回肠炎、慢性特发性溃疡小肠炎。好发年龄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腹泻腹痛吸收不良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为常见表现。常见并发症有肠穿孔消化道出血,较少并发肠梗阻

7 疾病描述

弥漫性空回肠溃疡(diffuse ulcer of jejunum and ileum)较少见,也有文献称之为慢性肉芽肿性空回肠炎、慢性特发性溃疡小肠炎。西方文献报道的该病与日本报道的非特异性多发性小肠溃疡(non-specific multiple ulcer ofsmall intestine)有很多不同之处,是否为同一疾病的不同亚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8 症状体征

好发于老年人腹泻腹痛吸收不良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为常见表现。常见并发症有肠穿孔消化道出血,较少并发肠梗阻

9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常见于乳糜泻患者,也有些患者同时患淋巴瘤肠道腺瘤。但这些疾病是否为本病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10 病理生理

本病之溃疡皆为多发,最多见累及空肠,其次为回肠,偶有发生十二指肠结肠者。溃疡一般较深,达到肌层,故易引起穿孔浆膜瘢痕挛缩。显微镜下可见小肠绒毛萎缩溃疡底部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溃疡边缘有时可见胃黏膜化生。溃疡溃疡之间的肠黏膜正常或呈炎症改变。

11 诊断检查

12 诊断

诊断较难。X线钡造影检查或内镜检查发现小肠溃疡,如能排除其他疾病。应考虑本病。经口空肠黏膜活检有时可获有诊断价值的标本,但应注意避免引起肠穿孔。手术探查,术后肠切除标本活检是诊断的可靠依据。

13 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表现。

14 其他辅助检查

X线钡造影检查或内镜检查发现小肠溃疡,经口空肠黏膜活检有时可获有诊断价值的标本

15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属引起,腹泻以脓血或黏液状便较常见,量少,并常有里急后重,多有寒热。粪便镜检可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婴幼儿中毒型菌痢或非典型菌痢应以病原学诊断来鉴别。

2.病毒腹泻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其特点是高度传染性。轮状病毒、小圆病毒感染早期有呕吐,相继腹泻,多呈水样便并有黏液,多发生在秋冬季。其他病毒腹泻多见于夏秋季,有恶心呕吐,除消化症状外,常有呼吸道症状咽炎,并发轻瘫,常累及颈肌、背肌。周岁内小儿多见有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样水便。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病程多在5~7 天自愈。用血清学及病毒分离进一步鉴别。

3.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引起轻症与病毒肠炎相似,重症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相似。有发热腹泻水样或黏液样便,有恶臭,呈胆汁色,重症有脓血便,似菌痢多在1 周恢复。儿童患者常有腹绞痛高热时可发生惊厥。发病多与接触家禽、家畜或饮用未消毒牛奶、生水有关。暗视野镜检可发现射箭样活泼动力的弯曲菌,细菌培养进一步诊断。

16 治疗方案

本病尚无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案。仅部分患者可能对无谷胶饮食有效,多数学者仍建议所有的本病患者均应进无谷胶饮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尚待评价。对并发肠穿孔或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17 并发症

发生溃疡穿孔穿孔常先发生间歇性的腹部绞痛,继而出现剧烈腹痛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偶有肠出血

18 预后及预防

19 预后

本病尚无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尚待评价。

20 预防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21 流行病学

病程可达数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

22 特别提示

本病无特殊预防方式。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