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汤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传信适用方》卷三:六一汤

处方

真绵黄耆6两(箭簳者是也,木耆不堪,误人,以刀劈开揭薄,用白沙蜜不酸者1两,微入水少许调解,则易涂蘸,候搓匀,炙之微紫色,候冷锉碎,不碾罗),横纹甘草(炙,细锉)1两。

制法

上拌匀。

功能主治

五发:发脑,发鬓,发眉,发颐,发背。

用法用量

每服抄5钱,水1盏,煎至7分服之,日3服,夜2服。

摘录

《传信适用方》卷三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六一汤

处方

黄耆6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

专发痘疮之脓。主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6分,入酒2分,同煎至半盏,温服。更加橄榄同煎尤好,加山药亦得。

摘录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痘学真传》卷七:六一汤

处方

黄耆6钱,桔梗1钱。

功能主治

凡痘起胀迟缓,皮薄浆清者。

各家论述

黄耆托卫气以健脾,桔梗清利肺家以制火。

摘录

《痘学真传》卷七

《魏氏家藏方》卷二

别名

升降六一汤、升降气六一汤

组成

香附子5两(炒,去毛),藿香叶1两(去土)。

功效

升降气。

主治

一切气病。气郁中外,膺肿颈痛,胸满腹胀,名曰厥逆。

用法用量

百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附注

升降六一汤(《内经拾遗》卷二)、升降气六一汤(《普济方》卷一八二引《经效济世方》)。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