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虎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án lù hǔ

2 英文参考

clark clematis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拦路虎中药名,见《陕西中草药》。又名铁箍散、铁板道、牛舌头草、鸦燕草、玻璃草、狗屎花。为紫草科植物大硫璃草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 Thunb.的根皮及叶。分布我国西南及广西、陕西等地。苦,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1.治黄疽,咳血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净。煎服:9~12g。2.治痈疖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煎服并捣敷。孕妇慎服[1]

4 《*辞典》:拦路虎

4.1 出处

《贵州草药

4.2 拼音名

Lán Lù Hǔ

4.3 别名

喉痛药

4.4 来源

毛茛科植物拦路虎的根。秋季采收。

4.5 形态

藤本。茎细长,有纵条纹。3出羽状复叶,对生,有长柄,长约3厘米,常卷曲;小叶有短柄,长约0.3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质薄,长5~8厘米,宽1~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基出脉3条。

4.6 生境分布

生于丛林中或路旁,分布贵州等地。

4.7 性味

苦,平。

4.8 功能主治

解毒,清热利尿

4.9 附方

①治脚气水肿拦路虎五钱。煨水服。

②治喉痛:拦路虎一钱。泡开水慢慢咽下。

4.10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8.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