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鲇鱼
拼音名:Ni nY 别名:鲶鱼、胡子鲢、鲶巴郎、粘鱼来源:鲱形目鲇科鲇鱼Parasilurusasotus(L.生境分布: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流域。功能主治:利水,催乳。附方:治水肿:鲇鱼1条,香菜5两,香油适量,将鱼剖腹去杂,把香菜纳入鱼腹中,香油加水炖食(不加盐),连续服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鲶鱼
鲶鱼的别名胡子鲇、塘虱鱼、肥鱼、鲇鱼、胡子鲢、黏鱼、生仔鱼、鲼鱼鲶鱼使用提示每次约100克鲶鱼的营养价值鲇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2.鲇鱼为发物、痼疾、疮疡患者慎食。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
朱粉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组成:丹砂(研飞)、蛤粉各等分。《东医宝鉴 杂病篇》卷十一:组成:朱砂1粒,轻粉1片,僵蚕7个,蝎3个。《施圆端效方》引《范师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九二):组成:诃子核1两,枯白矾半两,黄丹2钱(炒)。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杨氏家藏方》卷二:别名:鲇鱼丸组成:朱砂半两(别研)。
-
鮧鱼鳔
拼音名:YíYúBiào别名:鲶鱼鳔来源: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鱼鳔。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很小。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性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止血;外用:适量,煅炭研末敷。摘录:《中华本草》
-
鮧鱼目
出处:《政和本草》拼音名:Y Y M 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眼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政和本草》:治刺伤中毒水,烧鮧鱼目灰涂之。摘录:《*辞典》
-
鮧鱼尾
《*辞典》:鮧鱼尾:出处:《纲目》拼音名:Y Y Wěi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尾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纲目》:治口眼歪斜,活鲇切尾尖,朝吻贴之。摘录:《*辞典》
-
鮧鱼涎
《*辞典》:鮧鱼涎: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Y Y Xi n来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皮肤分泌的粘液。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三消,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次,下五,七枚,渴便顿减。
-
鲇鱼方
《养老奉亲》:方名:鲇鱼方组成:鲇鱼肉1斤,葱白半握。主治:老人五痔,血下不愈,肛门肿痛,渐瘦者。用法用量:以白水煮令熟,空心以蒜、醋、五味,渐渐食之,常作尤佳。
-
半字散
《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处方川乌1个(炮去皮尖),草乌7个(炮去皮尖),川芎半两,石膏1两(煅),荆芥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点下。注意忌鲇鱼。
-
钓骨丸
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鲇鱼肝1个,乳香2钱5分。制法:上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梗咽喉。用法用量:视骨梗远近,以线系绵裹1丸,水润吞下,提线钓骨出之。摘录:《串雅外编》卷二
-
栗皮丸
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乳香(研)1分,鲇鱼肝1分。制法:上同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骨鲠在喉不出。用法用量:看骨远近,绵裹1丸,水润,外留绵线吞之,即钩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鱼涎散
《普济方》卷三九○:方名:鱼涎散组成:栝蒌根(为末)。主治:小儿多渴,饮水不休,心躁。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半大钱,候儿大渴时,用井桶口索头,泡汤调下,服立定;或用田螺浸水1夕调下。制备方法:取鲇鱼身上涎,搜作饼子,晒干,或用蛤粉搜之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