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甫洛夫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влов,1849年9月14日-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实验包括了在外科手术上取出动物消化系统的部份,切断神经束来判定影响,还有在消化器官和外部囊袋(pouch)之间植入瘘管(en:fistula)以测试器官的内容。
-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
艺术型
艺术型是巴甫洛夫根据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对神经系统活动所划分的类型之一。巴甫洛夫从大量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动物个体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大脑两半球的活动,他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以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和平衡性、灵活性为指标,分出4种神经活动类型。
-
分析器
本世纪初,巴甫洛夫在进行多年的高级神经活动机能研究之后,认识到分析和判别外界信号刺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机能活动,他将执行分析外界复杂环境各种个别要素的系统称为分析器。巴甫洛夫认为各种感觉信息(视、听、嗅、味以及皮肤感觉的信息)都在相应的皮层区,进行精细的、最后的分析,并转化为感觉。
-
思维型
思维型是巴甫洛夫根据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对神经系统活动所划分的类型之一。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为3个类型,即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其中思维型又称思想型,这种类型的人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他们枯燥地、抽象地去感受活生生的现实,对现实几乎进行了分割和解剖。
-
弱型
弱型是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这种类型的神经活动中,兴奋和抑制都很弱,不论是阳性条件反射还是阴性条件反射的形成都很慢,持续的或过强的刺激很容易使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人或动物的精力迅速消耗,引起神经官能症。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
活泼型
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又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的和不平衡的。这种动物的神经过程非常平衡,容易兴奋,有较大的灵活性,表现出反应灵敏、外表活泼的特点,能较快地适应迅速变化了的外界环境。
-
强平衡灵活型
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又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的和不平衡的。这种动物的神经过程非常平衡,容易兴奋,有较大的灵活性,表现出反应灵敏、外表活泼的特点,能较快地适应迅速变化了的外界环境。
-
强不平衡型
兴奋型是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的和不平衡的。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但兴奋比抑制相对占优势。它们属于激动而难于约束的类型。兴奋型就相当于胆汁质。
-
兴奋型
兴奋型是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的和不平衡的。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但兴奋比抑制相对占优势。它们属于激动而难于约束的类型。兴奋型就相当于胆汁质。
-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是巴甫洛夫学派生理学专门术语。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是和人类的语言机能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是在婴儿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是在第1信号系统或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产生对现实的概括化,出现了抽象思维,并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不断扩大认识能力。
-
反射
概述: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活动。自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谢切诺夫思想影响下,集中深入地研究大脑皮层的生理学,于1926年出版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总结出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
中间型
中间型是巴甫洛夫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对神经系统活动所划分的类型之一。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为3个类型,即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其中中间型的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互相均衡,没有哪一方面占优势。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中间型的人患神经症时多表现为神经衰弱。
-
安静型
安静型又叫安定型。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巴甫洛夫认为,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这种神经活动特性可以应用于人类,并且,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就是我们通常用气质这个词所表现的东西。如安静型就相当于粘液质。
-
强平衡惰性型
安静型又叫安定型。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巴甫洛夫认为,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这种神经活动特性可以应用于人类,并且,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就是我们通常用气质这个词所表现的东西。如安静型就相当于粘液质。
-
体质学
体质学是研究生物界,特别是人类体质特征的学科。直至1935年苏联巴甫洛夫将体质按神经类型分类,体质分型已不下几十种。中医学从《内经》开始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对人体类型作了若干分类,并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效果法则
效果法则lawofeffect这是桑代克(E.L.Thorndike)在《动物智慧》(1898)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原理。动物发生某种反应时,反应的结果若给动物带来愉快,则此时的刺激和反应就结合起来,以后在类似的情况下,这个反应就容易发生。
-
颜面神经麻痹的金针疗法
《颜面神经麻痹的金针疗法》为书名。方幼庵著。1954年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本书以巴甫洛夫神经论的观点,从生理、病理、组织学角度论述颜面神经麻醉及针灸治疗原理。
-
学习理论
学习在现代科学的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因此,联结论包括巴甫洛夫的古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习惯形成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等。其代表性人物,完形(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德国心理学家克勒所提出的顿悟论和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期待论或符号学习论等都属于认知论。
-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3)大脑的终端部分。这三部分共同活动实现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巴甫洛夫将此称为分析器.在医学领域,人能够对病因刺激、病理变化、药理作用等产生感觉,通过病员主诉和医生问诊,可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信息依据。
-
心理的种系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种系演化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有机体在适应或改变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与神经系统、特别是和脑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生物体最早出现的反应形式是感应性,即对某些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随后出现感受性。
-
强型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强度和速度的差异分出四种神经类型:①强而均衡灵活型;②强而均衡惰性型;③强而不均衡型;④弱型。所谓强型,就是指前三种而言。
-
情绪释放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用情绪释放(emotionalrelease)这一病理生理机制来解释癔症的情绪爆发。当患者处于催眠状态下,原来受意识或理智控制的情绪冲突,通过皮层对皮层下情绪活动中枢的正诱导作用,使受压抑的情绪无保留地被释放,从面表现为情绪爆发。
-
泛化
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时,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引起泛化的机制: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是引起泛化的主要机制。
-
行为
这是以内部冲动或动机作为前提,根据一定的诱发机制而产生出来的(本能的诱发机制)。学习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经验,是个体所有生活经历的总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不断修正、定义和改变的行为获得。桑代克效果律阐述了那些导致令人“满意”结果的反应会受到强化并可能重复,而导致“不满”结果的反应则相反;
-
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
第二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信号刺激。以语言和文字(即词的含义)这类抽象信号来发挥刺激作用的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特有。人们借助语言文字沟通思想,表达情感,进行学习,认识世界,改造环境。
-
第一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信号刺激。以语言和文字(即词的含义)这类抽象信号来发挥刺激作用的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特有。人们借助语言文字沟通思想,表达情感,进行学习,认识世界,改造环境。
-
理解
理解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暂时联系,暂时联系就是联想,就是获得有关事物关系的知识。认知学派认为,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认知结构,或是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这样的心理活动就叫理解。
-
系列形成
系列形成是巴甫洛夫等对狗反复进行的按一定顺序给与各种条件刺激的实验系列,在造成对每一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之后,如果把条件刺激的顺序突然加以改变,这时可以看到每个条件刺激的反射效应显著减小。这种每个条件的刺激效应似乎为所给与的刺激的顺序所规定,因而可以认为是由于皮层机制建立了系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