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鳞毛
鳞毛是毛茸的突出部分呈鳞片状或圆形平顶状。
-
鳞毛蕨属
中文名鳞毛蕨属拼音名linmaojueshu拉丁名Dryopteris中国植物志05(1):102属下物种阿萨姆鳞毛蕨、暗鳞鳞毛蕨、半岛鳞毛蕨、半育鳞毛蕨、边果鳞毛蕨、边生鳞毛蕨、变异鳞毛蕨、柄叶鳞毛蕨、藏布鳞毛蕨、齿头鳞毛蕨、川西鳞毛蕨、刺尖鳞毛蕨、刺叶鳞毛蕨、粗齿鳞毛蕨、粗茎鳞毛蕨、大果鳞毛蕨、大明鳞毛蕨、大平鳞毛蕨、大宜昌
-
蕨菜
概述:FiddleheadFern蕨菜为蕨类植物蕨还处于卷曲未展时的嫩叶,蕨菜是野菜的一种。蕨菜的营养价值分析: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3.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小羽片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
-
多鳞鳞毛蕨
拼音名:DuōLínLínMáoJué英文名:BarbateWoodFern别名:芒齿鳞毛蕨、髯毛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鳞毛蕨的根茎。小羽片约20对,长圆形,先端圆钝,基部与羽轴合生,羽状深裂或半裂,边缘具三角形尖牙齿,干后常反折,叶轴、羽轴及小羽轴均被棕色、纤维状和披针形鳞片;性味:苦;主肠寄生虫病;
-
黑色鳞毛蕨根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HēiS L nM oJu Gēn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黑色鳞毛蕨,又名:黑足鳞毛蕨、小叶山鸡尾巴草。多年生草本,高60~叶簇生,叶柄长30~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30~孢子囊群近小羽轴两侧各一行着生;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溪旁、林下及石壁的裂缝中。
-
红鸡踢香
《*辞典》:红鸡踢香: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H nɡJīTīXiānɡ别名:金背藤、红面将军、金耳环(《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叶。生境分布:分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贵州、广西等地。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驳骨散积,消肿止痛。治风湿腰痛,哮喘,黄肿,跌打。
-
真蕨亚门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孢子体发达。根据孢子囊的发育方式、结构及着生位置等,可分为厚囊蕨纲、原始薄囊蕨纲和薄囊蕨纲。孢子囊穗自不育叶基部生出。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fokiensisHieron),羽状复叶幼时拳卷,螺旋排列成莲座状。孢子囊壁仅一层细胞,有各式环带。(1)凤尾蕨科(Pteridaceae)陆生大中型植物。
-
布朗耳蕨
《*辞典》:布朗耳蕨: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拼音名:B LǎnɡěrJu 别名:睬甲哈乌(藏名)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9月采挖,切段,晒干。小羽片矩卵形,稍呈耳状,密接,边缘疏刺齿状,齿软,叶下、叶轴及中肋均被鳞毛;归经:入肺、脾经。附方:治热毒发疹:布朗耳蕨配升麻、荆芥、防风,煎汤服。
-
花叶狗牙七
《*辞典》:花叶狗牙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HuāY GǒuY Qī别名:金毛狗脊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华北鳞毛蕨的根茎。羽片饲披针形,中部以下的长10~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性味:涩苦,平。功能主治:除风湿,强腰膝,降血压,清热解毒。②治高血压、头晕:花叶狗牙七、太白茶各一两。
-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拼音名:ShāZǎo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来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L.,以果实,树皮入药。果实:酸、微甘,凉。单叶互生,薄纸质;果皮中主合棕榈酸,还含亚油酸、油酸,另含 -谷甾醇( -sitosterol);健脾调经。
-
新裂耳蕨
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鳞片。12厘米,2回羽状分裂,沿叶轴密生条形鳞毛,羽片下面疏生棕色短鳞毛,下部羽片略短,中部的长5~8厘米,基部上侧一小羽片较大,凸起而与叶轴并行,边缘锐裂,其余小羽片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1~新鲜根茎一两左右,加仙鹤草、坚漆柴(金缕梅科椎木)叶各四至五钱,水煎汁,早晚空腹服。
-
欧绵马
拼音名:ōuMiánMǎ别名:贯众、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的根茎。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宽2-4cm,深裂至叶轴;欧绵马所含间苯三酚衍生物对乳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以绵马酸作用最强,对酵母菌仅绵马酸具有抑制作用。
-
畲山羊奶子
拼音名:ShéShānYánɡNǎiZǐ别名:牛奶子、斑楂、天青下白、梅梅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畲山胡颓子的根。叶发于春秋两季,单叶互生,大小不等,薄纸质或膜质;常5-7花簇生于新枝基部成伞形总状花序;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300m的林下、路旁。性平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利湿退黄;风湿痹痛;
-
等宽鳞毛蕨
拼音名:DěnɡKuānLínMáoJué别名:喀西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厚叶鳞毛蕨的根茎。中部羽片长13-14cm,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最宽,2.5-3cm,有短柄,羽状深裂;孢子囊群背生于小裂片上,每裂片上有4-6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2500m的山地阔叶林下。功能主治:驱虫。
-
毛贯众
《*辞典》:毛贯众: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M oGu nZh nɡ别名:小龙骨、小贯众、蕨难脑、蕨务子。30厘米,顶部长渐尖,多少呈尾头,沿叶轴和羽轴有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有时鳞片下部隆起呈泡状),2回羽状或3回羽裂;羽片披针形,基部的长10~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④治大便下血:多鳞毛蕨五钱,地榆三钱。
-
牛角藓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拼音名:NiúJiǎoXiǎn英文名:cattlehorns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茎枝密被鳞毛。叶缘具细齿;中肋粗壮,长达叶尖。雌雄异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的草地上或林缘土上。性味:淡;平归经:心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
-
牛肋巴
拼音名:NiúLèiBā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中华高山耳蕨的全草。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根茎短而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狭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齿牙。羽片20-26对,互生,相距1-1.5m,短披针形,中部的较宽大,长2-2.5cm,一回羽状深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3200m的林下岩石上。
-
青溪鳞毛蕨
拼音名:QīnɡXīLínMáo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的根茎。羽片稍向上弯弓,基部1对最大,长10-15cm,宽4-6cm,羽轴基部下侧小羽片略长,小羽片先端圆锐并有数个尖齿,边缘有粗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地林下。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妇女痛经;
-
山韭菜
《*辞典》:山韭菜: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hānJiǔC i别名:黑花野韭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鳞茎圆柱形,具纤维状鳞毛。叶根生,狭线形,长5~生境分布:生于山涧、荒坡草丛中。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散瘀止痛。作菜食可健脾养血,强筋壮骨。
-
细叶小羽藓
拼音名:XìYèXiǎoYǔXiǎn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茎叶阔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具狭长尖端,叶基部具2折皱,边缘平展或内卷,全缘或有细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土坡上、树干基部或墙脚废弃的砖瓦上。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溲疏属
中文名溲疏属拼音名soushushu拉丁名Deutzia中国植物志35(1):70描述DeutziaThunb.溲疏属,绣球科,约6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40种,各省均有分布,西部最盛。花两性,白色至紫蓝色,常排成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萼5裂;子房下位,3-5室,花柱3-5,分离;果为一蒴果,3-5瓣裂,有微小的种子极多数。
-
假鳞毛蕨属
中文名假鳞毛蕨属拼音名jialinmaojueshu拉丁名Lastrea中国植物志04(1):25属下物种假鳞毛蕨属、锡金假鳞毛蕨、亚洲假鳞毛蕨
-
大羽藓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拼音名:DàYǔXiǎn英文名:cymbifoliumThuidium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大羽藓的全草。鳞毛多数,披针形至线形,分叉。中部细胞卵菱形至长圆形,具单疣。雌雄异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岩石表面、林地湿土面及树干上。性味:淡;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用于治水火烫伤。
-
绵马贯众
概述:绵马贯众为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Nakai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下皮为10余列多角形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基本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中有单细胞的间隙腺毛,头部呈球形或梨形,内含棕色分泌物;
-
冷蕨
拼音名:Lěnɡ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宝兴耳蕨的全草。根茎短而直立。羽片25-30对,稍散生,近于无柄,狭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基部多少呈耳状,叶下面灰绿色,叶轴及叶背均疏被鳞毛。孢子囊群圆形,褐色,背生于小脉中间,每裂片有2-4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林下湿石上。功能主治:和胃;
-
栎叶槲蕨
根茎肉质,横生,粗约2cm,幼嫩顶部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顶呈钻形,基部阔卵形,盾状着生,边缘有细密的小齿。叶轴棕色,中脉禾秆色,基部下面有腺体,侧脉明显斜展,横脉在侧脉间构成5-6行斜四方形大网眼,网眼内的小脉结成许多小网眼。性味:苦;性温归经: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肾续骨,活血止血。筋脉拘挛;
-
辽东鳞毛蕨
拼音名:LiáoDōnɡLínMáo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半岛鳞毛蕨的根茎。羽状阔披针形,稍呈镰刀状,长8-9cm,宽2-3cm,有短柄,基部1对对生,小羽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圆钝,基部呈耳形,边缘有微齿或全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产后便血;
-
毛蕨根
拼音名:MáoJuéGēn别名:贯众、贯仲、紫萁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密鳞耳蕨的根茎。叶片革质,长圆披针形,长40-60cm,宽10-17cm,渐尖头并为羽状,基部不缩狭,上面光滑,下面疏被红棕色鳞毛,羽轴和叶轴下面密被褐棕色、通常扭曲的线状披针形长鳞片,二回羽状;性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柯树皮
《*辞典》:柯树皮: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KēSh P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叶互生,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花雌雄同株;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丛林间。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大腹水病,取白皮作煎,争可丸,如梧桐子大,平旦(服)三丸,须臾又一丸。
-
小叶昏鸡头
拼音名:XiǎoYèHūnJī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丽江耳蕨的根茎或全草。原形态:植株高达20cm。裂片4-6对,基部1对略大,干后绿色,两面被淡棕色、狭披针形鳞片或鳞毛,上面稀疏,下面较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山坡灌木丛下或草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星毛羊奶子
叶、果,晒干。单叶互生,叶柄具星状柔毛,长2-4mm;叶纸质,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5.5cm,宽1.5-3cm,先端钝或短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幼时被白色星状柔毛,后则无毛,下面密被淡白色星状绒毛,有时具鳞毛或鳞片。性味:味辛;清热利湿。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治跌打损伤、散瘀、清热、痢疾等症。
-
熊蕨根
《*辞典》:熊蕨根: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拼音名:Xi nɡJu Gēn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多年生草本,高40~小羽片线状披针形,略呈镰刀状,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耳形,边缘有锯齿;着生孢子囊群的羽片5~生境分布:生于灌木丛中或林下。功能主治:①《国药的药理学》:为绦虫驱除药。根状茎:治痢疾。
-
中华里白
拼音名:ZhōnɡHuáLǐ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中华里白的根茎。孢子囊群圆形,由3-4个孢子囊组成,生于羽片背面中脉和叶缘之间,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上,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被夹毛。2.显微鉴别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小。中央有2条排列成弧状的厚壁组织带,围绕每条厚壁组织带散生4-7个分体中柱。
-
肿足蕨属
中文名肿足蕨属拼音名zhongzujueshu拉丁名Hypodematium中国植物志04(1):1属下物种稻城肿足蕨、滇边肿足蕨、福氏肿足蕨、光轴肿足蕨、鳞毛肿足蕨、球腺肿足蕨、山东肿足蕨、台湾肿足蕨、无毛肿足蕨、腺毛肿足蕨、修株肿足蕨、肿足蕨
-
变异鳞毛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拼音名:BiànYìLínMáoJué英文名:VariantWoodFern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小狗脊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植物变异鳞毛蕨的根茎。侧生羽片10-12对,下部的有柄,基部1对最大,向上羽片逐渐缩短,披针形,一回羽状至深裂;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用于内热腹痛,肺结核。
-
柏拉木属
中文名柏拉木属拼音名bailamushu拉丁名Blastus中国植物志53(1):180描述BlastusLour.柏拉木属,野牡丹科,约18种,我国有14种,主产西南部至东南部,有些种类供药用。花萼漏斗形或圆柱形,具棱,常被小鳞片,裂片短小;子房下位,4室;胚珠多数;蒴果小,椭圆形或倒卵形,纵裂,与宿存萼贴生;种子多数。
-
大鳞毛蕨
拼音名:DàLínMáo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广布鳞毛蕨的根茎。一回羽片较短而宽,裂片较大,长圆状卵形,先端渐尖,下部为斜三角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针、阔叶林下。药理作用:驱虫作用:感染阔节裂头绦虫的人口服本品提取物3g,可驱除绦虫91%;人口服其绵马素镁盐0.75-1.0g,可驱除绦虫100%。
-
对马耳蕨根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Du MǎěrJu Gēn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功能主治:治目赤肿痛。用法用量:鲜对马耳蕨根茎(去鳞毛)一两,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摘录:《*辞典》
-
黑鳞大耳蕨
《*辞典》:黑鳞大耳蕨: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拼音名:HēiL nD ěrJu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根状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有卵状披针形黑色光亮大鳞片。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厚纸质,长25~小羽片镰状三角形或斜菱形,基部上侧阔而呈三角状凸起,下侧楔形,边缘不分裂,有芒刺头的齿;
-
黄山鳞毛蕨根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Hu nɡShānL nM oJu Gēn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黄山鳞毛蕨,又名:小叶凤凰尾巴草。根茎直立,粗大块状。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林下或阴湿的沟边岩石上。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目赤肿痛,根茎(去鳞毛切片)一两,加水和白糖煎汁,日服二次。
-
昏鸡头
20对,互生,下部羽片不缩短,长10厘米,宽2厘米,镰刀形,长渐尖,有短柄,基部圆形或上侧耳形,边缘具细锯齿;①《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苦,有小毒。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⑦《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降血压,杀虫。
-
拟鳞毛蕨属
中文名拟鳞毛蕨属拼音名nilinmaojueshu拉丁名Kuniwatsukia中国植物志03(2):77属下物种拟鳞毛蕨
-
贯众属
中文名贯众属拼音名guanzhongshu拉丁名Cyrtomium中国植物志05(2):184属下物种齿盖贯众、刺齿贯众、刺齿贯众(原变型)、粗齿贯众、粗齿阔羽贯众、大叶贯众、大羽贯众、单行贯众、单叶贯众、等基贯众、低头贯众、多羽贯众、峨眉贯众、福建贯众、贯众、贯众(原变型)、贵州贯众、厚叶贯众、惠水贯众、尖齿贯众、尖羽贯众、宽镰
-
毛枝蕨属
中文名毛枝蕨属拼音名maozhijueshu拉丁名Leptorumohra中国植物志05(1):11属下物种毛枝蕨、四回毛枝蕨、无鳞毛枝蕨
-
蚊母树属
中文名蚊母树属拼音名wenmushushu拉丁名Distylium中国植物志35(2):102描述DistyliumSieb.etZucc.蚊母树属,金缕梅科,18种,分布于东亚和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12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花单性或杂性,雄花常与两性花同株,排成腋生的穗状花序;萼管极短,裂齿2-6,卵形或披针形,不等长;种子长卵形。
-
椴树属
中文名椴树属拼音名duanshushu拉丁名Tilia中国植物志49(1):51描述TiliaL.椴树属,椴树科,约50种,主产北温带,我国有35种,南北均产,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价值,有些种类的内皮可缚物。叶互生,具长柄,基部常心形或截平形而偏斜,有锯齿;雄蕊极多数,分离或合生成5束,有时有花瓣状的退化雄蕊与花瓣对生;
-
贯众
贯众贯众RhizomaCyrtomiiFortunei(英)FortunesBossFernRhizome别名小贯众、昏鸡头、小金鸡尾。来源为鳞毛藤科植物贯众CyrtomiumfortuneiJ.Sm.的根茎及叶柄基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感冒发热,痢疾,湿热,疮疡,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
万年藓
拼音名:WànNiánXiǎn别名:天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万年藓科植物万年藓的植物体。茎上部的叶及分枝基部的叶片呈宽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略下延。中肋单一,达于叶尖前终止,叶片上部细胞狭菱形,叶角部细胞圆形,无色半透明。孢蒴直立,长柱形,多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针阔林下或沼泽地附近。
-
小麦苗
《中医大辞典》·小麦苗:小麦苗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2毫米,丁字着生,花丝细长,子房卵形。78%,完全驱虫率0~还曾报告麦秆中之半纤维素有高度的抗癌作用(小鼠)。"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气分。①《本草拾遗》:"主酒疸目黄,消酒毒暴热。
-
小石韦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XiǎoSh W i别名:反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飞惊草、人头发(《贵州民间药物》),山蚂蝗(《广西药植名录》)。(《贵州民间药物》)②治疯痫:飞惊草根二两,川乌、草乌、南星各五钱,血竭四钱,自然铜(醋煅)三钱,里竹根三两,滑石一两,硼砂五钱,用酒泡。每服四钱,二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