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榈皮
《*辞典》:棕榈皮: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ZōnɡLǘP 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子房上位,雌蕊3,基部合生,1室,胚珠1。上二味捣罗为散,酒调下二钱,(《圣济总录,棕榈皮散)⑦治赤白带下,崩漏,胎气久冷,脐腹疼痛:棕毛(烧存性)、蒲黄(炒)各等分。
-
棕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正丁醇一冰醋酸(2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铁试液。性味与归经:苦、涩,平。
-
十灰散
概述:十灰散同名方剂约有七首,其中《劳证十药神书》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各等份(各9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本方炒炭存性,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用藕汁或萝卜汁京墨调服,增加清热止血作用。9g,一日1~
-
十灰丸
为细末,醋煮糯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一百丸,空腹米饮送下。主治:崩中,下血不止。棕榈皮收涩止血;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能增加清热止血作用。十灰丸说明书:药品名称:十灰丸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中成药处方:大蓟、小蓟、茜草、桅子、牡丹皮、棕榈、侧柏叶、白茅根、大黄、荷叶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
-
棕榈叶
《*辞典》:棕榈叶: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ZōnɡLǘY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附方:治高血压,预防中风:鲜棕桐叶一两,槐花三钱。作一日量,泡汤代茶。
-
摄阴汤
《产孕集》卷下:方名:摄阴汤组成:熟地黄5钱,人参3钱,黄耆2钱,当归1钱5分,荆芥穗(炙)1钱,棕榈皮(炙)1钱,甘草(炙)1钱,熟附子1钱5分。《产孕集》卷上:方名:摄阴汤组成:黄耆5钱,阿胶3钱,归身2钱,白术2钱,甘草5分(炙),棕榈皮1钱(炙),乌贼骨1钱5分(炙),荆芥1钱(炒)。主治:血崩不止。
-
棕榈花
《*辞典》:棕榈花: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ZōnɡLǘHuā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花。原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治泻痢,肠风,血崩,带下,瘰疬。①《本草拾遗》:破血,②《履巉岩本草》:食之破妇人血气,不作胎孕。附方:治大肠下血:棕笋(即棕榈之花苞)煮熟切片,晒干为末,蜜汤或酒服一二钱。
-
锦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锦灰散:处方:锦帛(烧灰,微存性)1钱,雄鼠粪(微炒)7粒,大枣(去核)3分,麝香(研)少许。功能主治:小儿初生至7日,脐风发肿,欲落者。注意:忌外风入。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杏苑》卷八:方名:锦灰散组成:锦片、木贼、棕榈皮、柏叶、艾叶、干漆、鲫鳞、鲤鳞、血余、当归各等分。
-
敛经散
处方:川白姜、棕榈皮、乌梅、棉子各等分。制法:烧为灰。功能主治:妇人败血及经血过多。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煎茅花酒调下,只3服便住。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
寻痛丸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外科大成》卷四方之寻痛丸:组成:五灵脂1两,草乌(炮)1两,杏仁1两,沉香5钱,木香5钱,麝香1钱。《御药院方》卷八方之寻痛丸:组成:棕榈皮(烧存性)1两半,皂角子仁2两(炒),当归(去芦头)1两,乳香(别研)1两,没药(别研)1两,川山甲1两,木香半两,麝香2两(别研)。
-
棕灰散
处方:棕榈皮(烧灰)原蚕砂(炒)各30克阿胶(炙燥)22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引《百一》:方名:棕灰散组成:败棕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主治:大肠下血不止,或妇人崩漏下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
棕榈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棕榈散:处方:棕榈刺蓟桦皮龙骨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方名:棕榈散组成:棕榈(烧灰)1两,荆芥(去枝梗)1两,侧柏(炙黄)1两,牛膝半两,枳壳半两,黄耆半两。
-
梅叶
《*辞典》:梅叶: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M iY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性味:《纲目》:酸,平,无毒。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附方:治月水不止:梅叶(焙)、棕榈皮灰各等分。每服二钱,酒调下。(《圣济总录》)摘录:《*辞典》
-
牛李子散
《圣惠》卷八十:组成:牛李子1两,桂心1两,红兰花半两,蒲黄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棕榈皮2两(烧灰)。主治:产后恶血攻心腹,(疒丂)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石炭散
《圣惠》卷八十:组成:石炭2两(打研),赤鲤鱼鳞5两,干藕节4两,乱发1两,败蒲2两,棕榈皮2两,红蓝花1两,芫花1两。其恶血自下。制备方法:上药都入一瓷瓶子内,使盐泥固济,候干,以砖坯子盖头,用炭火半秤断之,如人行1-2里以来,其初青烟出,后白烟出,渐去火,经1宿,冷取出,捣细罗为散,更入麝香1分,同研令细。
-
侧柏叶散
处方:侧柏叶1两(多微黄),棕榈皮1两(烧灰),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槐花半两(微炒),羌活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白术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大肠风虚积冷,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
赤龙麟散
《圣惠》卷八十:赤龙麟散:处方:赤鲤鳞3两(烧为灰),乱发3两(烧灰),水蛭半两(微炒),虻虫半两(微炒,去翅足),桂心3分,川大黄1两(锉,微炒)。摘录:《圣惠》卷八十《圣惠》卷八十:赤龙麟散:处方:赤鲤鱼鳞1两(烧灰),乱发2两(烧灰),棕榈皮2两(烧灰),当归2两(末),麝香1钱,赤芍药1两(末)。
-
茶蒻散
处方:黄牛角腮2两(捶碎),蛇蜕半两,猪牙皂角(锉)半两,刺猬皮(锉)半两,棕榈皮(锉)半两,黄鼠狼皮半两,茶蒻叶(剪碎)半两,穿山甲70片,贯众1两(锉),乱发1分。制法:上拌匀,人瓷瓶内,以盐泥固济,晒干,同炭火煅,通红为度,候冷取出,研为细末。功能主治:诸般痔漏下血,疼痛。如此服3日。
-
当归木香汤
《宣明论》卷九:当归木香汤:处方:青皮、五加皮、海桐皮、桑白皮、陈皮、地骨皮、丁香皮、牡丹皮、棕榈皮(上药全烧为灰末)10大钱,当归1两,木香半两,红芍药半两。如妇人血脏、脐下冷痛似刀搅,遍身肿满,室女经脉不通,用斑螫半两,大黄1两(炒,锉),2味为末,用黄狗胆汁,以温酒调下1钱;
-
定血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定血散:处方:天南星(生用)4两,槐花(炒黄)4两,郁金4两,半夏2两(生用),没药(别研)2钱半,乳香(别研)2钱半。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引《医林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方名:定血散组成:栝楼(大者,去瓤)1个,棕榈皮1把,当归(切碎)半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加味芩连四物汤
处方: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黑)、黄连(酒炒黑)、地榆、阿胶、荆芥穗(微炒)、升麻(蜜制)、棕榈皮灰。功能主治:产后大便出血。摘录:《金鉴》卷四十八
-
生熟地汤
《产孕集 补遗》:组成:生地(酒炒)3钱,大熟地3钱,人参2钱,当归2钱,白芍2钱(炒),阿胶(蒲黄炒)3钱,枣仁各3钱(炒),艾8分,川断1钱5分,桑寄生5钱(酒炒),棕榈皮1钱(炙),杜仲3钱(姜汁炒断丝)。主治:妊娠,因劳碌胎动血崩者。用法用量:黄酒1杯,和服。
-
棕榈皮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名:棕榈皮散组成:棕榈皮(烧灰)1两,柏叶(焙)1两。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酒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
-
棕树心
《*辞典》:棕树心: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拼音名:ZōnɡSh Xīn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强壮剂。治心悸,头昏。附方:治崩漏:棕榈茎(去皮取心)一斤,麦粉一斤,甜酒一斤。(《江西草药》)摘录:《*辞典》
-
清泉汤
《普济方》卷二一五:方名:清泉汤组成:棕榈皮不拘多少(一半生炒为末,一半烧灰为末)。主治:血淋不止。《会约》卷四:方名:清泉汤组成:生石膏3钱(研),知母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厚朴(姜炒)1钱半,枳壳1钱半,大腹皮2钱(洗净),黄芩1钱半。主治:伤寒阳证实热,脉洪腹满。用法用量:水煎服。
-
棕板
棕板棕板PetiolusTrachycarpi(英)FortuneWindmillpalmPetiole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花小,多数,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10月剥取,晒干;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化学成分含鞣质、纤维素。性味性平,味苦、涩。功能主治收涩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
-
棕树根
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ZōnɡSh Gēn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①《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肠下血,男子五淋便浊。(《四川中药志》)②治血淋:棕榈根一两。⑿治蛔虫病:棕树根、薏苡根、苦楝皮、兰花根各三钱。
-
棕榈子
《*辞典》:棕榈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ōnɡLǘ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