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形性腺瘤
一般而言,细胞丰富型易于发生恶变,几乎一半以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病例来自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然而在英国有些作者认为采取解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肿瘤及腺叶切除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程度不等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味觉性出汗综合征(freysyndrome)等不良后果,主张在剜出术后给予放射治疗。
-
恶性多形性腺瘤
最常见的癌变组织类型有腺癌、未分化癌、黏液表皮样癌、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乳头状囊腺癌等。
-
多形性肿瘤
疾病别名混合瘤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涎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包膜常不完整,在包膜中有瘤细胞,甚至包膜以外的腺体组织中也可有瘤细胞存在。细针吸活检有助于诊断,但大唾液腺肿瘤不宜作切取活检,以免造成肿瘤细胞种植。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应保留面神经,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应包括下颌下腺一并切除。
-
涎腺混合瘤
疾病别名多形性腺瘤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涎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肿块固定,质硬,局部疼痛,或累及面神经,有混合瘤恶变可能。如前所述,成人颈部肿块应考虑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因此,应常规检查耳鼻咽喉、口腔等处,以便了解鼻咽、喉等处有无原发病灶。(2)切开活检法:应慎用。
-
基底细胞腺瘤
无面神经麻痹症状。而有些则认为存在有肌上皮细胞。Dardick等对管状型和小管型做S-100蛋白组织化学染色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提出这是一种独特的类型显示3种细胞分化(tricellulardiffentiation),意味着基底细胞腺瘤和肌上皮瘤或富含细胞成分的多形性腺瘤的混合,有可能将小梁状及管状亚型从基底细胞腺瘤中分列出来。
-
腮腺摘除术Ⅰ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Ⅰ别名:腮腺摘除术Ⅰ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2适应症:、下述腮腺疾患应考虑施行腮腺切除术但要保留面神经:①慢性腮腺炎反复发作、导管扩张或腺体破坏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钝性分离的方向要与面神经总干走行一致,以免损伤面神经。
-
腮腺切除术Ⅰ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Ⅰ别名:腮腺摘除术Ⅰ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2适应症:、下述腮腺疾患应考虑施行腮腺切除术但要保留面神经:①慢性腮腺炎反复发作、导管扩张或腺体破坏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钝性分离的方向要与面神经总干走行一致,以免损伤面神经。
-
腮腺摘除术Ⅲ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Ⅲ别名:腮腺摘除术Ⅲ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4适应症:腮腺切除术Ⅲ适应症同腮腺切除术Ⅰ、Ⅱ。7.腮腺深叶切除:首先将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从腮腺实质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加以保护,继而从腮腺深叶的四周、紧贴包膜仔细地进行钝性分离,直至将腮腺深叶整块取出。
-
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图3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肿瘤呈多房性囊状,囊腔内含粘液纤维腺瘤(fibroadenoma)除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腺体外,尚同时伴随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共同构成瘤的实质。息肉状腺瘤(polypousadenoma)发生于粘膜,呈息肉状,有蒂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肠(图2),其中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者恶变率较高。
-
腮腺切除术Ⅲ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Ⅲ别名:腮腺摘除术Ⅲ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4适应症:腮腺切除术Ⅲ适应症同腮腺切除术Ⅰ、Ⅱ。7.腮腺深叶切除:首先将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从腮腺实质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加以保护,继而从腮腺深叶的四周、紧贴包膜仔细地进行钝性分离,直至将腮腺深叶整块取出。
-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其适应证为:1.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酌情补液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3)血生化。(5)胸片。二、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腮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1.0,M8940/0)行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部分腮腺切除术)(ICD-9-CM-3:26.2901或26.3101和04.04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包括腮腺肿瘤及瘤周正常腮腺切除的部分腮腺切除术,其适应证为:1.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2)凝血功能;(3)血生化;: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
腺癌
概述:腺癌(adenocarcinoma)为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结构不一,但没有残留的多形性腺瘤的成分。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高达36%~手术中应配合冰冻组织病理切片,以检查手术边缘是否有残存的肿瘤细胞。术后也可采用辅助性化疗。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甚至固定。
-
泪腺多形性腺瘤
概述泪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约占50%,是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的良性肿瘤,过去称之为良性混合瘤。成年好发,单眼发病。超声检查病变内回声较低,声衰不著。CT扫描显示病变形状与炎性假瘤相似,但体积较大。4.肿瘤质脆,向眶后部分离时,切忌组织钳钳夹或提拉肿瘤,可钳夹骨膜或用粗线环扎并轻提肿瘤。
-
唇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唇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第一诊断为唇裂(ICD-10:Q36)行唇裂修复术(ICD-9-CM-3:27.54)(二)诊断依据。5.胸片无异常,胸腺大小在正常范围;: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
-
腭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腭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腭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1.10个月以上的患儿,血常规、胸片等都在正常范围内;
-
咽部混合瘤
概述:咽部混合瘤起于小涎腺的上皮,之所以称为混合瘤是起初对此瘤结构的多样化认识不清,误以为其来源于两个胚层组织,现认为肿瘤各种成分均来源于腺上皮,故称涎腺多形性腺瘤,由于混合瘤习用已久,故仍采用。治疗措施:本病为良性肿瘤,但部分有恶性变的可能。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神经纤维瘤、腺癌等相鉴别。
-
腮腺混合瘤
来源于腮腺上皮。疾病描述: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生长缓慢,可数年或十余年不发生变化。如发生恶变,肿瘤常突然生长迅速,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晚期的恶变肿瘤可破溃,出现疼痛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在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
-
腮腺肿瘤
症状:触诊包块呈结节性或囊性。必要时应作腮腺造影、核素扫描或B型超声检查。4.一般术前不作活检,必要时作术中冰冻活检确定性质。(二)麻醉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2、如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可在下颌角上下1.5cm宽度的范围内,在颈阔肌与深筋膜之间,钝性分离寻找。2、出现暂时性面瘫可用维生素B类药物。
-
咽部肿瘤
良性肿瘤咽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有乳头状瘤、血管瘤、鼻咽纤维瘤、多形性腺瘤等。此外,亦可有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淋巴管瘤、脂肪瘤、软骨瘤等,但均较少见。恶性肿瘤咽部的恶性肿瘤中鼻咽癌最为常见,而扁桃体癌、恶性淋巴瘤、横纹肌肉瘤较少,平滑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均属罕见。
-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2.全身无手术禁忌证。:必须检查的项目:1.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设计;(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2.上下牙列就位于咬合导板内,咬合关系稳定。
-
舌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舌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3.病理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行术后放疗。: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01-C02舌癌疾病编码。(2)凝血功能;(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皮肤混合瘤
疾病别名又称多形性汗腺腺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皮肤混合瘤(又称多形性汗腺腺瘤)是一种较小且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上唇的巨大皮肤混合瘤更为少见,且易与发生于上唇黏液腺的多形性腺瘤(唾腺混合瘤)相混淆。此外还有大小不等的上皮细胞团块,并无腔隙。粘液样基质阿新蓝染色阳性,甲苯胺蓝或Giemsa染色呈异染性。
-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第一诊断为下颌骨骨折(ICD10:S02.6)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6.76)(二)诊断依据。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