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忠诚
王忠诚院士,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外科专家咨询团委员,国际脑研究协会成员,美国、日本神经外科学会名誉会员。领导了中国六大城市及21省市自治区居民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国家级奖励8次。
-
眶上壁骨折探查、清创和硬脑膜修补术
轻者硬脑膜破裂,造成脑脊液漏。手术步骤:1.眶上壁骨折清创术:(1)在眉弓下沿眶上缘全长作皮肤切口,切开肌肉及眶筋膜,切开眶隔膜并分离,找出骨折部位,或者在额部作冠状切口(图8.10.6.1-1)。病人卧床,头抬起60°,病人不许打喷嚏,请神经外科会诊,加强抗生素治疗,将骨折复位,但鼻腔内不要作填塞。
-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2.手术方式: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部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
垂体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垂体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3)头颅CT。经鼻蝶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天。2.手术方式: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2.无发热,无脑脊液鼻漏,已拔除鼻腔纱条。
-
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脑干占位性病变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脑干占位性病变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止血剂、脱水药。5.术后出现严重脑干反应的患者或者自主呼吸等生命征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增加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从而延长出院天数,增加治疗费用。
-
头皮裂伤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基本信息:《头皮裂伤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严重时可有失血性休克。2.患者应尽早行清创缝合术,伤后24h内应常规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TAT。2.术后常用药:抗菌药物,如有颅脑损伤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3.生命体征如常。
-
脊索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脊索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经鼻蝶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天。2.手术方式: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脊索瘤切除术。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止血剂、脱水药。2.无发热,无脑脊液鼻漏,已拔除鼻腔纱条。
-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临床路径(2016年版)
(2)内分泌检查(可于住院前完成):激素六项(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孕酮、血清睾酮),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实验,IGF-1(其中,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实验限于肢端肥大症者),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fT3、fT4),血清皮质醇(8am、5pm、12pm);5.术后激素替代治疗;
-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行冠切经额开颅或经额外侧入路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对于因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等无法行MRI检查患者可行CT平扫+增强检查,供血动脉评价可用DSA及CTA。7天内头部增强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项。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1.第一诊断符合ICD-10:S06.501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疾病编码。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及激素。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颈椎MRI,头颅CT,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
-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3)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者。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及激素。4.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一次。
-
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6年县医院版)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降颅压药、改善脑神经功能药物(神经保护),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存在危重症应激不良(corticosteroidinsufficiencyincriticallyill,CIRCI)的患者,应给予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mg,静脉用,q12h或者24小时泵入;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手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有以下情况者应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1)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或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再昏迷;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改善脑神经功能药物,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激素、保护胃粘膜药物。
-
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术式包括单纯颅骨肿瘤切除术、颅骨肿瘤切除术加一期颅骨成形术。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激素,根据病情可用抗癫痫药等。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1.手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有以下情况者应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1)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或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再昏迷。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十)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
-
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2)凝血功能;(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2.无颅内感染。4.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面神经、三叉神经监测,降低术中脑神经损伤几率。
-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名称: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别名: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ICD编码:01.3911概述: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许多年来仍有争论的问题是外科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的时机与手术方法。15min,再无新鲜出血时拔出血肿排空器,留下带套囊的引流管。
-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名称: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别名: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ICD编码:01.3911概述: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许多年来仍有争论的问题是外科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的时机与手术方法。15min,再无新鲜出血时拔出血肿排空器,留下带套囊的引流管。
-
颅骨巨细胞瘤
疾病代码:ICD:D16.4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颅骨巨细胞瘤一般多见于颅底,累及蝶骨、岩骨和筛骨,累及颞骨、额骨、枕骨亦可见到。鉴别诊断:颅内巨细胞瘤应与好发部为常见的其他肿瘤鉴别,如脊索瘤、大的垂体瘤、鼻咽癌以及转移癌等。所以鉴别骨巨细胞瘤和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有重要意义。
-
癫痫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癫痫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血乳酸、感染性疾病筛查;2.有手术指征者转入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
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
手术名称: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ICD编码:01.1301概述:颅内任何占位病变,无论是肿瘤性的还是非肿瘤性的,大都需要做出病理学判断。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局麻,小儿及不配合病人可加用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术中吸入氧化亚化亚氮与氧的混和气体,病人苏醒快)。应用甘露醇、激素对症治疗。
-
颞骨骨折
概述:颅骨骨折多发生于颅底部,1/3的颅底骨折侵入颞骨岩部。故凡头颅外伤后有听力损失、鼓膜破裂或鼓室积血、或有眩晕、或有面瘫者皆为中耳及内耳受损所致,即可诊断颞骨骨折,X线摄片可显示骨折线。如有脑脊液耳漏,应保持外耳道无菌,不可填塞外耳道,全身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多数可自愈。
-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4.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2.术后1天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
-
癫痫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癫痫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印发。(2)全面性发作: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2.有手术指征者转入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
陈忠平
陈忠平,男,1957年8月生,1993年7月获苏州医学院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6年8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行神经外科博士后研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和参与主编了《脑肿瘤分子外科学》、《胶质瘤》、《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手册》等著作。
-
蛛网膜囊肿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蛛网膜囊肿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等各种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包括头颅CT、MRI(尤其是脑脊液流动MR)、脑池造影。囊肿-腹腔分流,将囊液引流至腹腔内。5.术后用药:止血剂、脱水药、抗癫痫药。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2019年版)
1.明确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病情进展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可选小骨窗枕下减压术,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对伴有严重小脑扁桃体下疝者可同时进行下疝扁桃体切除及硬膜扩大修补术。(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颈椎MRI或CT。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明确,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2.术后1天复查头颅CT;
-
慢性硬膜下血肿置管引流临床路径(2016年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明确,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2.术后1天复查头颅CT;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1.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明确手术适应证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行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不包括需颅内外动脉搭桥血流重建的病例。(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硬脑膜下血肿;(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严重者或其他情况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
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血管痉挛药物,酌情使用激素及抗癫痫药物;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阿尔茨海默病等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401号)印发。1.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证:(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4)颅脑CT扫描。
-
椎管内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术后用药:根据病情选用激素、脱水药、抗菌药物。
-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
-
脑脓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脑脓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5922概述:通常所说的脑脓肿系指由细菌引起者。8.关颅:幕上脓肿切除后,脑搏动良好,无肿胀,则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5.术中见脑脓肿包膜与重要神经血管、功能区和脑室壁粘连时,不应强行分离,以免加重损伤,可改做脓肿引流或袋形缝合术。
-
视神经管减压术
3.眼底变化伤后3周,视乳头颞侧淡白,毛细动脉变细。(2)沿切口将骨膜连同内眦韧带,泪囊一起自骨壁剥开,逐渐向眶深部剥离,小心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术中注意勿损伤筛前、后动脉,必要时电凝止血后切断(图8.10.6.4-4)。2.手术应在硬脑膜外进行,不要损伤脑组织。2d作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
视神经减压术
3.眼底变化伤后3周,视乳头颞侧淡白,毛细动脉变细。(2)沿切口将骨膜连同内眦韧带,泪囊一起自骨壁剥开,逐渐向眶深部剥离,小心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术中注意勿损伤筛前、后动脉,必要时电凝止血后切断(图8.10.6.4-4)。2.手术应在硬脑膜外进行,不要损伤脑组织。2d作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
脑积水侧脑室脉络丛内镜电凝术
手术名称:脑积水侧脑室脉络丛内镜电凝术分类:神经外科/一般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神经内镜手术ICD编码:02.1401概述:采用内镜电凝烧灼双侧脑室脉络丛,为治疗脑积水的传统方法。术前1h再给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麻醉和体位:采用全麻下仰卧位手术。5天,夹闭后无颅内高压表现即可拔出引流管。
-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手术方式:幕上开颅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
-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生命体征平稳。(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和颅内高压等,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6)头颅CT扫描。4.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
-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5.开放性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者,行手术清创及骨片清除术。:1.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和颅内高压等,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头颅MRI;生命体征平稳。
-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直至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法国的Guiot与加拿大的Hardy等人的努力,应用手术显微镜与X线电视透视机等解决了手术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且连续报道了数百例垂体微腺瘤手术成功的经验,实现了Olivecrona早已提出的“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又能保存垂体功能”的期望,使这种古老的手术又获得了新生。1991年以后很少发生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