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姿势反射
姿势反射(posturalreflex)是高等脊椎动物中有利于适当维持身体的姿势、位置和运动平衡的反射的总称。以上是正常体位静止时起作用的反射,此外还有反射中枢在中脑的翻正反射,以及在动物体旋转或一直前进时所发现的迷路性姿势反应。统一协调这些反射所引起的各种肌肉的紧张的高位反射中枢是在小脑。
-
姿势
姿势(posture)指生物,特别是动物身体所表现的一定体位形式。生物在维持一定姿势,进行活动时,大脑发出的命令通过锥体途径和锥体外路系统支配全身的肌肉,加之内耳平衡器和颈部等肌肉及关节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姿势反射),使全身形成平衡的姿势和动作。
-
老年挛缩
疾病名称:老年挛缩英文名称:senilecontracture分类:老年病科老年人特有症状老年挛缩的病因:上运动神经元疾病:从大脑皮质运动区到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再到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及锥体外系的病变,均可致痉挛性瘫痪。主要见于以下疾病:①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等。
-
平衡训练
操作名称:平衡训练适应证:平衡训练适用于中枢性瘫痪(如脑损伤或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或其他神经疾患(如外周神经损伤或病变)所致感觉、运动功能受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平衡板上的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保持站立姿势和双下肢重心的转移训练。单腿站立同时头部旋转;闭眼,患侧下肢单腿枕头上站立。
-
Bobath技术
概述:Bobath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obath夫妇根据英国神经学家Jachson的“运动发育控制理论”,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实践而逐渐形成。禁忌证: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效果较差。方法:1.控制关键点:治疗师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
本体反射
本体反射亦称自己感受反射。其最简单的形式是在骨骼肌或腱伸展时,其肌肉收缩引起的牵张反射或腱反射。局部性和体节性的平衡反应虽也是由牵张感受器的刺激所引起的姿势反射,但前者与脚掌的皮肤感受器等所引起的外感受反射的因素也有关。尤其现已知道蠕虫类的匍匐和海胆棘的运动反应,其中也有牵张感受器参与活动。
-
大脑切除术
对在延脑和脊髓间切断者,特称为脊髓动物(spinalanimal)去脑动物不包括摄取食物在内的一切自觉活动,所以需要人工饲喂,但几乎可保存所有的反射动作,特别是其与脊髓动物不同处,在于残存着呼吸中枢和其他自动中枢,所以不作人工呼吸也可以维持残生。前肢伸肌不呈强直现象。
-
位置觉
位置觉是不借助于视觉和触觉等而感受、判断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或诱发姿势反射的本体感受性感觉。在无脊椎动物中,在节肢动物关节部所看到的触毛,即位置毛(德Stellungshaar),它是一种在肢体采取特定的姿势时与邻接部位接触能产生本体性的位置觉的装置,在功能上与哺乳类的帕氏小体相似。
-
反射
概述: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活动。自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谢切诺夫思想影响下,集中深入地研究大脑皮层的生理学,于1926年出版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总结出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
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是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烫等),该肢体的屈肌强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此种反应称为屈肌反射。这种相对的固定关系为脊髓反射的特征,也是兴奋和抑制交互影响脊髓不同运动神经元的结果,这种神经支配的关系称为交互神经支配。
-
锥体束
锥体束(pyramidaltract)亦称锥体路。如实验中刺激运动区,则可引起身体对侧肌肉群发生反应(皮层脊髓束),还可引起脑神经支配下的各肌肉(动眼肌、咀嚼肌、头部以及肩部各肌肉等)的两侧性运动(皮层延髓束),但不可能与同样存在于运动区多数的锥体外束系统细胞的刺激效应分离开来。
-
中枢性眩晕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中枢性眩晕就是脑部疾病引起的眩晕,最常见的有“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症”,多为渐近性和持续性的发作、发作时间有时常长达数月、较少激烈的天旋地转、头部姿势变作并不会使眩晕加剧且患耳朝下时反而较不会眩晕。(2)可无耳部症状,前庭其他症状也不一定齐全。眩晕发作时可有意识丧失。
-
本体感受器
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肌梭时失去髓鞘,其轴突细支呈环状包绕梭内肌纤维的两端。肌梭是一种本体感受器,主要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在调节骨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分布于抗重力肌,体位变时肌肉受牵拉变长,梭内肌受牵拉,感受装置敏感性增高,传出神经发出的冲动增多,到达脊髓后,经传出神经纤维使肌肉收缩。
-
截痪
概述:两下肢的瘫痪称为截痪。病因病理病机:外伤、刃物刺伤呈棒伤等引起脊髓切断,脊髓出血或脊柱骨折使脊髓挫伤以及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脊髓血管病变、脊髓压迫性病变、变性疾病等均可出现截瘫。瘫痪轻,步态异常,腱反射亢进,肌张力轻度增高,Babinski征阳性及伴有其它锥体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