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
注意《本草经集注》:"蜜为之使。(孙思邈)③治蠼螋尿疮:大麦研末调敷,日三上。"摘录《*辞典》大麦的食用量每餐约80克大麦的营养价值大麦具有益气、宽中、化食、回乳之功效,有助消化、平胃止渴、消渴除热等作用。对滋补虚劳、强脉益肤、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泻、宽肠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饱闷腹胀有明显疗效;
-
大麦属
中文名大麦属拼音名damaishu拉丁名Hordeum中国植物志09(3):26描述HordeumL.大麦属,禾本科,约20余种,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有大麦H.vulgareL.,H.nodosumL.和H.brevisubulatumLink等6种,前者为普遍栽培的粮食作物,也是制啤酒及麦芽糖的原料,后者见于西北和东北部。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外稃有芒;果紧包于稃内。
-
麻糖
麻糖制作方法芝麻的脱壳处理工艺流程芝麻→风选→浸泡→漂洗→脱壳→冲洗去皮→晾晒→焙炒→筛选→冷却操作要点芝麻脱壳处理要求彻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品色泽纯白,酥香,入口无渣。大麦芽的制备工艺流程大麦→精选→浸泡→发芽→干燥→粉碎→成品操作要点大麦芽的质量好坏,决定糯米饴糖的得率和成品的颜色。
-
介休贯馅糖
“贯馅糖”本应当写为“灌馅糖”。一般配料是:小米37.5公斤,大麦8.5公斤,熬成水粞31.5公斤,再制成老粞25.5公斤,最后制成白粞25.5公斤。大麦芽用碾子碾烂,然后放在水缸里泡成白糊糊状。淋缸里必须经常保持25公斤的底水,淋缸的周围要空6.7厘米,以便受热面积均匀。
-
黄症病毒属
ORF6由亚基因组RNA翻译,编码7kDa蛋白。在韧皮部薄壁细胞的细胞质中可看到成群的病毒粒子,在转移细胞和拌胞中也可看到病毒粒子,有时在液泡中存在病毒结晶体。黄症病毒属病毒可侵染100种以上的单子叶植物,包括燕麦、大麦、小麦和一些杂草,引起植物矮化和褪绿症状,大麦的病症轻于燕麦,小麦更轻。
-
玉米芯制饴糖
玉米芯制饴糖原料配方玉米芯100千克大麦15千克玉米芯制饴糖制作方法1.磨碎浸泡:选用当年的玉米芯100千克碾磨成细屑,大小似豆粒为宜,置于浸泡缸中浸泡1~75℃时,即可拌入麦芽乳。24小时,进料后糖化温度须保持在55℃左右,后期温度可适当提高。5.浓缩制饴:将糖化缸底部的浓糖液尽量放出,立即过滤,然后入锅熬糖浓缩。
-
马铃薯饴糖
马铃薯饴糖加工技术将六棱大麦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水温保持在20—25℃),当其含水量达45%左右时将水倒除。4天后当麦芽长到2厘米以上时便可备用。第一次上料40%,等上汽后加料30%,再上汽时加上最后的30%,待大汽蒸出起计时2小时,把料蒸透,然后糖化。将蒸好的料放人木桶,并加入适量浸泡过麦芽的水。
-
大麦奴
拼音名:DàMàiNú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大麦坚黑粉菌寄生于麦穗上所产生的菌瘿及孢子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寄生于大麦和青稞的果穗上。性味:辛;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病发热;服丹石中毒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06-0.15g。摘录:《中华本草》
-
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辞典》:青稞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Qīnɡ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颖果长约8毫米,与内外稃分离。"功能主治《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
大麦秸
《中医大辞典》·大麦秸:大麦秸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入脾、肺经。功能主治:消肿,利湿,理气。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附方:治小便不通:陈大麦秸,煎浓汁频服。治疗31例心绞痛,22例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增加,硝基甘油片用量减少,气促、心悸症状减轻。
-
羊栖菜
概述羊栖菜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目前,人们以羊栖菜为药用资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制治疗风湿病用的含脂多糖药物;3.食物纤维素对大便秘结有明显好处,有效地防止肛肠疾病的发生,对高血压、大肠癌、贫血、骨质疏松、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有特殊疗效;2.脾胃虚寒者忌食用。
-
大麦汤
《饮膳正要》卷一:大麦汤: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大麦仁2升(滚水淘洗净,微煮熟)。功能主治:温中下气,壮脾胃,止烦渴,破冷气,去腹胀。摘录:《饮膳正要》卷一《医方类聚》卷一二六引《必用全书》:方名:大麦汤组成:寒食残大麦2升,赤饧2合。主治:老人烦渴不止,饮水不定,转渴,舌卷干焦。
-
酿酒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由于发酵工艺与一般酒精生产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营养物,从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
-
二石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石散:处方:滑石1两,石膏1两(碎)。功能主治:黄疸病。日晡即发恶寒,小便满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泄,足下热,此为女劳疸。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卫生总微》卷十六:二石散:处方:滑石1两,石韦(去毛)1两(一方有瓜蒌根1两)。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煎大麦汤清调下,无大麦,米饮亦得。
-
芝麻糖
芝麻糖原料配方主要原料有玉米(或小米)、大麦、芝麻等。芝麻糖加工工具一只大锅、两口小锅,簸箕、水缸、舀具、抬糖板等。加水的目的是为了将原料蒸透焖熟。2.在蒸熟的原料中搅拌35%的大麦芽,(大麦用温水浸泡1小时,放在室内发芽,发芽后用打浆机打或用石碾碾成糊状),放到锅内蒸半小时左右,然后取出置缸内发酵。
-
易产神效八味散
《元和纪用经》:方名:易产神效八味散组成:甘草(炙)2两,黄芩4两,大豆黄卷4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麻子仁1两,大麦(炒)1两,桂心7钱半(一方以粳米代大麦)。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药禁忌:须入月方得服,过三十日,动作宜谨。
-
补胎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补胎汤:处方:参、苓、术、草、归、白芍、芎、熟地、香附、陈皮、阿胶、杜仲、川断、乌梅、黄耆。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千金》卷二引《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方名:补胎汤组成:细辛1两,干地黄3两,白术3两,生姜4两,大麦5合,吴茱萸5合,乌梅1升,防风2两(1方有人参1两)。
-
黄症病毒科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和耳突花叶病毒属RNA的5`端有一个VPg结构,黄症病毒属的5`端没有VPg。黄症病毒科病毒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一些病毒的寄主范围多半局限于单个科植物,如大麦黄矮病毒和禾谷类黄矮病毒侵染多种杂草,菜豆卷叶病毒主要侵染豆科植物,胡萝卜红叶病毒主要侵染伞形科植物。
-
大麦醋糟
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D M iC Zāo来源:为大麦制醋后剩余之糟粕。性味:《纲目》:酸,微寒,无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主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醋糟裹之。摘录:《*辞典》
-
大麦敷方
处方:大麦1合。功能主治:蠼螋尿疮。用法用量:上药细嚼,涂疮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大麦糵丸
处方:大麦糵(炒黄)1两,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锉)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薏苡仁(炒)1两,干姜(炮)1两,大黄(细锉,醋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3分。主伤寒后,饮食不消,腹胁虚满。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
大麦粥
处方: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摘录:《民间方》
-
大温脾丸
别名:温脾丸处方:法曲5合,大麦糵5合,吴茱萸5合,枳实3枚(炙),干姜3两,细辛3两,桂心5两,桔梗3两,附子(炮,去皮)2两,人参3两,甘草(炙)3两。功能主治:温脾益胃,消谷进食。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减嗜卧。
-
雀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麦:拼音名:Qu M i来源:禾本科雀麦BromusjaponicusThun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黄河流域各地。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长17-34mm(包括芒),有7-14朵花;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具刺毛;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汗;附方: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
-
滋补肝肾丸
滋补肝肾丸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ibuGanshenWan标准编号:WS3-B-0159-89处方:当归90g熟地黄90g何首乌(黑豆、酒炙)150g女贞子(酒炙)150g墨旱莲150g五味子(醋炙)90g北沙参120g麦冬120g续断150g陈皮90g浮大麦150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养血柔肝。注意:忌食生冷。
-
泄水至神汤
《辨证录》卷五:方名:泄水至神汤组成:大麦须2两,茯苓1两,白术2两,小赤豆3钱。主治:臌胀。下身胀而上身未胀,正初起之病。用法用量:水煎服。则土之郁可解,土郁既解,力足以制水矣,况大麦须能消无形之水,赤小豆能泄有形之湿,合而相济,自能化水,直出于膀胱,由尾闾之间尽泻而出也。
-
苎麻粥
处方:生苎麻根30克陈皮炒10克粳米大麦仁各50克细盐少许制法: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安胎。摘录:《圣济总录》《圣济总录》卷一九○:组成:生苎麻根1两(净洗,煮取汁2合),白糯米2合,大麦面1合,陈橘皮(浸,去白,炒)半两(末)。
-
麋角霜丸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八谷
八谷是指八种供食用的农作物,即八种谷物。目前有两种说法:1.在《本草注》记载:黍、稷、稻、粱、禾、麻、菽、麦;2.《续古文苑》引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注》: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
-
柴胡温胆汤
处方:柴胡、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竹茹、枳实(麸炒)。功能主治:小儿感冒夹惊,病虽退,尚觉心惊不寐者。用法用量:引用生姜。临床应用:疟《徐渡渔医案》:暑风为疟,疟日作于夜,脉弦而数,寒热俱甚,解达之。柴胡温胆汤加枇杷叶、大麦仁。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
大麦面
处方:大麦生面(如无,麦糵或白面炒微香亦得)。功能主治:乳食过饱,烦闷腹胀,但欲睡。用法用量:每次1钱,水调服。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
扶脾丸
处方:干生姜肉桂各1.5克干姜藿香红豆各3克白术茯苓橘皮半夏诃子皮炙甘草乌梅肉各6克大麦蘖(炒)神曲(炒)各12克制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涩肠止泻。治脾胃虚寒,腹痛便溏,饮食不化。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
和血膏
处方:轻粉半钱,硇砂2钱,白马鬃(即大麦蘖)半两,节芭草半两,白面半两,神曲半两,惜苓脂半两,巴豆40个(去皮,面裹烧10个,醋煮10个,油炒10个,浆水煮10个)。功能主治:妇人干血气痨。用法用量:每服1钱,红花酒调下。以取下黑水为效,后服滋血汤。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八引《医林方》
-
夹盐散
处方:鼓子草根1把,大麦30粒,盐少许。制法:上捣令烂。功能主治:阴疮及恶疮。用法用量:敷疮上,1日1易,3日后3日1易。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曲蘖枳术丸
《内外伤辨》卷下:曲蘖枳术丸: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大麦蘖(面炒)神曲(炒)各30克白术60克制法: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强食过饱,心胸满闷不快。
-
祛疳消食丸
处方:黄连(去须)60克(微炒)青橘皮(去白)木香各15克大麦蘖(微炒)川楝子肉(炒黄)神曲(炒黄)芜荑(研)各30克制法:上药将前六味研为细末,次入芜荑仁,同研匀,蒸饼和猪胆汁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清热消疳,健胃化食。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
水肿至神汤
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大麦须15克小枳实6克六神曲12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随山宇方钞》
-
王瓜散
处方:荆芥穗45克木香川芎天麻麻黄(去节)防风(去芦)细辛(去苗)甘草(炙)王瓜(灯心炒黄色)各15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偏正头痛。摘录:《御药院方》卷一《卫生宝鉴》卷十五:组成:王瓜根1两,桂心1两,白石脂2两,菟丝子2两(酒浸),牡蛎2两(盐泥裹,烧赤,候冷去泥)。主治:肾虚,小便自利如泔色。
-
香曲散
处方:大麦生曲制法:上熬曲令微香,研末。功能主治:治饮食过饱,心烦脘闷,但欲卧而腹胀者。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如无曲,用大麦芽亦得。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
前病毒科
不同病毒之间类似病毒粒子形态变化很大。
-
人参冲和丸
《杨氏家藏方》卷六:组成:人参(去芦头)2两,白术2两,大麦糵(炒)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2两,干姜(炮)2两,甘草(炙)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1两,神曲(先捣细,炒香)1两。或每服1丸,水1盏,煎至7分,温服。加减:如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大便溏泄,不因伤滞者,可去青橘皮,加肉豆蔻、缩砂仁各半两。
-
玄素散
《产科发蒙》卷四:组成:百草霜、天花粉各等分。主治:产后乳汁少。用法用量:每服1钱,大麦煮汁送下,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杏酪粥
《圣惠》卷九十六:组成:煎成浓杏酪1升,黄牛乳1升,大麦仁3合(折令细滑)。主治:三消,心热气逆,不下食。发背,心肺积风热。用法用量:上药依常法煮粥食之。入白锡沙糖和之,更大美。附注:《圣济总录》本方用法:先用水煮麦仁并杏酪,候熟即下牛乳搅令匀,空心食之,每日一次。
-
曲米丸
《鸡峰》卷十七:组成:神曲4两,大麦糵4两,厚朴8两,洪术2两(或白术)。主治:新久一切痔漏及饮食不消,有谷穴者。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麦糵人参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方名:麦糵人参丸组成:大麦糵(炒黄)1两,人参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木香3分,干姜(炮裂)3分。主治:伤寒后胃气虚冷,宿食不消。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前温酒送下,1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养心化毒汤
《幼幼集成》卷六:方名:养心化毒汤组成:大当归、怀生地、大麦冬、绿升麻、天花粉、川黄柏、漂苍术、荆芥穗。主治:咽中无疮而暴哑。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片玉痘疹》卷下:方名:养心化毒汤组成:当归、生地、麦冬、升麻、人参。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
思食丸
《简易方》引蔡医博秘方(见《医方类聚》卷一○○):方名:思食丸组成:神曲9钱(炒),麦糵6钱(炒),人参2钱,干姜(炮)2钱,乌梅(去核)5钱,甘草(炙)2钱。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效:生津,大进饮食。细嚼,白汤送下,1日3次,不拘时候。或作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亦可。
-
神功助化散
《医学纲目》卷二十五引罗知悌方:方名:神功助化散别名:太无神功散组成:地萹蓄5钱,瞿麦穗5分,大麦糵5钱,神曲2钱半,沉香1钱半,木香1钱半,甘草5分,大黄2两。主治:腹中痞块,不拘气血食积所成。用法用量:男以甘草、淡竹叶2味等分煎汤,妇人用红花、灯心、当归等分煎汤,黄昏时无灰酒同调服,且酒多于汤。
-
神效八味散
《元和纪用经》:方名:神效八味散别名:如意散组成:甘草(炙)2两,黄芩4两,大豆黄卷4两,干姜4两,吴茱萸4两,麻子仁4两,大麦(炒,一方以粳米代之)4两,桂心7钱半。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或暖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药禁忌:须入月方得服,过30日动作宜谨,匆上厕,恐不觉堕地。
-
禹水汤
《观聚方要补》卷二:方名:禹水汤组成:赤小豆25钱,槟榔15钱,泽泻15钱,猪苓20钱,麦糵20钱,神曲10钱,木瓜10钱,木通10钱。湿热腰重,肢重,小便不利者。《名家方选》:方名:禹水汤别名:敦阜剂组成:赤小豆1钱2分,大麦(炒)5分,地肤子7分(炒,阴干),猪苓4分,泽泻4分,茯苓4分(炒),牵牛子1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