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针
停针指留针。停,留也。《肘后方》:“杖针刺鼻下人中近孔内侧空停针。”
-
舌针
舌针指以针刺舌部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按中医理论,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左侧属肝,右侧属肺,中心属脾。施术时,先用含嗽剂消毒口腔,然后选用1寸或1.5寸毫针刺入选定的穴位2~3分深,有针感后,停针3~进针后,每隔l~3分钟轻弹针柄数次,可起兴奋作用;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轻按针刺处,以防出血。
-
漆针疗法
漆针疗法为针刺治疗方法之一。指在穴位上放置药物,用针尖刺破皮肤,使药力透入组织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适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冷麻不仁、鹤膝风、漏肩风、腰腿酸痛等。所用药物有乳香、肉桂、川乌、血竭、京墨各为末等分,醋适量,先以文火煎透,然后盛入器皿内多次蒸炖,用时拌入少许麝香。
-
隐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隐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隐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股内侧、小腿内侧感觉异常的诊断与治疗。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患肢外旋。2.穿刺点体表定位大腿内侧中、下1/3处,确定股内侧肌与缝匠肌之间隙,于此处用指端深压可出现向小腿放射的异感,即为穿刺点。3.常规皮肤消毒后,术者戴无菌手套。
-
芒针疗法
治疗方法·芒针疗法:芒针疗法(elongatedneedletherapy)是用针身细长,形如麦芒的针具(芒针)深刺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2个主要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环跳,腰痛取带脉等。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
-
盆腔出口坐骨神经阻滞术
名称:盆腔出口坐骨神经阻滞术适应证:盆腔出口坐骨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间歇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禁忌证:1.注射(穿刺)局部皮肤感染或炎性病灶。3.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为相对禁忌证。2.一旦出现向下肢放射性异感,应即刻停止进针,且应少许退针后再注药,以防刺激神经引发水肿变性。
-
待气
待气为针刺术语。等待针下得气,因称。与候气同义。《天元太乙歌》:“气至如摆独龙尾,未至停针宜待气。”
-
候气
概述:候气:1.针刺术语;3.诊候脉气病候。指当针下不得气时,医者采取留针或间歇运针以待气至的方法。《针经指南·标幽赋》:“次察应至之气…如仍不得气,可予手法刺激,如提插、捻转,或改变针刺方向等以使得气。《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可刺之。”
-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
名称:前路(Meier法)坐骨神经阻滞术适应证:前路(Meier法)坐骨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位,下肢平伸。方法:1.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术者左手示指沿股直肌与缝匠肌之间隙下压,将股动脉、静脉和神经血管束推向内侧。3.经股直肌与缝匠肌间隙缓慢进针6~
-
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背区及足趾相邻侧面疼痛。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侧卧,患肢在上,屈膝,踝关节功能位。方法:1.常规消毒皮肤,用7号注射针垂直皮肤刺入。2.继续进针1~3cm,可诱发出足背部异感即停针。7ml,无菌处理穿刺点。3.注药前认真回吸避免药物误入血管。
-
度
概述:度:1.针刺手法中完成一个周程;2.层次的意思;3.度量、测量。如烧山火手法,在天、人、地三部各行重插轻提9次以后,一次提至天部,即称一度。如《循经考穴编》:刺肩井“须三度停针到穴,方无晕针之患”。《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
平针法
平针法为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达到得气后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卷五针法歌:“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浅)部,停针再至人(中);次提针向病(病痛部),针退天地人(即深浅中三部)。”本法适应于不虚不实和虚实难分的疾病。近人亦有称为平补平泻法或调和法。
-
芒针
针身细长有如麦芒,故名。现用芒针仿古代长针,用不锈钢制造,形与毫针相似,但针体较长,一般都在6寸以上,专用于深刺透刺。临床操作时,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即应停针。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