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气肿满
脚气病见胫肿腹满,甚至遍身肿满者。《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肿满者,由风毒气搏于肾经。肾主于水,今为邪所搏,则经络壅涩,不能宣通水液。”“致水气壅溢腑脏,浸渍皮肤,故令肿满也。”证见足胫肿胀,腹满,甚则遍身肿满,喘促烦闷,小便不利等。治宜祛风逐湿,宣通壅滞,用风引大豆汤、汉防己散等方。
-
杉材
拼音名:ShānCái别名:杉材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杉木的心材及树枝。雄球花圆锥状,簇生枝顶;2.《本草汇纂》:“久服及过服令人泄泻。”(《本草经疏》)2.倪朱谟:“(杉木)味辛温直达,开发升窜之性,若毒疮,若脚气,若胀满,若奔豚,四者皆属五气壅逆,不升不降之故。
-
沉香大腹散
处方:沉香1两,槟榔1两,乌药1两,桑白皮(炒)1两,木通1两,茴香1两,甘草1两,紫苏子1两,陈皮1两,白茯苓1两,荆芥穗1两,紫苏叶1两,枣儿槟榔1两,枳壳(炒)半两。功能主治:湿气停滞经络,致脚气肿满,沉重疼痛,筋脉不利。每服5钱,水1盏,加生姜5片,萝卜5片,煎7分,食前温服,1日2次;
-
赤苓汤
《竹林女科》卷二:赤苓汤:处方:厚朴(姜制)8分,陈皮(去白)8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炙甘草5分,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半。摘录:《竹林女科》卷二《金匮翼》卷六:组成:赤茯苓、防己、桑白皮、陈皮1两半,旋覆5钱,杏仁、麻黄(去根节)、白术、紫苏1两。用法用量:水煮黑豆汁1钟半,煎药5钱,生姜半分服。
-
沉香大腹皮散
处方:连皮大腹子如克沉香(锉)槟榔(锉)桑白皮(锉,微炒)乌药(锉)荆芥穗陈皮(洗,去瓤,焙干)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锉)紫苏子(微炒)紫苏叶甘草(炒)各30克干木瓜75克(去瓤)枳壳(麸炒,去瓤)45克制法:上药十五味,研为粗末。功能主治:主湿气郁滞经络,脚气肿满,沉重疼痛,经脉不利。
-
足踏丸
处方:乌头3两(去皮脐,生,捣末),樟脑2两(细研)。功能主治:脚气肿满,痛连骨髓。用法用量:炉子法:掘地炉子一个,阔一尺,深二尺三寸,扫拭令净,置新砖半头,在炉子中心,用细茎炭十斤,烧令通赤,候炭消及一半为度,取去炭,用酽醋一升洒之,仍用酽醋四升,同白马通八斤,和成泥,固济地炉子四围俱遍即成。
-
禹功丸
《续名家方选》:方名:禹功丸组成:商陆4钱,芒消3钱,芫花3钱,吴茱萸3钱,甘遂2钱。主治:一切水肿,及脚气肿满者。用法用量:每晚数10丸,饮送下。制备方法:上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橘皮防已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防己桑根白皮(锉)各60克吴茱萸(汤洗,焙干,炒)槟榔(锉)各30克大腹并子(锉)7枚生姜(锉,炒)90克甘草(炙,锉)15克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脚气肿满、上气。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3茎(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湿毒脚气
湿毒脚气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二。为湿脚气证型之一。以脚气肿满,小便不利为主证。参见湿脚气条。
-
二豆汤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二豆汤:处方:黑豆5升,赤小豆3升,吴茱萸1升,盐3大合。摘录: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医疗保健汤茶谱》之二豆汤:二豆汤以豆腐、淡豆豉等为主要原料,具有祛寒发汗的功效,对暑湿型流行性感冒有效。
-
苍耳汤
《普济方》卷六十六引《肘后方》:苍耳汤:处方:苍耳子1合(根亦佳)。功能主治:牙齿疼。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六引《肘后方》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组成:苍耳子半斤(捣,研),赤小豆半升,盐1两。主治:脚气肿满。用法用量:以水3斗同煮,以豆烂为度,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淋蘸。
-
生地黄酒
《普济方》卷二四四:组成:生地黄(干)1斤,杉木节5两,牛蒡子1斤(去皮),丹参2两,牛膝5两(去苗),大麻仁半斤,防风3两(去叉),独活3两,地骨皮3两。主治:脚气肿满,烦疼少力。用法用量: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6-7日,每于食前随性饮之。制备方法:上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