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针
官针指大家公认的针具和操作方法。张介宾:“官,法也,公也。制有法而公于人,故日官针。”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
-
官
②官职,职位。《灵枢·通天》:“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宜。”《灵枢·五色》:“五官之辨奈何?”④法定的,公认的。《灵枢·官针》:“知官九针,刺道毕矣。”张介宾:“官,任也。”
-
太刺
太刺为刺法名。出《针灸甲乙经》注。大泻刺为九刺法的一种。指利用铍针切开脓疡,排出脓血。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写”通“泻”,排泄之意。
-
九针
2.针灸书名。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针刺补泻:全身疾病补泻原则:《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经络补泻原则:《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大泻刺
大泻刺为古刺法名,九刺之一。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以其切开痈肿,畅泻脓血,故名大泻刺。六曰大泻刺,大泻刺(《针灸甲乙经》注:一作太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写”通“泻”,排泄之意。《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
-
三刺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后世徐凤据此提出天、人、地三才的分层刺法,并结合提插的紧慢手法创立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补泻手法。齐刺·三刺:三刺即齐刺,为十二刺之一,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旁各下一针,是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
-
远道选穴法
远道选穴法针灸取穴法之一。又称远取法。《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原指六腑部选取下肢部的合穴,后多泛指头身、脏腑病症取用四肢穴,以及左右交叉取穴,上下交叉取穴等。
-
远道刺
为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从广义来看,凡头面、躯干、脏腑的病症取用四肢穴都可称远道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近代所称“远道取穴法”盖源于此。
-
扬刺
概述:扬刺为古刺法。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操作方法: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说明:《黄帝内经太素》“扬刺”作“阳刺”,与阴刺对举。治疗痹证寒邪稽留范围较大。
-
逐
逐驱逐,攻除。《灵枢·官针》:“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
-
直针刺
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操作方法:持捏起穴位处皮肤,将针沿皮下刺之。用夹持押手,将患处皮肤提起,然后将针沿皮刺入,针可直入无避。直针刺的用途:直针刺法进针较浅,适应于治疗浅表络脉等部位的病症。治疗寒邪痹症稽留于肌表。
-
十二节
《灵枢·邪客》:“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又称十二节刺。即:偶刺(前后配刺)、报刺(刺而再刺)、恢刺(多向刺)、齐刺(三针同刺)、扬刺(五针同刺)、直针刺(沿皮刺)、输刺(提插深刺)、短刺(近骨刺)、浮刺(肌肉斜刺)、傍针刺(正刺傍刺两针同用)、阴刺(左右配刺)、赞刺(散针出血)。
-
七星针
七星针形如小锤,头上装有7枚小针,用以叩击浅刺皮肤。现在之滚刺筒,亦属此类。皮肤针外形似小锤状,针柄有硬柄和软柄两种规格。皮肤针(图出《中国针灸学词典》)皮肤针法是古代的“半刺”、“扬刺”、“毛刺”等刺法发展而来,《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
-
偶刺
概述:偶刺为古刺法。十二节刺法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指治疗心气闭塞,如心胸痛一类疾病的针刺方法。后世所称的前后配穴法即源于此。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背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
-
经刺
概述:经刺为《内经》刺法名。本法与缪刺法相似,均于病痛对侧取穴,交叉刺大经者称巨刺,刺络出血者称缪刺。《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黄帝内经灵枢·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日经刺。”经刺指某经有病即选用本经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
恢刺
十二刺之一。又称多向刺或放射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先从傍刺入,得气后令患者作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向,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治疗筋肉挛急之痹痛,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傍侧,提起针改换方向,或前或后地提插运针,以舒缓筋急的症状,使恢廓通畅。
-
合刺
概述:合谷刺为古刺法名,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肋痹,此脾之应也。”《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操作方法:于肌肉丰厚处进针,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分叉。本法刺于分肉之间,脾主肌肉,故能应合脾气,临床用于痹证。
-
关刺
为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指在患处两端尽筋上,即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而避免出血的刺法。因肝主筋,故本法应肝而用于治疗与肝有关的筋痹等疾患。操作方法:多在关节附近肌腱针刺。注意针刺较深,不宜伤脉出血。
-
浮痹
浮痹病证名。指风寒湿邪侵害肌肤浅表部位的痹证。《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
发针
出针·发针:发针为针刺手法名。《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浅刺而疾发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瘠,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意指针刺深度较浅而很快出针。《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
-
焠针
焠针即火针。《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焠字原意是火入水,焯刺当指烧针后刺。即将针烧红,迅入速出的针刺方法,以治疗痹症。《类经》张介宾注:“谓烧针而刺也,即后世火针之属。”
-
焠刺
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焠字原意是火入水,焯刺当指烧针后刺。即将针烧红,迅入速出的针刺方法,以治疗痹症。《类经》张介宾注:“谓烧针而刺也,即后世火针之属。”燔针似后来所称的温针,焠针即火针。多用治风寒湿痹。
-
痹气
出《灵枢·官针》。泛指气血痹阻所致的病证。《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圣济总录·痹气》:“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能运,阳虚而阴自胜也,血凝泣而脉不通,故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内经》主张用针灸治疗,世用温补鹿茸丸、补益黄芪丸等方治疗。
-
五刺五应针方
五刺五应针方指应合五脏、五体(皮、肉、脉、筋、骨)的五种针刺方法。见吴崑《针方六集·尊经集》“浅纳而疾发针,无及肌肉。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肝之应也;此法出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的五刺法,浅刺取“皮气”的方法称为半刺,为肺之应;深刺至骨的称为输刺,为肾之应。
-
豹文刺
概述:豹文刺为古刺法名,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豹文刺本法与九刺中的络刺、十二刺中的赞刺,都是指刺络出血法。用三棱针散刺络脉出血,以刺到血脉为目的。豹文刺的临床应用:心主血脉,故本法与心气相应,能治红肿热痛等症。
-
半刺
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是指浅刺及皮,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本法与九刺中的毛刺相似。半刺的临床应用:半刺的主要作用为宣泄浅表部邪气,适用于风寒束表、发热咳嗽喘息等与肺脏有关疾病及某些皮肤病,近代用皮肤针刺小儿时多用此法。
-
半剌
半剌为古刺法名。《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纳)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是五刺之一。为浅刺皮肤、快速出针的刺法,与九刺中的毛刺相仿。近代应用的皮肤针即由此发展而来。以“刺浮痹于皮肤”,这是一种浅刺皮肤的方法,用来治疗皮肤麻木不仁等病症。
-
多向刺
多向刺即恢刺。十二刺之一。又称多向刺或放射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治疗筋肉挛急之痹痛,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傍侧,提起针改换方向,或前或后地提插运针,以舒缓筋急的症状,因使恢廓通畅,故名恢刺。
-
尽筋
尽筋为人体部位名。指筋肉的尽端,约当关节或其上下部。《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
-
阳剌
阳剌即“扬刺”,《黄帝内经太素》作阳刺,与“阴刺”对举。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指正中刺一针,旁边刺四针而浅,可治疗寒气稽留面积广大而浅的病症。近代所用的梅花针,即衍生于这种多针浅刺法。
-
鸡足取之
鸡足取之为针刺手法术语。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肋痹,此脾之应也。”指针刺四肢分肉之间后,退回浅部,又分别向两旁斜刺。如鸡爪状,又名鸡足刺。指出这是一种扩大刺激面的方法。
-
鸡足法
鸡足法为针刺手法名。见《儒门事亲》。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肋痹,此脾之应也。”指针刺四肢分肉之间后,退回浅部,又分别向两旁斜刺。如鸡爪状,又名鸡足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指出这是一种扩大刺激面的方法。
-
拔针
拔针为针刺手法名。即出针。见《黄帝内经灵枢·官针》。
-
府输
概述:府输:1.六腑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各穴;《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府输七十二穴。”六腑的下合穴·府输:府输指六腑的下合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
-
放射刺
放射刺即恢刺。恢剌为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称多向刺或放射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治疗筋肉挛急之痹痛,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傍侧,提起针改换方向,或前或后地提插运针,以舒缓筋急的症状,因使恢廓通畅,故名恢刺。
-
矩刺
矩刺即巨刺。“矩”,通“巨”。《礼记·大学》郑注:“矩或为巨。”本法以左痛刺右,右痛刺左,此其“矩”也。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指肌体一侧有病,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本法与缪刺法相似,均于病痛对侧取穴,交叉刺大经者称巨刺,刺络出血者称缪刺。
-
复刺
复刺为刺法术语。指出针后重复再刺,重复刺激,因称。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指对游走性的病痛,可当其痛处下针,进针后不可立即拔针,再用左手随着疼痛的所在按其痛处,然后将针拔出,重刺另一处。
-
脉浅者勿刺
脉浅者勿刺为针刺治疗术语。意谓浅表经脉,不要急刺,应先按绝经脉气血,使之不得流通,然后再行针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
恢剌
恢剌为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称多向刺或放射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治疗筋肉挛急之痹痛,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傍侧,提起针改换方向,或前或后地提插运针,以舒缓筋急的症状,因使恢廓通畅,故名恢刺。
-
绝皮
绝皮指皮、肉相交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
集合刺
集合刺即齐刺。齐刺为古刺法名,为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指直刺一针,傍入二针,以治疗寒气稽留部位较小而较深的痹症。
-
道刺
道刺即远道刺。出《针灸甲乙经》。为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府腧,原指六腑在足三阳经上的下合穴,主治六腑病。从广义来看,凡头面、躯干、脏腑的病症取用四肢穴都可称远道刺。
-
缪刺
是一种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缪刺是交叉取穴泻络,与巨刺的交叉取穴刺经不同。《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本法与缪刺法相似,均于病痛对侧取穴,交叉刺大经者称巨刺,刺络出血者称缪刺。
-
大小
概述:大与小相对,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等方面或超过、或不足于相比的对象,故在中医文献中常以大、小组成对偶词句的结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病小针大,气泻大甚,病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多为败。”
-
阴刺
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这是左右配穴的针刺法,如取足内踝后足少阴经的原穴太溪(左右均取),以治寒厥。因其刺阴经之穴而治阴寒之病,故名阴刺。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
脏腧
脏腧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脏腑背俞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腧也。”脏腧亦作“脏输”。指五脏六腑在背部的俞穴。
-
齐刺
为十二刺之一。又称三刺、集合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种刺法与恢刺相反,恢刺为一穴多刺或多向刺;操作方法:直刺一针,傍入二针。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旁各下一针,三针齐下。
-
毛刺
毛刺为古刺法名,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以“刺浮痹于皮肤”,这是一种浅刺皮肤的方法,用来治疗皮肤麻木不仁等病症。因其刺激仅及皮肤,故名。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有七星针(七枚)、梅花针(五枚)和丛针(针数不限)等。皮肤针(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
鸡足针法
鸡足针法为刺法名。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即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形若鸡爪的针刺方法。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肋痹,此脾之应也。”指针刺四肢分肉之间后,退回浅部,又分别向两旁斜刺。指出这是一种扩大刺激面的方法。
-
合谷刺
概述:合谷刺为古刺法名,五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肋痹,此脾之应也。”《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操作方法:于肌肉丰厚处进针,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分叉。本法刺于分肉之间,脾主肌肉,故能应合脾气,临床用于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