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运六气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
刘守真
简介:刘守真即刘完素。鉴于当时在北方地区流行热性病,刘完素分析研究了《黄帝内经素问》病机十九条,强调火热致病的理论,反对套用古方,而是根据北方人的体质和热性病流行的特点,善用寒凉药,收到较好效果,对后世治疗温热病很有启发。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
-
刘完素
河间(今河北河间)人,故又称刘河间。鉴于当时在北方地区流行热性病,刘完素分析研究了《黄帝内经素问》病机十九条,强调火热致病的理论,反对套用古方,而是根据北方人的体质和热性病流行的特点,善用寒凉药,收到较好效果,对后世治疗温热病很有启发。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
-
阳明
概述:阳明:1.经脉名称之一;与太阴经互为表里。《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两阳合明。”阳气最盛·阳明:阳明是指阴阳学说中指阳气最盛,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阳气最盛。《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
三虚
概述:三虚:1.人的五脏虚、天气虚及感受虚邪更伤正气;辨证的三类虚证·三虚:三虚指辨证的三类虚证。五运六气所指的年、月、时俱虚的气运·三虚:三虚为运气术语,指年、月、时俱五运六气所指的年、月、时俱虚的气运。《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
三实
概述:三实:1.辨证的三类实证;2.五运六气所指的年、月、时俱盛的气运。《难经·四十八难》:“人有三虚三实。”发病急剧,病由外入,卒然不能说话为病实;病变局部坚牢拘急、疼痛拒按而不痒为症实。《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愿闻三实…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
罗遗编
《罗遗编》为书名。清·陈廷铨撰。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本书上、中卷论述经络、腧穴;下卷以症示穴,并有操作说明。卷上论述经络及要穴、针灸禁忌等;卷中为各经俞穴部位及五脏用药;卷下为内外各科疾病的针灸穴位处方。兼论五运六气。内容多辑自有关专著,虽然间附按语,但却无甚发挥。
-
一周
《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即地之五运,需要五年循环一周,这是以五年为一周。《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以日行于阳为例:从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睛明穴开始,环周于六阳经而终于肾经,复合于睛明,称为一周。
-
运气
五运六气的合称·运气:运气指五运六气。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气;六气指风、寒、热、湿、火、燥六种气候的流转。其演绎方法是据甲、乙、丙、本、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定气。主要研究一年四时气候因素之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之影响。
-
医学举要
《医学举要》综合性医书,四卷。又名《注礼堂医学举要》。清·戴绪安辑于1886年。卷一脉学;卷二为五运六气,卷三汤头歌;卷四校补药性。其中以脉学叙述较详。唯运气病之推算,不免有些机械。现存光绪刻本。
-
杨康侯
杨康侯宋代医家,字子建,青神(今属四川)人。尝以前代除王冰一人而外,于五运六气之道通之者极少,为彰其理,著《杨子护命方》、《通神论》等书以阐发之,均未传世。另撰《十产论》,对妇女之横产、倒产、坐产、碍产诸证,均有论述。尚有《杨子建七说》,早佚,其佚文于《产育宝庆集》中尚可见到。
-
中西医粹
《中西医粹》为丛书名。清·罗定昌撰。其中《脏腑图说》、《脏腑各图》,系以脏腑配合八卦、干支、太极图及五运六气等立论,多语涉玄虚。惟其所附王清任《医林改错》与英人合信氏《全体新论》中的内脏图说较切实际。《症治要言》分论十二经脉的主病证治。《医案类录》为作者的若干医案与医论。现存多种清末石印本。
-
泰定养生论
《泰定养生论》养生著作。元·王中阳撰。撰年不详。书名取义于《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同书《养生主》篇。书中以道家养生观点阐述人生由父母媾精,至孕育、婴幼、童壮、衰老诸阶段的生理调摄、疾病治疗,以及五运六气、病因、诊断等内容,并附载了一些验方。
-
嵩崖尊生全书
《嵩崖尊生全书》综合性医书。卷一气机部,阐述五运六气;卷二诊视部,分析脉法;卷四论治部,从脏腑虚实的角度,结合时令、药性诸方面阐述用药法则和服药方法;卷五病机部,分析病机九十余条;卷六-十三按人体生理上、中、下部和周身部,分述多种疾病证治;全书论述广泛,资料丰富,结合临床比较密切,记述治疗方剂颇多。
-
内经教学参考资料
《内经教学参考资料》为注释医经类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系以该院的教材《内经辑要》一书为骨架所补充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书中分别介绍《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五运六气等内容。分章节并予分段讲解。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医疗气象学
医疗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门科学。医疗气象学的起源和发展:医疗气象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医学早在二干多年前就研究了天气与健康的关系,提出了五运六气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在养生学说和病因学说中涉及大量的气象因素。医疗气象学的现代研究有助于中医学这些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
景日昣
景日昣(zhēn)清初医家。字东阳(一作冬阳),号嵩崖。河南登丰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少习儒,因母病亦精研岐黄,并以医易同源,亦参易理。撰有《嵩崖(一作厓)尊生书》十五卷(1696年)。为综合性医书,述五运六气、脉法药性、及用药法则,分析病因病机、临床各科证治等,附有方剂。
-
天元玉策
《天元玉策》即《天元玉册》。《天元玉册》为运气学专著。一作《天元玉策》(见《郡斋读书后志》)。30卷。唐·王冰撰。《古今医统大全》称此书:“元诰《内经》之意,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已佚。
-
内经运气病释
《内经运气病释》为运气著作,9卷。作者鉴于《内经》自《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皆言五运六气、天时民病同异生化之原、反正逆从之理,凡在天人气交之病非此不能知。更以宋·陈无择“三因十六方”及缪问芳“十六方解”附于后。全书释《六节脏象论》6条;释《气交变大论》58条;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19条。
-
天元纪大论篇
《天元纪大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论述五运六气的一般规律,从太过、不及、平气的岁气变化,说明运气对宇宙万物的影响,因其用天干以纪地气,地支以纪天气。古人认为,天地运气是宇宙间万物的本元,此文专篇纪而论之,故名。
-
元和纪用经
《元和纪用经》为运气著作,1卷,唐·王冰(启玄子)撰于公元762年。故其中章九法,论五味服饵。其方如上丹、中丹、小丹、八味丸、温平补益十精丸、六气经纬丸、汤酒散等。药分三品,方有大小,君臣佐使,以调阴阳,必当熟谙六气五运,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故下章列今古效验最胜之八十一法以治百病。
-
类经图翼
概述:《类经图翼》为书名。2卷为“运气”,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共80余篇,阐释《内经》运气学说最为详彻;11卷为“针灸”,系统论说穴位、主治、操作等,首论经络俞穴,次载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现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并附刊张介宾《类经附翼》四卷。2卷主要介绍“易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
医宗会要
《医宗会要》综合性医书。清·湛德芬辑。刊于1864年。作者根据自身的理解,摘取历代医书的重要内容,分类编纂而成此帙。卷一人身总论,讲述人体生理、脏腑、经络、病因、五运六气;卷二-五分述外因病症、内因病症、内科杂症、妇科、五官科及儿科疾病证治和脉法;卷八本草。选辑资料冗杂,又有归类欠妥或前后雷同者。
-
燥气
燥气①运气术语。指五运六气中的阳明燥金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②病因名。指六淫之一。即“燥”。
-
天元玉册
《天元玉册》为运气学专著。一作《天元玉策》(见《郡斋读书后志》)。三十卷。唐·王冰撰。《古今医统》称此书“元诰《内经》之意,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已佚。
-
脉要图注
《脉要图注》脉学著作。清·贺升平辑,刊于1783年。卷一以脉学总论内容为主,兼谈各科脉法及五运六气;卷二介绍28脉,奇经八脉及灸法等;卷三列述骨度名位、十二经脉、十六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卷四专论形身、脏腑、营卫、颜色、声音、五行等诊法。内容比较丰富,插图颇多。
-
本草崇原
《本草崇原》为药物学著作。清·张志聪撰,高世栻辑。刊于1767年。本书主要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注释《神农本草经》。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先录《本经》(或其他古籍)原文,加以注释。间附高氏的某些注文。现有《医林指月》本。及其他两种清刻本。
-
六之气
六之气为五运六气术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终之气即主气之第六气。为太阳寒水之气,主冬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小雪至大寒,其中包括大雪、冬至、小寒三个节气。
-
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内环境与外环境既联系又区别,在交互作用中影响人的健康与疾病。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天人相应学说、正邪学说、五行学说,以及19世纪以来发展的内稳态学说、应激学说等,都从环境的角度对生理、病理作了重要研究和说明。
-
丁瓒
明代官吏丁瓒:丁瓒为明代官吏,兼通医学。在当官时,见当地医生多不习《黄帝内经素问》,遂以滑寿的《素问钞》一书为基础,参考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注本,编纂成《素问钞补正》一书,并将五运六气主客图和滑寿的《诊家枢要》一书附于书后。
-
周期
①周期指在化学中指周期表内元素的水平序列。目前,医学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如细胞分裂周期、排卵周期、情绪等心理活动周期等,是人体生命节律的重要内容。中医在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理论中都已有论述,目前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研究中重新受到重视。
-
太阳活动周期
太阳活动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以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为其主要表征。太阳活动强时可放射出高通量的电离辐射,尤其是太阳耀斑出现时,发射出大量的紫外线和带电粒子,可影响短波通讯及地球的气候、生命活动、人类健康。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包含着的12年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
增图编纂针灸医案
《增图编纂针灸医案》为书名。姚寅生撰。刊于1930年。书中主要论述了原针、五行生克干支所属、五运六气、五脏所主、考正穴法,及66种疾病针灸治疗案例。现有民国间石印本。
-
马印麟
马印麟(1646~约1735)为清代医家,字长公,古青(今山东益都)人。三世业医,尤精儿科。因见小儿脐风夭折者甚众,遂辑《保婴秘诀》(1696)。倡断脐不以剪刀,隔单衣咬断,或施以艾灸、桑柴火灸,以防脐风。又撰《五运六气瘟疫发源》(1725)、《预防痘疹论》(1734)等。门人穆天德传其学。
-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为运气著作,1卷。薛氏认为,研究运气学说,重要在于参天地阴阳之理,五行衰旺之机;指出治病不知五运六气,则如涉海问津。此书首论五运主年,次论六气司天,附南政北政。虽名详解,实揭其要,仅将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诸年之司天在泉、六气所主之天时民病分别予以阐论。
-
气交变大论篇
《气交变大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论述了天地阴阳和五运六气的消长胜负关系,以及由于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天地万物之间的灾害情况,古人认为可从五运的德、化、政、令的正常功能和它的太过不及的反常变化,结合星辰的出现,说明这种环境对人和万物生长所发生的影响。
-
本病论篇
《本病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篇名。本篇讨论了五运六气上下升降、迁正退位的变化,古人从这些变化中,推论疫病流行的规律,并认为疫病流行的关键,决定于人气、天气、神气等条件。这个理论是重申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精神。本,即根本,正气的盛衰,是决定发病的根本,故名。
-
黄帝内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
-
赵佶
赵佶(1082-1135年)宋代皇帝。于医学颇为关注,曾撰《圣济经》十卷。以理学思想论述医学理论,兼及五运六气。政和八年(1118年)作为医学校教本颁行。曾下诏校正《证类本草》、编撰《圣济总录》等。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运气著作。宋·刘温舒撰于1099年。本书专门论述五运六气及其在医学应用共30篇。本书原文采自《素问》七篇大论,比较费解,曾有日人冈本为竹的注释本,将原书逐段逐句地作了说明,分为七卷,名《运气论身奥谚解》。后者195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承为奋的中译本。
-
伤寒论浅注
《伤寒论浅注》为伤寒著作。清·陈念祖撰。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但删去了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赞扬二张的标本中气说,认为二张“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脉学著作。元·李杲撰(旧题元·朱震亨撰,系后人所误)。本书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论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并附图表说明。今所通行为明·吴勉学校刻本(见《医统正脉全书》六十一卷)。
-
司气
司气为运气术语。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等。司,主司;气,五运之气或三阴三阳六气。司气,主司岁运的五运六气。
-
首甲
首甲运气术语。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每周期以甲子年为起始年。《素问·五运行大论》:“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王冰注:“首甲,谓六甲之初,则甲子年也。”张景岳注:“首甲定运,谓六十年以甲子为始,而定其运也。”
-
刘温舒
刘温舒(11世纪)为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等职,根据五运六气学说,与医学理论相揉合,撰《素问论奥》、《运气全书》、《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等书。另有《素问遗篇》,均有刊本行世。
-
李廷昰
李廷昰明清间医家(?其父李中立,亦谙医术,叔李中梓,为当时名家。李氏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等有交往,晚年与文人朱彝尊交善,并得其赠书多达数千卷,学问大增。曾校订贾所学《药品化义》,认为该书实“一世之指南”。有医著多种:《脉诀汇辨》十卷、《五运六气医案》一卷,《医学口诀》、《痘疹全书》等。
-
君
君①国君。《素问·疏五过论》:“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②指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③五运六气学说中指少阴君火。《素问·六微旨大论》:“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素问·脉要精微论》:“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
葛应雷
葛应雷元代医家。时中州(今河南一带)名医浙江提刑李判官自诊治父疾,复商于应雷,为应雷之精论所惊,乃与之讨论刘守真、张洁古之学,或云刘张之学自此而行于江南。著有《医学会同》二十卷,惟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以定五脏六腑之虚实。尚撰有《经络十二论》,已佚。弟葛应泽、子葛可久亦有医名。
-
层次序列
层次序列指系统的结构层次按一定内容或方向呈现的有序性排列。现代科学和哲学把整个物质世界理解为一个庞大的层次序列:总星系一星系团—银河系—太阳—地球—生物圈—社会—人—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层次序列是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现实世界的层次序列具有普遍性;
-
葛天民
葛天民清初医家。江都(今属江苏)人。精易学,通岐黄术,读书万卷,以探求天地阴阳之变化,五运六气之循环,人身之脏腑、经络、形色、脉息,调治之理等,撰成《医易》二十卷,《内经类疏》(附《难经》、《金匮要略杂病》)四十卷、《伤寒集注》十卷、《针灸图》四卷、《本草提要》四卷,但未见传世。卒年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