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从
从证候而治者为从即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医门法律》:“逆从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指标本的不同治法。《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④解剖结构名。指人体皮肤浮络的反、正走向分布。
-
从取
从取为针刺治法。《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而病在本,求之于标,或病在标,求之于本,则为逆取。这里的标本逆从的精神,是强调针刺治疗之先后、服从于病情之缓急而言。与治则中之“从治”、“逆治”,强调现象与本质之关系,含义不同。
-
方盛衰论篇
《方盛衰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方,比较的意思;本篇主要讨论阴阳盛衰逆从的道理,并从年龄、季节等方面来说明人身阴阳逆从的变化。方中还认为产生各种梦境是由于五脏虚实的变化而致阴虚阳亢的现象。同时又论述了五诊十度对正确诊断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太阴阳明论篇
《太阴阳明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从生理、病理方面,对太阴、阳明两经的表里关系进行了讨论,故名。文中反复论述脾胃相互为用的关系,说明它是孤脏而灌溉四旁的道理。脾胃虽属表里关系,但因脾胃在阴阳、虚实、逆从、内外等各种条件上的不同,故发病时虽属同一诱因而其病变则不一样。
-
内经运气病释
《内经运气病释》为运气著作,9卷。作者鉴于《内经》自《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皆言五运六气、天时民病同异生化之原、反正逆从之理,凡在天人气交之病非此不能知。更以宋·陈无择“三因十六方”及缪问芳“十六方解”附于后。全书释《六节脏象论》6条;释《气交变大论》58条;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19条。
-
升
概述:升:1.气机运动形式之一;参见升降出入:升降出入为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如脾的清阳上升,胃的浊阴下降,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其他如肺失肃降、肾不纳气、气虚下陷、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亦与升降失常的病机有密切关系。如升陷汤、补中益气汤等。
-
风瘙
风瘙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瘙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风热者,内服消风散;日久反复发作气血虚弱者,服当归饮子加减。外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
-
风瘾疹
风瘾疹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瘙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风热者,内服消风散;风寒者内服荆防败毒散;日久反复发作气血虚弱者,服当归饮子加减。外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
-
风瘙隐疹
风瘙隐疹为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瘙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风热者,内服消风散;外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
-
风湿化热证
风湿化热证为证候名。参见热痹:热痹又称脉痹。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证。《证治准绳·痹》:“热痹者,藏府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 痹熻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
-
四失
四失指医生治病四种过失。如下:1.临症诊治不懂阴阳逆从的道理而盲目施治。3.不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嗜好、居住环境和职业,不注意形体的肥瘦、寒温,不区别性情的勇怯,不懂得用比类异同的方法进行分析。4.诊断疾病只凭脉诊,不进行四诊合参,主观片面。(《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
-
四时刺逆从论篇
《四时刺逆从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经有余和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病变。指出经气在四时中所主的部位,如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并说明其原因,提出四时针刺的部位,以及因逆四时经气而针刺所引起的病变。因其以逆从的关系来说理,故名。
-
脉痹
概述:脉痹:1.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所致的痹症;本病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等疾患。《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治宜茯神汤、赤茯苓汤、秦艽汤、紫石英散、犀角散、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方。
-
心风疝
即心疝之因风热邪盛而发者。不足病心痹;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黄帝内经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阳明滑为心风疝,太阳滑为肾风疝,少阴滑为肝风疝。
-
隐疹
隐疹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该病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症见患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烈瘙痒,时隐时现。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外可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患处,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
-
隐轸
隐轸病证名。即隐疹、隐胗、时隐时现之斑丘状皮疹。轸与“疹”、“胗”通。《素问·四时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
-
阴痹
指发于阴分的痹症,如骨痹之类。《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指阴邪所致的痹证,如寒痹之类。病因病机:感受阴寒之邪所致。《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厥阴有余病阴痹。”王冰生:“阴,谓寒也。
-
上脱
上脱为病证名,脱证之一。脱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证候。《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临证指南医案·脱》徐灵胎评语:“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
-
怒
系七情之一。表情因素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
逆取
逆取为临床取穴法之一。即在本治标,在标治本的远取法。《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凡刺之方,必别阴阳,逆从得施,标本相移。逆取为指一种治法。即反佐法。《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王冰注:“反佐取之,是为逆取。寒病治以寒,热病治以热,是为逆取。”
-
络俞
络俞指浮络之穴。常用以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林忆新校正:“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夏气在孙络’。《类经》张介宾注:“络俞,谓诸经浮络之穴,以夏气在孙络也。”
-
乱气
乱气病证名。①气机紊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互相干扰。《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命曰乱气。”②气血逆乱。《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逆四时而生乱气。”
-
筋痹
概述:筋痹:1.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肝痹亦可由肺痹传变而来。治疗:可用薏仁汤,人参散,萆薢丸,补肝汤,泻青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又名行痹。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
-
肝风疝
肝风疝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肝风疝,外感之邪也。”《类经》卷十七:“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在筋也。”详风疝条。
-
风疝
概述:风疝为古病名,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儒门事亲》卷二:“《黄帝内经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阳明滑为心风疝,太阳滑为肾风疝,少阴滑为肝风疝。选用蜘蛛散、导气汤、酒煮当归丸、济生橘核丸、三层茴香丸。或二陈汤加香附、厚朴、青皮、青木香、苍术、干姜等。
-
肺风疝
肺风疝病名。因风热邪而起之肺疝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滑者病肺风疝。”参见肺风、肺疝条。
-
从
临床上的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均属反治法。例如病人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热服。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脘满腹胀,命门火衰所致的尿闭症,气虚血枯、冲任亏损所致的月经不通等,应分别采用补脾、固肾、养血等方法治疗。
-
辟除
辟除犹言祛除。《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
大痹
大痹为病证名,泛指邪在筋骨或五脏较重的痹证。《黄帝内经灵枢·厥病》:“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张志聪注:“大痹者,风寒客于筋骨而为恶也。”又:“大痹者,脏气虚而邪痹于五脏也。”
-
韭汁生地饮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郁金1钱,降香1钱。功能主治:经逆从口鼻出。用法用量:加韭菜捣汁半酒杯,童便少许冲药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
刺五脏死候
刺五脏死候指针刺误伤五脏的后果。《黄帝内经素问·四时逆从论》:“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
-
尿血·下焦湿热证
定义:尿血·下焦湿热证(hematuriawithsyndromeofdamp-heatinlowerjiao)是指湿热下注,迫血妄行,以小便淋漓灼痛,尿中见血,大便腥臭稀溏,小腹胀痛,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尿血证候。又名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溲血(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证之一。
-
升降失常
泛指阳明气血升降顺逆的失调或上下生理平衡的改变。如脾的清阳上升,胃的浊阴下降,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其他如肺失肃降、肾不纳气、气虚下陷、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亦与升降失常的病机有密切关系。
-
善恐
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多由脏气伤损所致,尤以肾伤、心神浮越为常见。《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银箔、琥珀、犀角、龙齿等。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对肾伤而善恐者,以补精髓为大法用六味地黄加枸杞子、远志;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参见恐伤条。
-
热痹
热痹又称脉痹。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本病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等疾患。热痹的病因病机: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并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口渴。热痹的治疗:治以清热祛邪,宣痹止痛,宜白虎加桂枝汤、升麻汤。
-
脾风疝
脾风疝古病名。《素问·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疒颓)肿重坠之属,脾在湿也。”参见风疝、脾脏中风条。
-
脉逆四时
脉逆四时为脉学术语。即脉象与四时季节应现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象相逆反。《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
-
狐疝风
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俗称小肠气。狐疝风的病因病机:狐疝风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寒气下注,入于 中,名曰狐疝,亦属 病。”可选用蜘蛛散、导气汤、酒煮当归丸、济生橘核丸、三层茴香丸。或二陈汤加香附、厚朴、青皮、青木香、苍术、干姜等。
-
程樑
程樑清代医家。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少时喜读医方,以为尽孝必须知医,故凡历代名医著作,无不研究,乃善于医。生平以《内经》备天地阴阳之道、四时变化人事逆从之理,《难经》则发挥了《内经》之旨,故尤精研之,并应用于临证中。著有《引经证医》四卷(1873年)。
-
病能
病能即病态,疾病的临床表现。“能”通“态”。《素问·方盛衰论》:“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
-
避
避①躲避,躲开。《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诊要经终论》:“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②引申有“惧”意。不避,犹言不惧。《灵枢·论勇》:“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
-
俞窍
俞窍指深在筋骨孔隙之间的腧穴。《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林忆等新校正:“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气在骨髓’。《类经》注:“孔穴之深者曰窍,冬气在骨髓中,故当深取俞窍于分理间也。”
-
天机启微
卷下论眼病制方之法,详述君臣佐使和正反逆从等配伍原则。所附46方,皆载炮制方法、方义及适应病症,此书按病因病机来分析眼病,将眼病分为淫热、风热、七情五贼、血凝、气散、热积之血等18类,又与人体功能及外部环境联系起来,审因论证,立法处方,十分详备。薛己将此书收入《薛氏医案》时,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
-
十度
概述:十度为古诊法。古代有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等五度,五度有虚有实,合称十度。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对使用燔针劫刺等强刺激疗法时,注意区别对待。《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素问》的《气穴论》、《气府论》等篇,记载了人体经脉的重要俞穴及其部位。
-
肾风疝
肾风疝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肾风疝,外感之邪也。”参见肾疝条。
-
肉痹
肉痹为病证名。《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又名着痹、湿痹。《圣济总录》卷十九:“肌痹,其状皮肤弗营,肌肉 (同顽)厚而不仁是也。”《张氏医通》卷六:“肌痹者,即著痹、湿痹也。治宜天麻丸、细辛汤、神效黄芪汤、五痹汤等方。2.肌痹指脾痹。
-
环逆
环逆气血循环逆乱。《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刺肌肉,气血环逆,使人上气。”
-
反四时
脉逆四时指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脉。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脉证相反·反四时:反四时指脉证相反。《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
白轸
白轸为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隐疹皮疹色白者。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瘙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疹色淡白、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风热者,内服消风散;风寒者内服荆防败毒散;外用香樟木或蚕砂,1~2两,煎汤熏洗,或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
-
参术内托散
处方:人参、白术、粉草、犀角、贝母、黄连、防风、黄芩(酒炒)、羌活、桔梗、当归、生地、白芍、前胡、天花粉。功能主治:面发毒。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服。外敷清凉拔毒散。因病之逆从,而加减之,每合犀角郁金散服之,以拔积毒。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