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
泡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浸泡药物。作用有二:一是便于加工,如枳壳、芍药等浸泡后,使之柔软,便于切片;桃仁、杏仁等沸汤浸泡后易于去皮尖。二是降低某些药材毒副作用,如清水浸泡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等。
-
地五泡藤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五泡藤的根、叶。原形态:常绿平卧小灌木。托叶大,叶状,有切裂齿.萼裂片卵形,顶端渐尖或条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散毒生肌。附方:①治气痞腹痛:家正牛根一两,红饭豆根五钱。②治口角疮:家正牛叶研末,菜油调敷。(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摘录:《*辞典》
-
布氏嗜碘阿米巴
布氏嗜碘阿米巴(IodamoebabutschliiVonProwazek,1912),以包囊期具有特殊的糖原泡而得名。该虫寄生于结肠,虫体稍大于微小内蜒阿米巴,滋养体直径为8~20mm,有大而明显的核仁,与核膜间绕有一层几乎无色的颗粒,这一结构是鉴别的主要特征之一,无核周染色质粒,胞质内含粗大的颗粒和空泡。
-
大麦泡
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corchorifoliusL.[R.althaeoidesHance],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功能主治: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
-
醋泡方
处方:荆芥18g,防风18g,红花18g,地骨皮18g,皂角刺30g,大枫子30g,明矾18g。功能主治:鹅掌风,干脚癣。用法用量:上药用米醋1500ml,放盆中泡3-5天备用。每天晚上将手或脚浸泡半小时,每剂药连续泡2周为1疗程,有效继续泡2-3个疗程。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田螺疱
田螺疱为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多由脾经湿热下注,外寒闭塞;多生足蹠,初起黄泡或紫白泡,形如豆粒,胀闷硬痛,皮厚难破,甚则足背浮肿,身发寒热。外治用王不留行30g,明矾9g,煎水待温泡洗,或用苦参、菖蒲、野菊各等分煎汤浸泡。相当于汗疱型脚癣、汗疱疹。
-
吞噬体
吞噬体亦称吞噬泡。由细胞吞噬作用的结果而形成的小泡,内部含有所摄取的固形物。与此相应,把与水解酶的供体的初级溶酶体融合后的结构称为消化泡或次级溶酶体,在此处进行摄食物质的消化。前者是靠吞噬细胞外的物质形成的;此亦被称作自身消化泡,其内部含有不断进行消化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
-
飞痘
飞痘为病名,指牛痘接种部位以外发生的痘泡。多由种痘后搔抓,致痘毒传播或入营血所致。初起丘疹,继成水泡,逐渐扩大,中凹如脐,泡周掀红,泡液逐渐变成脓液,溃后结痂而愈。重者宜清热凉血解毒,内服清瘟败毒饮,糜烂者外搽青黛膏。相当于牛痘疹。
-
舌上珠
舌上珠为病名。系指舌上生泡如珠。《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珠此心脾积热,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脉洪大。”生于舌下者名舌下珠。治宜凉血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
-
豆菊茶
概述:豆菊茶以菊花、刀豆、绿茶、蜂蜜为主要原料,具有清咽解毒的功效。原料:菊花8克,刀豆8克,绿茶5克,蜂蜜30克。用法:将刀豆加水煎沸2分钟,然后冲泡绿茶、菊花,闷泡二三分钟再加入蜂蜜,即可饮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泽兰叶茶
概述:泽兰叶茶以绿茶、泽兰叶为主要原料,具有活血化瘀,通经利尿,健胃舒气的功效,用于原发性痛经,对月经提前或错后,经血时多时少,气滞血阻,小腹胀痛者甚宜。原料:绿茶1克、泽兰叶(干品)10克。头汁饮之快尽,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为止。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痞蒺膏
《良朋汇集》卷五:方名:痞蒺膏组成:萆麻子(去壳)半斤,乌棓子(打破)半斤,生大黄半斤。主治:痞疾。制备方法:上用油4斤半,春泡5日,夏泡3日,秋7日,冬10日,炸枯黑,捞去滓,称净油1斤,下飞过黄丹半斤,再上火熬,滴水成珠,看老嫩取下,待大温再下阿魏末1两,麝香末1钱,搅匀,收罐内。
-
苏梗陈皮茶
概述:苏梗陈皮茶以苏梗、陈皮、生姜、红茶为主要原料,具有理气和胃,降逆安胎的功效,适用于妊娠恶阻,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者。用法:将前3味剪碎,与红茶共以沸水焖泡10分钟,或加水煎10分钟即可。每日1剂,可冲泡2~代茶,温服。功效:苏梗陈皮茶具有理气和胃,降逆安胎的功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香附米丸
《揣摩有得集》:方名:香附米丸组成:香附米4两(用陈米醋泡7天7夜,以沙锅泡制7次),小茴香4钱(黄酒炒)。主治:一切水肿肚大,两腿肿,不能行走,或因病误服凉药以致肿胀。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早、晚开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陈米醋打浆为丸,如梧桐子大。
-
天麻耳鸣茶
概述:天麻耳鸣茶以绿茶、大麻为主要原料,用于耳鸣眩晕。原料:绿茶1克,大麻3。用法:先将天麻切成薄片干燥储存,备用。若服用时,每次取天麻片与茶叶放入杯中,用刚沸的开水冲泡大半杯,立即加盖,5分钟后可热饮。头汁饮空,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弃渣。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fumigatingandwashingtherapy)为治法。指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并用温热药液淋洗局部,以治疗各种病证的方法。熏洗疗法将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的治疗方法。熏洗疗法常用药物有芒硝(消肿止痛)、1/5000高锰酸钾溶液(术后泡洗)、五倍子汤(收敛止血)、苦参汤(除湿杀虫止痒)。
-
龙眼养血茶
概述:龙眼养血茶以龙眼肉、冰糖为主要原料,具有补心脾,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贫血、失眠、心悸、多梦者。原料:龙眼肉10克,冰糖3克。用法:取龙眼肉和冰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随饮随泡。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川莓
拼音名:ChuānM i别名:大乌泡、乌泡来源:蔷薇科川莓RubussetchuenensisBur.et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呕,活血。主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狂犬咬伤等症。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炖肉服。叶晒干研面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粟疮·脾虚湿困证
定义:粟疮·脾虚湿困证(milletsorewithpatternofspleendeficiencyanddampnessretention)是指脾虚湿重,以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涩痒不适;眵少或眵稀色白,睑内颗粒丛生,色黄而软,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或濡为常见症的粟疮证候。又名粟疡(见《目经大成》卷二)、睑生粟(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
山楂茶
概述:山楂茶以茶叶、鲜山楂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原料:茶叶5克,鲜山楂50克。用法:将山楂洗净,捣烂,放入沙锅加水煎煮,用煎液冲泡茶叶,闷泡二三分钟即可饮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橘饼茶
处方:橘饼1~2个制法:把橘饼1个,切成薄片,放入茶壶内,用刚烧沸的开水冲泡,盖上茶壶盖,泡10~功能主治:宽中,下气,化痰,止咳。适用于小儿伤食或多吃生冷瓜果后泄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日用橘饼1个,可作数次当茶饮用,喝茶吃饼连用2~摘录:《经验广集》
-
救急十滴水
处方:鲜姜60克(浸酒精360毫升)丁香60克(浸酒精360毫升)大黄120克(浸酒精500毫升)辣椒60克(浸酒精500毫升)樟脑90克(浸酒精500毫升)薄荷冰21克(浸酒精500毫升)制法:上六味,各泡或合泡十数日,去滓澄清装瓶,每瓶2.4克。功能主治:祛暑散寒。治中暑霍乱,呕吐恶心,绞肠痧症。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洗眼红枣儿
《审视瑶函》卷六:方名:洗眼红枣儿别名:洗眼枣儿药组成:皮消1斤,上好红枣儿1斤,黄连末3分。主治:烂弦风眼,不论年久。制备方法:皮消滚水泡化,澄清去滓,红枣儿去核,入消汁内浸1日,取出晒干,又浸,如此数次,以汁尽为度;将枣儿1个,装黄连末3分,小者2分,将枣仍旧合之,勿令泄气。
-
红毛悬钩子
拼音名:H nɡM oXu nGōuZi别名:老熊泡、老虎泡来源:蔷薇科红毛悬钩子RubuspinfaensisLevl.etVan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台湾。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瘰疬。根:主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颈淋巴结结核。叶:治黄水疮及狗咬伤。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
-
壮阳膏
《良朋汇集》卷二:组成:甘遂1钱,甘草2钱5分,大附子3钱(烧酒泡透,晒干),阿芙蓉(乳汁泡开)3钱,母丁香3钱,蟾酥3钱,麝香3分。主治:阳萎。制备方法:上为末,用多年娄葱汁2碗煎成膏,将药入膏内搅匀,装瓷罐内。
-
加味白丸子
处方:南星半两(细切,以白矾汤泡,晒干,或生姜汁制),白附子2两(姜制),半夏(汤泡)半两(生姜汁制)。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小儿风痰壅盛。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蜜、薄荷汤任化服。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
小乌泡
拼音名:XiǎoWūP o别名:乌泡子、狗屎泡来源:蔷薇科乌藨紫RubusparkeriHance,以根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湖北、四川、云南。性味:咸,凉。功能主治:行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血崩,龋齿。用法用量:配伍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浸泡
浸泡即泡法。详泡条。
-
大叶蛇泡簕
拼音名:D Y Sh P oL 别名:狗头泡、老虎泡、八月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粗叶悬钩子RubusalceaefoliusPoir.,以根和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淤。用于肝炎,肝脾肿大,口腔炎,乳腺炎,痢疾,肠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
荆芥洗剂
处方:荆芥9g,防风9g,枫子仁9g,土槿皮9g,五骨皮9g,地骨皮9g,皂角10g,陈醋500ml。功能主治:手足癣。用法用量:用时加温,每日或隔日泡手足2-3小时,连续2-3周,泡后可上西药(苯甲酸6g,水杨酸12g,凡土林加至100g)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舌下珠
舌下珠为病名。系指舌下生泡如珠、疼痛。治宜补脾益肾。可选用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珠此心脾积热,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脉洪大。”治宜凉血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
-
倍姜半夏丸
《魏氏家藏方》卷二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
一赤散
概述:一赤散为《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组成为大黄、赤石脂、煅石膏各等分。为末,先挑破患处,然后掺药。治伤损敷药后起泡者。方名:一赤散组成:大黄、赤石脂、石膏(煅)各等分。用法用量:以三棱针将泡挑破,掺药。制备方法:上为末。
-
甲状腺C细胞
甲状腺C细胞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的内分泌细胞,故名。胞体较大,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单个嵌在甲状腺滤泡壁上,贴近基膜,或成群散在滤泡间组织中,又称滤泡旁细胞。
-
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C细胞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的内分泌细胞,故名。胞体较大,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单个嵌在甲状腺滤泡壁上,贴近基膜,或成群散在滤泡间组织中,又称滤泡旁细胞。
-
烫伤茶
概述:烫伤茶以泡过的茶叶为主要原料,用于治疗烫伤。原料:泡过的茶叶。用法:将泡过的茶叶,用坛盛放在地上,用砖盖好,愈陈愈好,搽之即愈。主治:烫伤茶用于治疗烫伤。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烂茶叶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L nCh Y 来源:为泡过的茶叶。附方:①治痘毒:泡过茶叶(晒干为末),五倍子各等分。鸡子清调敷。(《周益生家宝方》)②治诸毒胬肉不退:硫黄研细末,敷上;(《保寿堂秘方》)备注:《纲目拾遗》:烂茶叶,乃泡过残茶,积存磁罐内,如若干燥,以残茶汁添入,愈久愈妙。
-
棉花仁丸
功效:乌发,暖肾,种子。制备方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阳虚人宜此药。附注:棉花子丸(年氏《集验良方》卷二)。
-
高粱泡叶
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拼音名:GāoLiɑnɡP oY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叶。夏、秋季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肺病咳血。附方:①治外伤出血:高梁泡鲜时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②治肺病咳血:高梁泡叶五钱,冰糖一两。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摘录:《*辞典》
-
原味蛋糕
原味蛋糕的制作原料蛋白170克、塔塔粉0.5克、细砂糖105克、蛋黄85克、盐1克、色拉油40克、奶水40克、低筋面粉85克,泡打粉2克。制作方法1.蛋白,蛋黄分开装盛备用;2.蛋白先加入塔塔粉拌至起泡;3.再加入蛋白用的细砂糖,打至湿性偏干性发泡成蛋白面糊;8.取烤盘,将白报纸平铺于底部,并注意四个角和四边是否铺好;
-
半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柱花:别名:出泡草、白泡草来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procumbens(Lour.生境分布:广西。性味:微辛,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痢疾:全草3~5钱,水煎服。跌打肿痛:鲜全草捣烂酒炒外敷。疮疡溃烂,湿疹,皮肤瘙痒。全草适量,水煎外洗,并取鲜全草捣烂取汁外涂。
-
泡腾片
泡腾片(effervescenttablet)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泡腾片中的药物应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有机酸一般用枸橼酸、酒石酸、富马酸等。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当原子处在基态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三个原则:(1)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当没有d电子填充时(例如第四周期K,有E3d=-0.64eV,而E4s=-4.00eV)E3d>E4s,发生了能级“倒置”现象,其他第五、六、七周期也有类似情况。其中n是主量子数,l是角量子数。
-
文冠果叶
概述:文冠果叶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的嫩叶。质量要求:蛋白质,g/100g≥15.0水分,g/100g≤8.5总灰分,g/100g≤12.0总黄酮,mg/100g≥50推荐食用量≤6克/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2.食用方式:泡饮。
-
红矾散
处方:大红枣(去核)5枚,明矾。制法:将明矾纳入枣内,瓦上煅存性,研末。功能主治:烂眼弦,眼癣。用法用量:开水泡,炖热,时时润之。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
护阴丹
处方:桃仁3两(捣烂),蛇床子(为末)1两。功能主治:妇人阴外中生疮。用法用量:绢绫做一长袋如势大,泡湿,将药装入袋中,纳入阴户内。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六
-
济急饮
处方:紫苏叶。功能主治:飞丝入口,令人口舌生泡。用法用量:细嚼,白汤咽下。如此数次即愈。摘录:《玉案》卷三
-
揭云散
处方: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秦皮半两,滑石半两,铜青半分,甘草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眼疾。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汤泡,澄清洗。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
-
菊花金银花汤
处方:菊花、金银花、桔梗、麦冬、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咽喉炎,一般3~5剂显效。用法用量: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咽喉炎,一般3~5剂显效。摘录:《单验方》
-
清音散
处方:诃子9克(半生半泡熟)木通6克(半生半泡熟)桔梗(生用)甘草各9克(半生半炙)功能主治:治声音不清。用法用量:上药锉碎,水煎,用生地黄捣烂,入药同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