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公炮炙论
概述:《雷公炮炙论》为中药炮制著作,三卷。南北朝刘宋雷斅撰,胡洽重订。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932年张骥根据上述各书重予补辑,得药180余种,分原叙及上、中、下三卷予以论述,并加入其他古本草书中有关炮炙经验,末有附卷,另记70余种药物的炮炙方法。
-
山石榴
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山石榴:山石榴为中药名,出自《奇效良方》。性味归经:酸、涩,平。治滑精,遗精,遗尿,尿频,咳喘,自汗,盗汗,慢性腹泻,崩漏,带下,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子宫脱垂,脱肛。化学成分:本品含金樱子鞣质A~1.治细菌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胃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便血,衄血,月经过多。
-
天葵
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天葵:天葵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小叶柄短,有细柔毛;(《湖南药物志》)摘录:《*辞典》锦葵科植物菟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天葵:天葵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菟葵之别名。入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
雷斆
雷斆,南朝宋时药学家。曾著《炮炙论》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原书已佚,其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现传《雷公炮炙论》,为近人张骥辑佚本。
-
大壁虎
概述:大壁虎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性味归经:咸,微温,有小毒。治虚劳,喘咳,肺痿,咯血,阳痿,淋沥,消渴,经闭。又含胆甾醇、多种氨基酸、多肽。药理作用:醇提取物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
-
水锦花
概述:水锦花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开宝重定本草》记载的密蒙花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凉。治目赤肿痛,多眵,多泪,目翳,羞明,风弦烂眼,肝虚目暗。化学成分:花穗含刺槐素、刺槐苷、密蒙萜苷、桃叶珊瑚苷、洋丁香酚苷等。药理作用:刺槐素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减轻小鼠甲醛性炎症及松弛大鼠离体肠平滑肌。
-
石榴壳
概述:石榴壳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即《雷公炮炙论》记载的石榴皮的别名。性味归经:酸、涩,温,有小毒。入胃、大肠经。1.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蛔虫病,绦虫病。止血炒炭用。化学成分:本品含异槲皮苷、鞣质、石榴皮苦素(Granatin)、甘露醇、熊果酸、苹果酸等。
-
仙蟾
概述:仙蟾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蛤蚧之别名。别名:仙蟾、大壁虎。性味归经:咸,微温,有小毒。入肺、肾经。主治虚劳,喘咳,肺痿,咯血,阳痿,淋沥,消渴,经闭。又含胆甾醇、多种氨基酸、多肽。药理作用:醇提取物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
-
仙灵脾
概述:仙灵脾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淫羊藿之别名。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肝、肾经。功能主治:温肾助阳,祛风除湿。主治阳痿,早泄,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健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亦治更年期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神经衰弱,小儿麻痹症。
-
半边伞
概述:半边伞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赤车使者之别名。别名:小锦枝、细水麻叶、半边伞。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活血行瘀,解毒止痛。1.治风湿骨痛,骨髓炎,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肝炎,支气管炎。2.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毒蛇咬伤,烧烫伤捣烂外敷。
-
灰涤菜
概述:灰涤菜为中药名,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灰藋之别名。别名:灰涤菜、金锁夭。来源及产地:藜科植物小藜ChenopodiumserotinumL.的全草。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台湾、广东、云南等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去湿,解毒。主治疗疮肿毒,疥癣风瘙,毒虫咬伤。
-
刚子
概述:刚子为方剂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巴豆之别名。入胃、大肠经。1.治寒积停滞,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痰饮,水肿,腹水,癫痫,痴狂。化学成分:巴豆油中含巴豆醇二酯十余种,去氧巴豆醇三酯多种,以及巴豆酸(Tiglicacid)、巴豆油酸(Crotonicacid)、亚油酸、花生酸等的甘油酯。
-
竹木
概述:竹木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萆薢之别名。别名:百枝、竹木、白菝葜、硬饭团、山田薯。来源及产地:薯蓣科植物粉萆薢DioscoreahypoglaucaPalib.或绵萆薢D.SeptemlobaThunb福州薯蓣D.futschauensisVnine的根茎。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小便不利,淋浊,白带,乳糜尿。
-
炒薏苡仁
清代增加了土炒《本草述》、姜汁拌炒(《本经逢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薏苡仁生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炒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寒凉之性偏于平和,长于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纳少腹胀。
-
麸炒薏苡仁
清代增加了土炒《本草述》、姜汁拌炒(《本经逢原》)、拌水蒸透(《本草纲目拾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薏苡仁生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治疗湿温病在气分,湿邪偏盛的三仁汤(《温病条辨》)。
-
炒槟榔
有炒(《太平圣惠方》)、炮(《博济方》)、烧灰存性(《旅舍备要方》)、面裹煨、吴茱萸炒(《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火煅(《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多种炮制方法。归胃、大肠经。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炒槟榔与焦槟榔功用相似,长于消食导滞。
-
麸炒僵蚕
宋代增加了姜汁制(《博济方》)、面炒制(《脚气治法总要》)、酒炒、灰炮(《小儿药证直诀》)、麸炒、蜜制、盐制(《圣济总录》)、油制(《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炮制方法。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涡,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麸炒僵蚕疏风解表之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
-
炒僵蚕
宋代增加了姜汁制(《博济方》)、面炒制(《脚气治法总要》)、酒炒、灰炮(《小儿药证直诀》)、麸炒、蜜制、盐制(《圣济总录》)、油制(《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炮制方法。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涡,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麸炒僵蚕疏风解表之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
-
白马阴茎
《*辞典》:白马阴茎:出处:《纲目》拼音名:B iMǎYīn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以粗布拭上皮,并干羊血了,细锉用也。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补肾益气。①《本经》:主伤中脉绝,阴不起。
-
蕤仁
概述:蕤仁为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入肝、心经。蕤仁的药典标准:品名:蕤仁RuirenPRINSEPIAENUX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unifloraBatal.或齿叶扁核木PrinsepiaunifloraBatal.var.serrataRehd.的干燥成熟果核。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性味与归经:甘,微寒。
-
白垩
"性味苦,温。"②《别录》:"(治)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利。"④《日华子本草》:"治泻痢,痔瘘,泄精,女子子宫冷,男子水脏冷,鼻洪吐血。(《妇人良方》白垩散)②治水泻米谷不化,昼夜不止:白垩一两(火煅过),干姜(炮)一两,楮叶二两(生研细)。(《圣济总录》白垩丸)③治衄血不止:白土末五钱,井华水调服。
-
碧桃干
《*辞典》:碧桃干: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B T oGān别名:桃枭(《本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枭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分类草药性》),桃干(《现代实用中药》),瘪桃干(《中药志》)。(《圣惠方》)⑤治妊娠下血不止:桃枭烧存性,研,水服。
-
赤车使者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车使者:拼音名:Ch ChēSh Zhě别名:鹿角七、细水麻叶、石边采、小白沙来源:为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大伞楼梯草ElatostemaumbellatumBlumevar.majusMaxim.[E.involucratumFranch.etSav.],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平。瘦果卵形,长约0.8mm,有小疣点。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活血行瘀,解毒止痛。
-
赤车使者根
出处:《药性论》拼音名:Ch ChēSh ZhěGēn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赤车使者的根茎。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赤车使者根),并粗捣,用童子小便,拌了蒸干,更晒,每修事五两,用小儿溺一溢为度。性味:①《药性论》:有小毒。功能主治:①《药性论》:治恶风冷气。②《唐本草》:主风冷邪庄,症瘕,五藏积气。
-
栝楼皮
《*辞典》:栝楼皮: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GuāL uP 别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治咽喉疼痛,大便燥结及乳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御药院方》发声散)③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或浓痰,肺痈:瓜蒌皮二至四钱,大青叶三钱,冬瓜子四钱,生苡仁五钱,前胡一钱五分。
-
海狗肾
《*辞典》:海狗肾: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HǎiGǒuSh n别名:腽肭脐(《药性论》)。③《开宝本草》:味咸,无毒。归经:入肝、肾经。②《本草拾遗》:主心腹痛,宿血积块,痃癖羸瘦。③《海药本草》:主五劳七伤,阴痿少力,肾气衰弱,虚损,背膊劳闷,面黑精冷。④《日华子本草》:补中,益肾气,暖腰膝;
-
虎睛
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HǔJīnɡ别名:虎眼睛(《别录》)。附方:①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讝语:虎睛一对(微炒),犀角屑、远志(去心)、栀子仁,大黄各一两。(姚和众)④治疟,发作时节不定,寒热甚者:虎睛一枚(生捣细末)腊月猪血少许,朱砂一分(细研),阿魏一分(研末)。
-
灰藋
来源及产地:藜科植物小藜ChenopodiumserotinumL.的全草。《*辞典》·灰藋: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Huī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草木便方》),灰灰菜(《四川中药志》)。
-
榉树皮
《*辞典》:榉树皮:出处:《别录》拼音名:JǔSh P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②陶弘景:夏日作饮,去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水气,止热痢,安胎,主妊娠腹痛。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服,量大小与服之。(《古今录验方》犀角榉皮煎)③治痛身水肿:榉树皮煮汁日饮。
-
蒟酱
《*辞典》:蒟酱:出处:《唐本草》拼音名:JǔJi 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中草药》),芦子(《云南中草药选》)。性味:①《唐本草》:味辛,温,无毒。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
-
龙船花茎叶
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LónɡChuánHuāJīnɡYè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全年可采。化学成份: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唐本草》:"主折伤血内涸,续绝,补骨髓,止痛,安胎。(《岭南采药录》)②治跌打损伤,痪血疼痛,疮疖痈肿:龙船花茎叶捣烂外敷,或全株晒干研粉,用水调敷患处。
-
漏篮子
《*辞典》:漏篮子:出处:《纲目》拼音名:L uL n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附方:治一切恶痢杂下,及脾泄等症:漏篮子一个大者,阿胶半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罂粟壳半两,乳香少许(别研)。(《卫生宝鉴》百岁丸)摘录:《*辞典》
-
露蜂房
药理作用: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尤以丙酮浸出物为最强。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疔毒,瘰疬,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疼。⑥《本草述》:治积痰久嗽,风惊颤掉,神昏错乱。(《简要济众方》)④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恶脉诸毒:露蜂房、乱发、蛇皮。
-
鸬鹚肉
《*辞典》:鸬鹚肉: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L C R u别名:水老鸦(《本草衍义》),摸鱼公(《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图谱 鸟类》))。鸬鹚烧存性,为末,米饮调服。各家论述:《纲目》:鸬鹚,《别录》不见功用,惟雷氏《炮炙论》序云:体寒腹大,全赖鸬鹚。
-
马陆
《中医大辞典》·马陆:马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千脚虫、大草鞋虫来源及产地: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Prospirobolusjoannsi(Brolemann)或其他马陆类动物的全虫。长约12厘米,宽约7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从颈板到肛节,约有体节64个。附方:①治鼻息肉:马陆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
-
芒消
2.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斜消光,消光角:Ng∧C≈31°。(检查钠盐)(3)取本品水溶液,加殷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以大黄引之,直入大肠,润燥软坚泻热,子母俱安。
-
没食子
《*辞典》:没食子:出处:《海药本草》拼音名:M iSh Zǐ别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茶泽(《方舆志》)。雌虫的腹下有直沟,中藏产卵器。归经:入肺、脾、肾经。③《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
-
母丁香
药理作用:丁香油酚有抗菌、健胃作用。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圣济总录》鸡舌香散)⑤治龋齿:鸡舌香煮汁含之。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
醍醐
脂肪是醍醐的主要成分,其中含饱和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不饱和的油酸(以上都是偶数C的脂肪酸)。③《唐本草》:性冷。功能主治:养营,滋阴,润燥,止渴。治虚劳肺痿,咳唾脓血,消渴,便秘,风痹,皮肤瘙痒。③《日华子本草》: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
-
象胆
治目生翳障,疳积,疮肿。外用:点眼或涂疮。附方:治内障目翳:象胆半两,鲤鱼胆七枚,熊胆一分,牛胆半两,石决明(捣研)一两,麝香(研)一钱。(《圣济总录》四胆丸)各家论述:①《纲目》:象胆明目,能去尘膜也,与熊胆同功。今世治疳证、痨瘵传尸多用之,总取其苦寒能杀疳虫、痨虫,兼除脏腑一切热结也。
-
银线草根
出处:《安徽药材》拼音名:Y nXi nCǎoGēn别名:土细辛(《广西中药志》),四叶细辛(《湖南药物志》),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治吐血,跌打损伤。③《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⑤治胃气痛:银线草根三、四分(炒过),研末,吞服。
-
皂荚子
《*辞典》:皂荚子: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Z oJi Z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功能主治: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⑤《医林纂要》:杀疳虫。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
干燥
概述:干燥:1.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关于炮制:炮制又称炮炙、修治、修事。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敩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如生半夏用生姜制过,巴豆去油等。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物料处理方法·干燥:干燥是通过气化而使湿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的方法。
-
小泽兰
别名:红梗草、甘露秧、虎兰、小泽兰、奶孩儿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LycopuslucidusTurcz.或毛叶地瓜儿苗L.lucidusTurcz.var.hirtusRegel的茎叶。入肝、脾经。1.治经闭,痛经,腹中包块,产后瘀血腹痛,身面浮肿,跌打损伤。化学成分:地瓜儿苗的全草含泽兰糖(Lycopose)、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等。
-
马茄子
概述:马茄子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蕤仁之别名。别名:蕤核、马茄子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单花扁核木PrinsepiaunifloraBatal.的果核。主产陕西、山西、甘肃。性味归经:甘,平。入肝、心经。功能主治:疏风散热,养肝明目,补心安神。治目赤肿痛,眦烂,羞明,流泪,角膜云翳,失眠。
-
炮炙
炮炙又称、修治、修事。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敩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采用煅制,使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助于煎出有效成分。常山用醋制,催吐的作用加强,用酒制可减弱其催吐的作用。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
-
延胡
概述:延胡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本草拾遗》记载的延胡索之简称。别名:元胡、延胡、元胡索、玄胡索。主治胃痛,胸胁痛,腹痛,暴腰痛,疝痛,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癥瘕,跌打损伤。还含左旋四氢小檗碱、狮足草碱、二氢血根碱等。药理作用: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对小鼠、大鼠、兔均有镇痛作用。
-
炮制
又称修治、修事。炮制的目的: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敩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采用煅制,使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助于煎出有效成分。如生半夏用生姜制过,巴豆去油等。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
-
炮炙大法
《炮炙大法》炮炙专书。明·缪希雍撰,庄继光整理。刊于1622年。本书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虫角等14类,记述了439种药物的炮炙方法。末附用药凡例,系制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存明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
雷斅
雷斅为南北朝刘宋中药学家。撰《雷公炮炙论》。履籍欠详,以其所著之《炮炙论》而留名于世。该书又称《雷公炮炙论》、《炮炙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炮炙专著,奠定我国炮炙学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