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昌遇
秦昌遇明代医家。幼多病而学医,以儿科著称,后亦精内科,投剂辄效,于当地颇负盛名,求治者门庭若市。见当时幼科诸书论治,或偏寒、偏热,或喜补、喜泻,乃取各家之长,撰《幼科折衷》二卷、《痘疹折衷》二卷、《幼科金针》等。其侄孙之桢承家传,亦为良医。
-
刘思道
刘思道为元代医家。字直甫。衡阳(今属湖南)人。约生活于13世纪。刘祀五世孙。得家传幼科医术之要妙。其术传于曾世荣。所有幼科方论、诗诀等,皆编入曾氏《活幼心书》。
-
加味鼠粘子散
处方:桔梗、射干、山豆根、防风、干葛、陈皮、荆芥、连翘。功能主治:小儿咽中有疮作呕。用法用量:水煎,细细呷之。摘录:《准绳·幼科》卷五《准绳 幼科》卷五:组成:桔梗、射干、山豆根、防风、干葛、陈皮、荆芥、连翘。
-
燔发散
处方:白石脂1分,发(烧)2分,甘草(炙)2分。功能主治:肠僻下脓血。用法用量:每服2刀圭,米汁和下日2次。摘录:《准绳·幼科》卷七《准绳 幼科》卷七:方名:燔发散组成:白石脂1分,发(烧)2分,甘草(炙)2分。制备方法:上为末。
-
灯心竹叶汤
处方:竹叶30片,灯心30根。功能主治:干呕;夏月手足心热,面赤饮冷,吐出浑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五《准绳 幼科》卷五:组成:竹叶30片,灯心30根。
-
顿止丹
处方:黄丹1两,巴豆40丸粒,乳香2钱,麻油2钱。功能主治:小儿泻痢。用法用量:蜡半两,熔汁为丸。摘录:《准绳·幼科》卷七《准绳 幼科》卷七:方名:顿止丹组成:黄丹1两,巴豆40丸粒,乳香2钱,麻油2钱。加减:冷证,加木香2钱半。
-
大造保童丸
处方:蛮子(人胎骨,炙过)、狼子(狗胎骨,酥炙)、猫子(猫胎骨,炙过)。功能主治:痘疮黑陷倒靥,干枯不起。用法用量:上加脐香下。摘录:《准绳·幼科》卷六《准绳 幼科》卷六:方名:大造保童丸组成:蛮子(人胎骨,炙过)、狼子(狗胎骨,酥炙)、猫子(猫胎骨,炙过)。
-
橄榄饮
处方:橄榄。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倒靥。用法用量:从中截断,取汁少许,口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准绳 幼科》卷六:方名:橄榄饮组成:橄榄。主治:小儿痘疹倒靥。用法用量:从中截断,取汁少许,口服。
-
宽脾散
处方:川芎、茯苓、甘草、白术。功能主治:小儿余热不除。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摘录:《准绳·幼科》卷三《准绳 幼科》卷三:方名:宽脾散组成:川芎、茯苓、甘草、白术。制备方法:上锉散。
-
芍药化毒汤
《医部全录》卷四九一引《幼科全书》:组成:白芍、归尾、连翘、红花、苦参(酒浸洗)。主治:痘疹,寒战、咬牙并作。用法用量:水煎服。
-
麦冬参术散
《准绳 幼科》卷五:方名:麦冬参术散组成:麦门冬2钱,白术2钱,陈皮1钱半,人参1钱,甘草1钱,厚朴7分。功效:调胃进食消积。主治:痘家胃虚弱不调而不能食者。用法用量:水煎。制备方法:上锉散,分为2服。
-
兔粪槟榔方
《准绳 幼科》卷六:方名:兔粪槟榔方组成:兔粪14粒,槟榔(用雌雄)。主治:小儿疮疹后眼生翳膜。用法用量:同磨,取不落地井花水调服。
-
神妙龙骨散
《幼科指掌》卷一:方名:神妙龙骨散组成:龙骨2钱,黄丹1钱,枯矾1钱,麝香少许。主治:小儿初生月后,脐中有汁不愈者。用法用量:外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消瘟丹
《准绳 幼科》卷四:方名:消瘟丹组成:辰砂(研为极细末,水飞过)、丝瓜(近蒂者3寸,烧存性,为末)各等分。功效:预防痘疮。主治:未曾出痘及临出者。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每服1钱至1钱2分,1岁以上每服2钱,用蜜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秘传蝌蚪散
《幼科指掌》卷四:方名:秘传蝌蚪散组成:蝌蚪(阴干)2两,黄柏2两,苍术2两,矾3钱。主治:小儿疳疾。用法用量:豮猪肝4两,竹刀披开,掺药3钱,猪肝同煮,吃肝。
-
风邪伤肺
风邪伤肺为证候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冬春之季,风邪犯肺而致的喘嗽。症见恶寒,或微热,咳嗽气急。治宜疏风宣肺。用止嗽散加减。
-
证治准绳
概述:《证治准绳》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一名《六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包括《证治准绳·杂病》八卷,《证治准绳·类方》八卷,《证治准绳·伤寒》八卷,《证治准绳·疡医》六卷,《证治准绳·幼科》九卷,《证治准绳·女科》五卷。现存版本:现存初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叶其蓁
叶其蓁清代医家。字杏林,号困庵、抱乙子或抱乙山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工诗文,精研理学,后转而攻歧黄之学,专长幼科。著述甚丰,有《幼科指掌》五卷、《女科指掌》五卷、《诸科指掌》(或称《十三科指掌》),其体例系仿《千金方》而作。尚有《疫疠脉镜》。其子蕉村等,亦为名医。
-
脏寒泻
脏寒泻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
胎瘐
《胎瘐》出《幼科全书》。即胎怯。详该条。
-
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为医案著作。清·俞震纂辑。刊于1778年。卷一~八为内科、杂病;卷九为女科;卷十为外科和幼科。俞氏按语详辨疑似病案,分析同中之异,使后学有所借鉴。汇集诸家学说予以发挥,指明诊治关键所在,颇多精辟见解。现存多种清刻本和1912年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痰母
痰母病机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乳食停滞,或为暑湿所侵,化热灼液成痰,因循日久,结为顽块。为齁(鼻合)的病因。详齁(鼻合)条。
-
胎毒疮疥
胎毒疮疥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风疮。症见初如干癣,后则脓水淋漓,或结靥成片。治法参见胎毒疮疡条。
-
襁褓
襁褓包裹婴儿用的布幅。《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必须入襁褓。”《寿世保元》卷八:“初生三五日,宜绑缚令卧,勿竖头抱出,免致惊痫。”
-
钱宏
钱宏明代医家。字江楼。古杭(今浙江杭州)人。宋钱乙裔孙,以太医院医士登科第。精于幼科,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家传徐用宣刻本《袖珍小儿方论》十卷,以应儿科临床之需。
-
鬾乳
鬾乳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
偏风口噤
偏风口噤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
-
闷脐生
闷脐生病证名。①出《幼科全书》。即初生不啼。详该条。②指新生儿肛门有膜闭塞的先天性畸形。《验方新编》卷五:“有闷脐生者,儿粪门有一膜,闭住其气,故不能出声。”详见无谷道条。
-
惊风热
惊风热病证名。指发热而惊厥。《证治准绳·幼科》:“惊风热,发搐惊痫,脉数,烦躁,颠叫恍惚。”见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治法详急惊风条。
-
虎口三关脉纹
虎口三关脉纹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指纹。详该条。
-
黑陷
黑陷五陷之一。出《幼科全书》。症见痘疮晕脚干枯,中有黑脐。为毒火内盛,营血干枯所致。治宜凉血解毒,泄火清营。用清瘟败毒饮。
-
寒夜啼
寒夜啼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腹痛夜啼、寒啼。症见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腹痛,曲腰而啼。由内脏虚寒所致。治宜温散寒邪,用平胃散加豆蔻、大腹皮。
-
疳蚀疮
疳蚀疮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
肺寒壅嗽
肺寒壅嗽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肺气虚弱,外感寒邪而致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治宜温肺散寒,用百部丸。
-
杜任
杜任明代医生。安徽汶县人。精于幼科,其疗病偏用温法,有治验。
-
痘中呛逆
痘中呛逆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呛。详该条。
-
浮麦汤
别名:浮麦散处方:浮麦不拘多少。制法:炒香。功能主治:小儿痘,自汗。用法用量:浮麦散(《准绳·幼科》卷五)。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九
-
唇口蠕动
唇口蠕动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唇口蠕动。唇为脾之华,脾虚则唇口蠕动。治宜补脾健胃,用七味白术散。
-
马齿菜汁
别名:马齿菜汁粥处方:马齿菜汁1合,蜜半合,粟米1合。功能主治:小儿血痢不愈。用法用量:马齿菜汁粥(《准绳·幼科》卷七)。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秘传大透肌散
《准绳 幼科》卷四:方名:秘传大透肌散组成:人参、芍药、川芎、甘草、茯苓、白术、木通、陈皮、黄耆、糯米各等分。主治:痘疮。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
脑子散
《准绳 幼科》卷九:方名:脑子散组成:大黄1分,郁金2钱。主治:小儿伤风咳嗽不住兼瘕呷。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沙糖水调下。制备方法:上先以猪牙皂角煮一复时,取切片子,焙干为末,次入粉霜、脑子各少许,再同研令匀。
-
徐道聪
徐道聪元末儿科医生。字士明。休宁(今属安徽)人。时值元末兵乱,婴孩多疾,传遇高人授于幼科,经其救治,全活甚众。子杜真,亦以医名。
-
胎疾
胎疾病证名。又名胎证、胎中病。①《幼科全书》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②《幼科发挥》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多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前人在医籍文献所载如胎寒、胎热、胎肥、胎弱等,均属胎疾范围。
-
惊瘫
惊瘫病证名。指惊风后四肢瘫痪。《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心惊不常,及遍身肿痛,或手足不遂,此为惊瘫之候。”因风毒流入经络、骨蒸而成。治宜疏风透毒,用防风汤。
-
灌浆板黄
灌浆板黄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痘疹灌浆不起,痘形板腻死塞,干腊不明黄。因毒气盛凝结气血所致。治宜行血解毒,用《医宗金鉴》消毒活血汤。
-
顾金寿
顾金寿清代医家。江苏如皋人。屡困秋试,后攻医学。临证多验,颇负医名。弟子录其医案、验方,辑《吴门治验录》四卷(1822年)。又重订《灵兰要览》,更名《重订灵兰要览》、费养庄之《幼科金鉴》等书。另著《良方汇集》(1825年刊行)。
-
疳胀
疳胀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即疳肚,又名丁奚。详该条。
-
四十八侯贴项药方
《准绳 幼科》卷九:组成:川乌头、白芷、地龙、五灵脂、赤小豆各等分。主治:小儿五软。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与酒同调,贴在项上,更服竹茹散。制备方法:上为末。
-
牛涎方
《准绳 幼科》卷一:组成:牛口沫。主治:小儿口噤。用法用量:涂小儿口及额上。
-
三妙丹
《幼科指掌》卷四:方名:三妙丹组成:雄黄、巴豆霜。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贴两眉中间1宿,将膏药盖之。制备方法:研细为丸,如绿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