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指
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应指:应指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疮疡辨脓扪诊方法之一·应指:应指为诊断学术语。《疡科心得集》卷上:“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此即为引手。”是用手按压肿疡时有波动感以判断肿疡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的诊断方法。
-
疮疡辨脓
疮疡辨脓疮疡诊法之一。历代医家论述疮疡辨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凡疮疡患者,如脉紧数或迟,患部按之微热微红坚硬,按之痛不甚,指起不复(无应指感)者,为脓未成;脉数,患部发热,按之疼痛,指起即复(即应指)者,为脓已成。③凭脓液的质、色、气、味辨别毒邪之盛衰,正气强弱。
-
七表脉
概述:七表脉为脉象的一种分类法。《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主痰饮、食积、实热等证。《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子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见此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
引手
引手为疮疡辨脓方法之一。又名应指。《疡科心得集》卷上:“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此即为引手。”中医外科对诊断脓肿之触诊而有波动感者,称为应指。高锦庭一家命名为引手。
-
急性子痈
概述:急性子痈(acutetesticularabscessacuteepididymitisandorchitis)是指以急起恶寒发热,肾子肿痛、灼热,阴囊皮肤紧张光亮为主要表现的子痈。宜用龙胆泄肝汤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或服枸橘汤加柴胡、黄芩、山栀,外用金黄膏。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
子痈·湿热下注证
定义:子痈·湿热下注证(testicularabsces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以睾丸或附睾肿大疼痛,阴囊皮肤红肿,皱折消失,焮热疼痛,少腹抽痛,脓肿形成时,按之应指,伴有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子痈证候。治法:子痈·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中脘疽
中脘疽为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初起患部隐痛,后渐肿起于皮外,或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若痛不减而加剧,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宜急切开引流。
-
实脉
实脉为脉象之一。指寸关尺三部脉象浮、中、沉取均搏动有力的脉象。脉来去俱盛,轻按重按均应指有力。《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实脉主实证。多见于实热内结,停痰食积等。《校注图注脉诀》:“实者,阳也。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
实
与虚相对而言,指邪气亢盛,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表现为正气与邪气均较强盛,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见各种亢盛有余的证候。《灵枢·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
平脉
常脉·平脉:平脉又称常脉。指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的正常脉象。特点为: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均匀,柔和有力,一息四五至(相当于每分钟60~辨别脉象·平脉:平脉即辨别脉象。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
-
女子逆经赤涩
女子逆经赤涩为病证名,出自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类今之异位月经引起的结膜下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等。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
-
女子逆经
女子逆经为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所致满眼赤涩。”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
-
女人血气逆流
即室女逆经,指女子(本应指未婚者)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
-
脉象
晋·王叔和《脉经》根据这些征象总结出24种脉象,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30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27脉,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28种脉。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
溜
2.滑动应指、圆转而过的脉象;3.小股水流。《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
牢脉
牢脉为脉象之一。主阴寒积聚,如癥瘕、痞块、疝气等。《脉诀汇辨》引沈氏语:“似沉似伏,牢之位也。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寻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既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濒湖脉学》:“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
-
滑脉
滑脉为脉象之一。指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的脉象。《脉经》:“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滑脉主痰饮、食积、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健康人亦可见。
-
洪脉
洪脉为脉象之一。《脉诀汇辨》:“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洪脉多主热邪亢盛。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见此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
-
伏脉
伏脉为脉象之一。指脉位极深,好似在筋骨之间,需重按寻找才应指,甚则伏而不见的脉象。脉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见于邪闭、厥证、剧痛。
-
耳前动脉
耳前动脉为手少阳经脉气所行之处。即现代所称的颞浅动脉。位于耳前陷者中,以手按之,其动应指。耳前动脉处有和髎、耳门等穴。手足阳经脉所过,耳和髎、耳门等穴所在。《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可于耳前动脉处诊病治病。
-
短脉
指脉波动的幅度短,脉体不足正常的寸关尺三部位置,惟关部应指明显而寸、尺两头有不足之感的脉象。短脉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肺气虚、中气不足。《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短则气病。”
-
动脉
《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外膜组成。内皮邻管腔,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表面光滑,可减小血流阻力。内弹性膜下层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最小的微动脉,其中膜由单层平滑肌细胞组成,内膜仅由内皮细胞组成。
-
冲疽
概述:冲疽:1.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又名中发疽、壅肾疮、脐上疽。又名对脐,又名历肾。”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
-
沉脉
沉脉为脉象之一。指脉位深,轻取不能应指,重按才显现于指下的脉象。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
搏脉
搏脉指脉来搏击应指。《素问·玉版论要篇》:“搏脉痹躄,寒热之交。”
-
残胃癌
概述:残胃癌(cancerofgastricremnant)亦称胃手术后胃癌。因其既可发生于胃大部切除后的残胃内,亦可发生于单纯胃肠吻合,单纯穿孔修补或迷走神经切断后的全胃内。总之,胃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胃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之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残胃癌即可发生。
-
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指自养生物即无机营养性生物所进行的有机物的生产。在—般生态系统中,光合成生物(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所进行的有机物生产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因此,一般也多指光合成生物的有机物的生产。不过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如在H2S存在的还原环境下,由化学合成生物所进行的有机物的主产在数量上也是不可忽视的。
-
生态建筑材料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方式和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日本学者三本良一教授总结了四类创新的方法和它们各自对环境协调性贡献大小的评价,即,产品改进,重新设计,功能创新和系统创新。(2)以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代价生产传统建筑材料,如用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生产高质量水泥材料。
-
颜面浮肿
颜面浮肿为症状名。指面部虚浮作肿的表现,按之应指而起为气肿,按之凹陷为水肿。
-
化脓痛
化脓痛是指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的表现。
-
吓痈
吓痈为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赫痈。指生于脐上三寸建里穴之腹皮痈。初起患部隐痛,后渐肿起于皮外,或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若痛不减而加剧,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宜急切开引流。
-
锁喉痈·肉腐成脓证
定义:锁喉痈·肉腐成脓证(throat-lockingcellulitiswithpatternofdecayedfleshbecomingpus)是指肉腐成脓,以肿势限局,按之中软应指,脓出黄稠,热退肿减,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锁喉痈证候。又称锁喉毒。其特点是来势暴急,肿势散漫,范围较大,其症状发生变化很快,可并发喉风、重舌等险证。
-
发颐·热盛酿脓证
是指热盛酿脓,以颐颌间结肿疼痛日增,甚至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张口困难,继之酿脓应指,腮腺管口能挤出脓性分泌物,高热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数为常见症的发颐证候。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名腮颔发、颐发、汗毒。为急性化脓性疾病。《医宗金鉴》:“此症又名汗毒,发于颐颌之间,属足阳明胃经。”
-
肛痈·火毒炽盛证
定义:肛痈·火毒炽盛证(anorectalabscesswithblazingfire-toxinpattern)是指火毒炽盛,以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为常见症的肛痈证候。邪正相争,则见恶寒、发热;治法:肛痈·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透脓。
-
胃、神、根
指正常脉象的三个要素。胃、神、根是判断正气虚实的重要方法。《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尺脉沉取应指有力,是有根之脉。《脉诀》:“寸、关虽无,尺犹不绝;
-
细脉
细脉为脉象之一。指脉细如线,但应指清晰的脉象。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细则气少。”
-
脉厥
脉厥病名。①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症。见《温疫论》。以温疫里证失于攻下,内结壅闭,营内不能达于四末所致。亦有过用黄连、石膏诸苦寒药,强遏其热,致邪愈结,脉愈不通。”治宜承气汤缓下之,其脉自复。《伤寒寻源·战汗》:“战定之后,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参见厥证、战汗条。
-
腹皮痈
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腹痈、肚痈。腹皮痈的病因病机:腹皮痈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火郁而成。腹皮痈的症状:初起患部隐痛,后渐肿起于皮外,或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腹皮痈的治疗: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若痛不减而加剧,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宜急切开引流。
-
六脉垂绝
六脉垂绝指左右寸、关、尺三部,或遍诊法之左右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微欲绝之象,示病情危重。参见微脉、脉厥、七怪脉:微脉为脉象之一。1.指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证。治宜承气汤缓下之,其脉自复。2.指战汗后暂见脉停而呼吸尚存之证。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七种。
-
滑
滑①脉象名。应指滑利,如盘中走珠。《素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②尺肤诊的征象,滑泽光润。《灵枢·邪客》:“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灵枢·逆顺肥瘦》:“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
浮脉
浮脉为脉象之一。指脉位表浅,轻取应指明显,重按则脉力稍减但不空虚的脉象。《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及某些急性热病初期。但某些久病阳气虚损者,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象。
-
脓肿
西医: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往往是由于炎症组织在细菌产生的毒素或酶的作用下,发生坏死、溶解,形成脓腔,腔内的渗出物、坏死组织、脓细胞和细菌等共同组成脓液。最终形成的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的脓腔壁。
-
麻黄调心泄热汤
别名:麻黄汤处方:麻黄4两,生姜4两,细辛5两,子芩5两,茯苓5两,芍药5两,白术2两,桂心1两,生地黄(切)1升。功能主治:调心泄热。主心脉厥大,小肠热,齿龋嗌痛。故宜生地黄、黄芩清利伏热,即以麻、桂、姜、辛辛温散结,茯苓、白术填其空以杜火气之复入,芍药为地黄之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