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上
额上为经外奇穴名。出《经穴汇解》。位于头顶正中线,入前发际2.2寸处。主治小儿暴痫等。一般灸3~7壮。
-
三门
概述:三门:1.经外奇穴名;位于食指掌指关节后方桡侧凹陷处。三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后凹陷处,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针经皮下筋膜,手深筋膜达第1骨间背侧肌,在第1蚓状肌与第2掌骨间通过,直至指浅、深屈肌腱到食指的肌腱背面与第2掌骨之间。三间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
-
冷罨
冷罨(yǎn掩)治疗学术语。系罨法之一。罨,掩覆;敷。冷罨,即冷敷。指用湿冷之物局部掩敷的方法,有降温、止血等作用。例如以冰块罨腋下额上,可以降温;以湿冷毛巾罨额上、耳背,止鼻出血。
-
额汗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称之为“额上汗出”。一证有虚实之别,实证者湿热居多,虚证者多为亡阳虚脱之候。《类证治裁·汗症》:“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利之。”“额汗如雨,喘促肢冷,皆阳脱不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七:“温邪搏阳,亦汗出头额,宜参用胜湿汤。”
-
热厥心痛
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医学入门》卷五:“热痛内因酒食积热,痰郁发厥,手足虽冷,而身热甚,则烦躁吐逆,额汗。大便不通,面带阳色,痛必作止不常,甚则躁渴吐酸,额上有汗,手足温暖或身虽热而手足寒,谓之热厥。”
-
问汗
问汗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指询问病人出汗的情况,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发热、恶风、自汗为表虚;额上汗出如珠,兼见喘促,为亡阳之汗,乃阳气将脱之候。先战栗而后汗出为战汗,乃邪正相争之象。若汗出热退、脉静,为邪去正安;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
-
修天庭
修天庭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将两手掌擦热后,来回抚摩额部。有养颜防病的作用。《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源流》:“《养性书》:热摩手心,频拭额上,谓之修天庭。连发际,二三七遍,面上自然光泽,所谓手宜在面是也。”
-
心热
症见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愦,面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脉数等。《黄帝内经素问·刺热》:“心热病者颜先赤。”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证治准绳·幼科》:“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口秽,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
手朝三元
手朝三元为自我推拿的一种方法。见陶弘景《真诰》。用手指从前额部向上抚摩头部如梳头状。有活血祛风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顺就结,唯令多也。于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
-
盘肠似内钓
盘肠似内钓病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盘肠气痛,表现为干啼,额上汗出。由于小儿肠府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钓子散加减。
-
盘肠气痛
盘肠气痛病证名。见《婴童百问》。症见腹痛曲腰,叫哭不已,不乳,面色青白,两眉蹙锁,大便泻青,额上汗出等。多由小儿脾气不足,感受寒邪风冷,搏于肠间所致。治宜温运脾阳,行气止痛。用金铃子散或沉香降气汤之类。
-
衄家
衄家指常流鼻血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
慢脾风
慢脾风病证名。慢惊风的一种类型。见《仁斋小儿方论》。又名脾风、虚风。症见闭目摇头,面唇发青发黯,额上汗出,四肢厥冷,手足微搐,气弱神微,昏睡不语,舌短声哑,呕吐清水,指纹隐约。证属无阳纯阴的虚寒危象。治宜补脾益胃,温中回阳。用参附汤、回阳救急汤。初起宜有白僵蚕丸。
-
不得眠
不得眠为病名,指不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景岳全书·杂证谟》论此证:“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
额叶症状群
概述:额叶位于大脑的前部,有四个主要的脑回,即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临床表现:1.颅神经麻痹:颅前凹肿瘤或局限蛛网膜炎时,病灶侧嗅觉障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对侧视乳头水肿、双侧视乳头水肿,病侧视力可迅速下降,甚至完全消失。6.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心率、血压变化及胃肠功能障碍。
-
大效香砂丸
处方:巴豆(生,出油,去皮)、生珠、乳香、细辛、当归(去苗)各等分,丁香少许,官桂少许(去皮),龙脑50文,麝香50文,槟榔少许。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头风眩晕,头面多汗,恶风,甚则头痛心烦闷,脉寸口洪大而长。额上汗出即愈。摘录:《博济》卷三
-
夺命独参汤
处方:人参(一两)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渴,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证宜服此药。服后额上鼻尖有微汗,是其应也。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一升,煎至七分,去滓温冷,不拘时服,滓再煎服,神效。摘录: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
-
济阴孕阳封汗煎
处方:当归3钱,熟地8钱,人参2钱(桂圆肉合人乳蒸,取汁入药),赤石脂3钱(盐水炒),代赭3钱(火煅,盐水淬,蜜合饴糖煎共1杯)。功能主治:温病下后,证见额上汗出而喘,及头汗出而小便自利,甚或额头汗出如贯珠。用法用量:水3升,先煎诸药浓,后入蜜糖调匀,温服。摘录:《寒温条辨》
-
解晕汤
处方:荆芥3钱,人参1两,当归1两,炮姜1钱,黄耆1两。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妇人甫产后,气虚欲脱,致成血晕,忽然眼目昏晕,恶心欲吐,额上鼻尖有微汗,鼻出冷气,神魂外越。用法用量:水煎服。或人参力不能用,减去大半,或少用1-2钱,余如分两多服数剂,无不奏功也。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
漏风汤
处方:黄耆6钱,甘草1钱,防风2钱,麻黄根2钱,桂枝2钱。功能主治:醉后当风,不论冬夏,额上常有汗出。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全蝎观音散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全蝎观音散:组成:石莲肉(炒,去心)2两半,白扁豆(炒)2两半,人参2两半,神曲(炒)2两,全蝎1两,羌活1两,天麻(去苗)1两,防风(去苗)1两,木香(炮)1两,白芷1两,甘草(炙)1两,黄耆(捶扁,蜜刷炙)1两,茯苓(去皮)1两半。
-
参归荆芥汤
处方:人参1两,荆芥3钱,当归1两。功能主治:妇人甫产后,忽眼目昏晕,恶心欲吐,额上鼻尖有微汗,鼻出冷气,神魂外越,证属气虚欲脱而血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
正阳散
概述:正阳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方之正阳散主治阴毒伤寒,面青,张口出气,心下硬,身不热,只额上有汗,烦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肾冷,阴痿缩。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煎和滓热服。《理瀹》方之正阳散:组成:麻黄(去节)、附子(炮)、干姜、半夏、吴萸、大黄。
-
白车轴草
拼音名:B iChēZh uCǎo别名:白花苜蓿、三消草、螃蟹花、金花草、菽草翘摇来源:豆科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L.,以全草入药。化学成份:叶含有异槲皮甙、亚麻子甙(linamarin)、百脉根甙(lotaustralin)。全草含有香豆雌酚(conmestrol)生育酚(tocopherol)、皂甙、染料木素(genistein)。染料木素有激素样作用。
-
三消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叶具3小叶,互生;托叶甚小,卵状披针形,端尖;叶与花序均由节上长出;种子细小,黄褐色。生境分布:栽培于东北地区及江苏、云南、贵州等地。附方:①治癫病(神经失常):三消草一两,煎水服,并用五钱捣绒包患者额上,使病人清醒。(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摘录:《*辞典》
-
岭南万应止痛膏
岭南万应止痛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岭南万应止痛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止痛消炎,舒筋活络,提神醒脑。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3.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孕妇、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元阳丹
《阴证略例》:组成:乌头、干姜各等分(并生用)。主治:阴毒伤寒始得,头痛腰重,眼睛疼,身体倦怠而甚垫,四肢厥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六脉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并治气痛。制备方法: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蛴螬酒
《医学入门》卷十:方名:蛴螬酒组成:粪堆内蛴螬虫1-2个。主治:破伤风;用法用量:手捏住,待虫口中吐些小水,如紧急只剪去尾,将腹内黄水抹疮口;附注:本方原出《婴童百问 备急经验方》。将他脊背用手捏住,待他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疮口上。及今余家第四子,忽于额上跌破一处,七日成风,急寻此虫治之,时间汗出就好。
-
开法
概述:开法为推拿手法名。参见平推法及开天门:平推法为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以两手四指…推下至缺盆中…推从摩法出,…出《幼科铁镜》。又名推攒竹。《保赤推拿法》:“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见《类经·针刺类》。
-
心气热
治以清心泻火为大法。《证治准绳·幼科》;“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心主身之血脉,心有热,可使血逆于上,致上盛而下虚,下虚则生脉痿。《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
上天心
上天心为推拿穴位名,即大天心。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额上。《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上天心者,大夫心也,在天庭中,小儿病目,揉此甚效,以我大指按揉之。眼珠上视,往下揉;两目不开,左右分揉。”
-
三阳合病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其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故宜白虎汤清而解之。而太阳之腑膀胱,阳明之腑胃,少阳之腑胆,热邪盛满,自经入腑,故腹满身重,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皆为里为热之征也。三阳合病轻证,可用柴葛解肌汤清解。
-
眉风癣
眉风癣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指眉中瘙痒,破溃流滋、蔓延额上、眼胞等处的疾病。似今之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多因外受风湿、内有肝血不足所致。治宜疏风祛湿养血和血。内服消风散、或羌活胜湿汤加减,外以青黛膏、无极膏搽之。
-
开天门
开天门为小儿推拿方法名,出自《幼科铁镜》。又名推攒竹。由小儿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前发际处。《保赤推拿法》:“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
-
疳泻
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疳泻者,毛干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泄下糟粕是尔。”疳疾患儿多有腹泻,关键在脾。泄泻与疳疾都同脾胃有关。因疳而泻,则治疳必须治泻,亦即按照疳疾的虚实轻重,用扶脾和胃的方法,标本兼治。
-
大天心
大天心为推拿穴位名,又名上天心,位于额上。出《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上天心者,大天心也,在天庭中,小儿病目,揉此甚效,以我大指按揉之。眼珠下视,往上揉:两目不开,左右分揉。”
-
存泥丸
存泥丸为自我推拿方法。泥丸指囟门。两手擦热后,从额部摩到头顶。有醒脑作用。《太平御览》:“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七止,名曰存泥丸。”
-
太阳膏
功能与主治:醒脑散热,祛风止痛,用于感冒头痛,头昏目眩。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供外用。《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组成:当归4两,大黄4两,白芷4两,白及4两,白蔹4两,苦参4两,生川乌4两,生草乌4两,木鳖4两,乌药4两,钩藤4两,香油12斤,广丹6斤,硇砂2两。主治:偏正头痛,一切头风。
-
白虎丹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白虎丹:处方:车前草、九里香、马蹄香、枸杞苗、雁棱菜。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白虎丹:处方:大黄3两2钱,陈皮8钱,青皮8钱,丁香4钱,广木香4钱,槟榔4钱,党参1两6钱,巴豆霜1两6钱,干姜1两6钱,黄芩2两。主治:水泻痢疾。
-
金药
处方:丹参5钱,茯神5钱,龙齿3钱,琥珀3钱,辰砂2钱,橘红4钱,半夏4钱,天麻5钱,石菖蒲2钱。其热必夜甚,外无表证,内无停滞,但见额上及眉宇间赤色,印堂青色睡中惊,烦躁不宁。惊则神浮,砂、珀镇心,心虚则风痰乘之而入,橘、半、天、菖,所以去风痰,正气自收,邪气自散,心得以宁。摘录:《小儿诸热辨》
-
香蔻丸
处方:黄连(去须)木香诃子肉(煨)肉豆蔻缩砂仁白茯苓各6克制法:上药研末,饭为丸。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痢,水谷不化,频下恶物,外证毛干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泄下糟粕。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饮或姜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
紫茸膏
处方:紫草白芷各6克归身15克甘草3克麻油60克功能主治:滋肝养血,祛风除湿。治眉风癣,因肝血枯燥,风湿外袭,初起作痒,搔之流脂,蔓延额上眼胞;及小儿胎毒疥癣,两眉生疮,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漓,经年不愈者。用法用量:上药同熬至白芷黄色为度,滤清后再加白蜡、轻粉各6克。摘录:《疡医大全》卷十
-
天保采薇汤
《幼科发挥》方之天保采薇汤:组成:羌活、前胡、半夏、陈皮、柴胡、赤芍药、茯苓、川芎、枳壳、厚朴、桔梗、苍术、升麻、葛根、藿香、独活、甘草。功能主治:《幼科发挥》方之天保采薇汤主治时毒烧热,或肿颈,或肿腮,或身有肿毒;或红点见面,偶挟风邪而隐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陶公惊怖。予曰:麻非热不出。
-
牛涎方
《准绳 幼科》卷一:组成:牛口沫。主治:小儿口噤。用法用量:涂小儿口及额上。
-
塞耳药
《古今医鉴》卷九引宋兰皋方:方名:塞耳药组成:壁钱、胡椒末。主治:牙痛。用法用量:如左边痛,塞右耳;右边痛,塞左耳。手掩枕之,侧卧,少时额上微汗即愈。制备方法:用壁钱包胡椒末。
-
乌梢散
《卫生宝鉴》卷九:方名:乌梢散组成:乌梢蛇(酒浸1宿,去骨)6钱,麻黄(去节)1两,草乌(切开内白)半两,蛮姜半两,黑附(炮)半两,川芎半两,白附半两,天麻半两,蝎梢2钱半。主治:破伤风及洗头风。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1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末。第二、额上汗珠不流;第四、身上汗出如油。
-
印度侧异腹胡蜂
中文名:印度侧异腹胡蜂拉丁名:ParapolybiaindicaindicaSaussure中文目名:鞘翅目中文科名:胡蜂科中文属名:胡蜂属采集描述:李铁生,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胡蜂总科,科学出版社,1985,p56。溶血作用(肥大细胞脱粒作用;神经系统作用);细胞溶解作用;过敏反应和免疫。腹部第一节柄状,近端部处背板隆起,两侧棕色。
-
六字诀
嘘、呵、呼、咽、吹、嘻六字诀,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以后不少有关古代气功的著作中对此均有论述。功法操作静功六字延寿诀1.肾吹气法坐式,双手抱膝同时曲膝,全身自上而下自然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先静坐数分钟,然后口吹鼻吸,吸时须令气满,然后徐徐吹出令其尽,反复行之约20~
-
台湾铃腹胡蜂
中文名:台湾铃腹胡蜂拉丁名:Ropalidiataiwana中文目名:鞘翅目中文科名:胡蜂科中文属名:铃腹胡蜂属有毒/泌毒部位:尾针毒素类型:血液毒毒性:动物毒素,蜂毒类。细胞溶解作用;中毒途径:蛰刺形态:台湾铃腹胡蜂两触角窝之间下部黑色,上部深棕色,两复眼内缘下部黄色,上部黑色,额上半部及颅顶为黑色。
-
柑马蜂
中文名:柑马蜂拉丁名:PolistesmandarinusSaussure中文目名:鞘翅目中文科名:胡蜂科中文属名:胡蜂属采集描述:李铁生,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胡蜂总科,科学出版社,1985,p63.有毒/泌毒部位:尾针毒素类型:血液毒毒性:动物毒素,蜂毒类。溶血作用(肥大细胞脱粒作用;中胸背板全呈黑色,密布粗糙刻点及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