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本
调整胃功能: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针灸大成》谓本穴治咳嗽、上气、呕沫、难言、舌下肿、舌根缩急、舌涎出、口疮、不食诸症。廉泉穴研究进展: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针刺廉泉对甲状腺功能有良好调节作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针刺廉泉可使甲状腺体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率下降。
-
舌根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
-
舌
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 ^^廓乳头和菌状乳头主管味觉,丝状乳头接受触觉刺激。人的舌乳头有4种:(1)丝状乳头(filiformpapillae),数量多,分布于舌背和舌缘,细长圆锥形,乳头上皮的浅层细胞常有角化现象,略呈白色,深面有固有膜形成的轴心称初级乳头,由其分出若干较小突起,突入上皮深面形成次级乳头。
-
心窍
舌的经脉循行: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
灵根
灵根的经脉循行: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
舌卷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因寒邪直中少阴、厥阴所致者,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等。
-
产后舌出
概述:产后舌出为病证名。出戴武承《女科指南集》。病因病机: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两边属肝胆,一舌原通三经之气。据《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等篇载述,舌通数经之气: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产后元神虚惫,少阴(心经)厥阴(肝经)大败,经脉失养,导致舌出不收。治疗:治宜于舌上外涂朱砂末,内服保元汤。
-
吉本
吉本为穴名。参见舌本、廉泉:舌本为经穴别名。为阴维、任脉之交会穴。如舌下肿痛、舌根缩急、舌强不语、舌肌麻痹、口腔炎、暴瘖、喉痹、咽炎、扁桃体炎、咽食困难,及咳逆喘息、胸满胸痛、消渴等。配翳风、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配风池、风府、四神聪治中风舌强不语。
-
子舌胀
《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终始》。重舌又名子舌、子舌胀、(+舌 )舌。《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局部溃烂者,用锡类散外吹。内服清心泻脾之剂,如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
重舌
出《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中医药学名词》(2010):重舌(doubletongue)又称子舌,是指舌下肿胀凸起,如舌下又生一小舌的舌象。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局部溃烂者,用锡类散外吹。内服可用清心泻脾之剂,如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
子舌
《景岳全书》卷二十六:“以舌下肿出如舌,故曰重舌,又谓之子舌。”《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局部红肿者,宜用消毒针,刺破放血,外用蒲黄末敷,或用黄柏,黄连液点之;局部溃烂者,用锡类散外吹。内服清心泻脾之剂,如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
舌卷囊缩
舌卷囊缩为病证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因阳明热盛,邪传厥阴所致者,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因寒邪直中少阴、厥阴所致者,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等。
-
舌卷卵缩
又名舌卷囊缩。《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因阳明热盛,邪传厥阴所致者,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因寒邪直中少阴、厥阴所致者,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等。
-
阴强舌
概述:阴强舌为病证名。《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直中少阴亦有舌卷囊缩者,急温补。”少阴之脉系舌本、连舌下,厥阴肝经之脉环绕阴器。此外,心火上炎,厥阴伤寒,肝经热甚,温邪内陷心包等皆可导致舌卷。
-
舌诊
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察看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和望苔质两个方面。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也可见于寒湿证;
-
清心散
《古今医鉴》卷二:清心散:处方:青黛6克硼砂6克冰片0.9克牛黄0.9克薄荷6克制法:上药为末。《寿世保元》卷六:方名:清心散组成:赤茯苓(去皮)1钱,酸枣仁1钱,麦门冬(去心)1钱,远志(甘草水泡,去心)5分,黄连1钱,胡麻仁1钱,枳壳(去瓤)8分,小木通8分,小甘草2分。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舌上出血,大衄。
-
产后不语
辨证论治:败血停心者,症见面色紫黑,心闷,治宜活血开郁,方用芎归汤合七珍散(人参、石菖蒲、生地黄、川芎、细辛、防风、辰砂)。痰热乘心者,兼见喉间有痰声,面热胸高等,治宜清痰热,兼以和胃,方用二陈汤加胆星、钩藤等。因肾脉夹舌本,脾脉连舌本,大肠经散舌下,当这些脏腑有病,亦能出现产后不语。
-
喑俳
喑俳病证名。出《素问·脉解》。《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络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行内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参见瘖痱条。
-
舌旁
《赤水玄珠》卷三:“心之脉系舌本,脾脉络舌旁系舌下。”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黄帝内经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
-
菖蒲丸
《阎氏小儿方论》:菖蒲丸:处方:石菖蒲6克丹参6克人参(切,去顶,焙)15克赤石脂9克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各30克制法:上同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或如麻子大。主治:脏真衰惫,面色萎黄,牙齿疏落,眼目昏暗,腰脚酸痛,四肢困乏,口苦舌干。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任下,稍加丸数。
-
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半字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九删),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该络脉从腕上1寸的通里穴处分出,别走手太阳小肠经,在腕后1.5寸处与本经相并上行,进入心中,上连舌本,属于目系。可取手少阴络穴治疗。
-
舌缓
舌缓即舌瘖。又《医学纲目》卷十:“舌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但舌本不能转运语言,而咽喉声音则如故也。”如属中风失音者,治宜祛风豁痰。可选用小续命汤,温胆汤等加胆星、僵蚕、全蝎、石菖蒲等;久病多血虚风动。症见舌强不能言、形体消瘦。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
无音
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名子喑。《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盖暴瘖总是寒包热邪。治宜宣肺散邪为主,用三拗汤、桑杏汤等方。如久病失音,由于肺肾气阴两伤,宜润肺滋肾,用清音汤、百合固金汤、地黄饮子等方。
-
心之官
2.心的功能。舌·心之官:心之官为人体器官名。《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黄帝内经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
-
足少阴经别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足少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少阴之正。本经别从足少阴经脉在腘窝部分出后,别走于足太阳经别而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当十四椎(第二腰椎)处的肾俞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从项部浅出,与足太阳经别相会合,构成六合中的第一合。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
足厥阴气绝
足厥阴气绝病证名。指足厥阴肝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唇青,舌卷,卵缩。《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
-
小儿语吃
小儿语吃为病证名,又称小儿口吃,指小儿讲话发音断续重复而不顺畅。说明本病可由心气不足而致,但亦有因于不良的语言习惯者,故本证除药物治疗外,尚应注意发音矫正和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另外,《备急千金要方》认为:“儿生下有连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隔,连舌下,后令儿言语不发不转。
-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为十二经别构成的六合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其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
-
足太阴经别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足太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从足太阴脾经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即髀部),与足阳明经别相会合并行,上结于咽喉部,贯穿于舌中,构成六合中的第三合。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语译】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到达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根。
-
蛇蛊
蛇蛊蛊毒病而见心腹内似有虫行者。《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著蛊毒,面色青黄者,是蛇蛊。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恒痛。又心腹似如虫行,颜色赤,唇口干燥,经年不治,肝鬲烂而死。”参见蛊、蛊毒病条。
-
舌纵
是指舌体伸长吐出口外,回缩困难或不能回缩,流涎不止的舌象。治宜泻热解毒,清火涤痰,用黄连温胆汤、三黄凉膈散等加减。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等加减。治宜温胃散寒,用桂附理中汤加减。肾阴亏虚致舌纵者,症见舌伸出口外而兼腰膝酸软,盗汗等。《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篇》:“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
舌上出血
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因心火上炎者,可伴见舌红舌胀,心烦不寐等。因肝火上扰者,多伴见头痛目赤,胁痛舌干。治宜清肝泻火,如文蛤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方。外治可用炒蒲黄末、炒槐花末等抹敷。
-
射干煎
脾实,咽干口燥,舌本肿强,腹胁满胀,大便涩难。大青解心下热毒,泻肝胆实火,正所以祛心胃之邪热;《外台》卷十引《深师方》:方名:射干煎组成:射干8两,紫菀半两,胶饴5两,细辛半两,干姜5两(末),生竹沥1升,芫花根半两,桑根白皮8两,款冬花8两,附子半两(炮),甘草半两(炙),白蜜1升半。主治:咳嗽上气。
-
舌出不收
《证治准绳·杂病》认为:“舌出不收,心经热甚及伤寒热毒攻心,及伤寒后不能调摄往往有之。伤寒热病伤阴者,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宜热解毒,清火涤痰,用黄连温胆汤、三黄凉膈散等加减;治宜温胃散寒,用桂附理中汤加减;肾阴亏虚致舌纵者,症见舌伸出口外而兼腰膝酸软,盗汗等。
-
脾足太阴经病证
脾足太阴经病证病证名。指脾经经气异常所产生的病证。《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为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卵缩
卵缩证名。睾丸上缩之证。足厥阴肝经病变所致。《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详见阴缩、囊缩条。
-
筋绝
筋绝古病证名。因筋膜伤损败绝所致。《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勿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中藏经》卷中:“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
-
夹阴伤寒
概述:夹阴伤寒为病证名。证身热面赤,或不热而面青,小腹绞痛,足冷踡卧,或吐或利,心下胀满,甚则舌卷囊缩,阴极发躁,或昏沉不省,手足指甲皆青,冷过肘膝,舌苔淡白滑嫩,或苔黑滑,舌本胖嫩。内则先用参附再造汤,助阳发表,或用麻附细辛汤加人参、干姜,温经散寒。分寒中太阴、寒中少阴、寒中厥阴三类。
-
红痿舌
红痿舌为舌象。舌本痿软,不能举动的舌象。为心气伤损之征。若深红而痿者,为气血热盛;若紫红而痿者,为脏腑热极;若绛红而痿者,为阴亏已极(见《伤寒舌鉴》)。当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决定治法。
-
弄舌
概述:弄舌:1.蛇丝惊;2.吐弄舌。明·方贤《奇效良方》:“夫弄舌者,脾脏微热,今舌络微紧,时时舒舌。”病因病机:舌乃心之苗,脾络系舌本,弄舌多由心脾积热所致。治疗: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一般不宜过用寒凉,否则损脾耗液,最易变成疳证。舌体伸长而弛缓,称吐舌;多见于小儿,属心脾热盛重症。
-
舌血
舌血为病证名。因心火上炎者,可伴见舌红舌胀,心烦不寐等。因肝火上扰者,多伴见头痛目赤,胁痛舌干。治宜清肝泻火,如文蛤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方。外治可用炒蒲黄末、炒槐花末等抹敷。2.衄血指鼻出血。衄血除由血热妄行,阴虚火盛迫血妄行,或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外,尚有阳虚不能固阴、脾虚不能摄血所致者。
-
啮舌
啮舌为症状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齿者,肾气之所生也,少阴之脉夹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阳明之脉,夹口环唇下,如肾藏之生气,厥逆走上,与中焦所生之脉气,相辈而至,则舌在齿之内,而反向外矣,唇在齿之外,而反向内矣,颊在齿之旁,而反向中矣。”治宜清其风火,则舌自愈。”
-
咽路
咽路(esophagus)为中医解剖名词。出《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指由咽至胃之通道,即食管。《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
子瘖
子瘖(yīn音)为病名,出自王肯堂《胎产证治》。亦名身重瘖、哑胎、妊娠失音、妊娠不语。《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因孕至八九个月,胎儿长大,阻绝胞中之络脉,胞脉受阻,肾阴不能上荣舌本,以致逐渐或突然不能发声。如无其他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待分娩后,胞络通,肾水上滋舌本,其音自复。
-
中风失音
中风失音为病证名。《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又名舌缓。又《医学纲目》卷十:“舌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但舌本不能转运语言,而咽喉声音则如故也。”可选用小续命汤,温胆汤等加胆星、僵蚕、全蝎、石菖蒲等;久病多血虚风动。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
-
手少阳经筋
手少阳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颌(《针灸甲乙经》卷二第六及《圣济总录》卷一九一同,《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作“颌”,《类经》卷七第四谓当作“额”),结于角。”起于无名指的尺侧端,结于腕背,沿前臂外侧上行结于肘尖,向上绕行上臂外侧,经肩部走至颈,与手太阳经筋结合。
-
肾为唾
肾为唾生理学名词。系五脏化液之一。唾为肾之液。《素问·宣明五气》:“……肾为唾,是谓五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泌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
舌衄
舌衄·阴虚火旺证:舌衄·阴虚火旺证(tonguebleeding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duetoyindeficiency)是指阴精不足,虚火上炎,以舌出血,口燥咽干,烦躁失眠,盗汗,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舌衄证候。治宜清肝泻火,如文蛤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方。外治可用炒蒲黄末、炒槐花末等抹敷。
-
舌麻
《嵩崖尊生书》卷六:“血虚亦舌麻,火痰居多,审因施治。”《证治汇补·麻木章》:“脾肾亏,湿痰风化乘间而入,均使舌本麻木。”治宜清热化痰、祛湿化痰、养血祛风、补肝肾等法。《赤水玄珠·舌门》:“舌痹或麻,此因痰气滞于心胞络。”由心血不足,不可作风治,理中汤加当归,或归脾汤加炮姜服之。”
-
脾实热
脾实热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以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为主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口干焦,身体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声沉而心急,咽喉痛而不利,舌本肿强,口内生疮,腹胁胀满,不能安卧…”宜泻脾清热,选用泻脾大黄汤、泻脾赤茯苓汤等方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