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
医案是记录病情及诊疗经过的文献。又称病案,其内容包括症状、辩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史记》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二十五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料。后世医家有将自己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的;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的,如《名医类案》等。
-
孙文垣医案
《孙文垣医案》为医案著作。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明·孙一奎撰,其子泰来、朋来同编。以经治地区分为三吴医案、新都医案、宜兴医案,所治病证列有子目。孙氏精于辨证,治疗能融会前人学术经验,提出新的见解。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
-
唐蜀华
唐蜀华,1941年3月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学医时间:1958年从医时间:1964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程钟龄、张锡纯、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伤寒杂病论》、《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柳选四家医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
生生子医案
《生生子医案》即《孙文垣医案》。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明·孙一奎撰,其子泰来、朋来同编。以经治地区分为三吴医案、新都医案、宜兴医案,所治病证列有子目。孙氏精于辨证,治疗能融会前人学术经验,提出新的见解。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
-
中医大事年表
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周(公元前1100-221年):人物事件/成就《周礼》记载了食医、疾医、疡医及兽医等医事制度,并有四时流行病和「五毒」之药。1103宋政府设「修合药所」,后改称为「医药和剂惠民局」。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病、杂病等治疗验案。1901郑肖岩《鼠疫约编》记载鼠疫预防及治法,并附有医案和验方。
-
龙砂八家医案
《龙砂八家医案》为医案著作。清·姜成之编。本书辑录清乾隆,嘉庆年间戚云门、王钟岳、贡一帆、孙御千、戚金泉、叶德培、姜学山、姜恒斋八家医案(书中并附姜宇瞻医案二则,实为九家)而成。全书以杂病及时症医案为主,或理法方药四平八稳;或异军突起出奇制胜,总之,其理法颇多可取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为医案著作。刊于1929年。上集为风寒、暑、湿、燥、火、四时六淫病案;下集为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痢疫、瘄疫六种传染病案。案后由何廉臣另加按语评述,对如何掌握这些病证的病机和辨证治疗,有一定的启发。该书分类较有特色,所收验案均为急性热病,是我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医案专辑。
-
淳于意
淳于意为西汉时著名医家,撰中医医案"诊籍"。因任齐太仓长之职,故又称仓公或太仓公。学医于公孙光、公乘阳庆等医家。治法多重药物,兼施刺法、灸法、敷法等。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就有宋邑(临淄人)、冯信(临淄人)、唐安(临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当齐王刘将闾为阳虚侯是(公元前176~
-
韩氏医通
《韩氏医通》综合性医书。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共五章;韩氏发展了淳于意的医案程式,具体指出四诊对病证鉴别的重要性,创用了三子养亲汤等常用效方,在临床上对补法的运用尤有心得。书中并记载了半夏曲、霞天膏等制法。现存明刻本、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医权初编
《医权初编》医论、医案著作。清·王三尊撰于1721年。上卷医论55条。作者认为“古人创立方书,无非为后人入道之门”,临床所见病情交错,医治应随机应变。医论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广论辨证施治、各家治法和用药方剂。其治病强调直治病本,却不拘于成方。医案多系外感、时疫,案语简要。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华岫云
华岫云(?1753)为清代医家。师从叶天士,素乃留心录其医案,累计盈万,分门辑成《临证指南医案》10卷。并加分析论述。1752年又将续补医案、温热论与平生所集各种经验奇方付刊,未成即逝。后由岳廷璋续完。名《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尚编有《古今医学汇通》行世。
-
药按
《药按》医案著作。又名《锦囊治疗方论》,一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二十)。清·冯兆张撰。为冯氏的医案记录。所列医案除述证用方外,附论方义,颇有发挥。
-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医案著作。秦伯未编。全书选辑清代叶桂、薛雪、吴瑭、张聿青等二十多位医家约2000条医案,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他科病证。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出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及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选案多属记录简要,方治切于病情,并对病理有一定阐发者。现存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诊余集
《诊余集》医案著作。清·余听鸿撰。作者擅治内外科疾病,本书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多为作者治愈之大症及疑难杂症,兼及平日搜集师友间治案。皆可以立论而于己于人多有启发者。这与作者辨证论治细致灵活,切于病情,颇为合契。于某些病并能阐析其治疗规律,便于读者掌握要领。1949年后有排印本,并改名为《余听鸿医案》。
-
江璀
江璀(guàn灌。因有感于《褚氏遗书》中所说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的见解,加以自己居处偏僻山区,尤感病案的重要意义,遂努力于搜集历代医家医案。参考自《史记》至明代文献百余种,结合家藏秘方和个人医案,经二十年,编成《名医类案》一书,未及刊刻而去世,后由其子江应宿加以增辑问世(1591)。
-
静香楼医案
《静香楼医案》为医案著作。原系抄本,后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予以分门汇辑,并加按语。柳氏将尤怡所撰医案归纳为内伤杂病、伏气、外感、外疡、妇人等32门。有助于读者领悟尤氏医案的精华,学习其辨证要领。尤氏善用经方,灵活化裁,对复杂病机善于分清标本缓急,立法甚严谨。现存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
天元医案
《天元医案》为医案著作,记载有叶桂(叶天士)的医案。《叶氏医案存真》为书名,3卷,清·叶桂撰。由其元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及《天元医案》中所载叶案等予以辑刊。卷末附马元仪《印机草》一卷及祁正明、王晋三医案数则。其后周学海加以整理评点,调整体例,并予以分门别类,辑为上下二卷,改名《评点叶案存真类编》。
-
继志堂医案
《继志堂医案》医案著作。清·曹仁伯约撰于19世纪中期。能使读者体会到曹氏辨证施治特点和学术思想。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证颇有心得,处方灵变周密,切于病情。曹氏医案还有《曹仁伯医案论》、《过庭录存》、《延陵弟子纪要》等,均收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光绪刻本,《柳选四家医案》本。
-
江民莹
江民莹即江瓘。江璀(guàn灌。1565)为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少时母病故,其后他自己患呕血证,医治无效,遂弃仕途,钻研医学,终成为当时名医。参考自《史记》至明代文献百余种,结合家藏秘方和个人医案,经二十年,编成《名医类案》一书,未及刊刻而去世,后由其子江应宿加以增辑问世(1591)。
-
痘学真传
《痘学真传》痘疹专著。清·叶大椿撰。刊于1732年。卷一论痘症病机及诊法;卷二为顺、逆、险三类痘病各十八朝的证治图解,共54图,俾读者临证时有借鉴和遵循。卷三兼证辨治;卷七方释;卷八药释。全书图文并茂、论述痘疹的证治全面而系统。选录古人论说并医案尤能开扩视野,加深对痘疹一病的认识。
-
吴门治验录
《吴门治验录》医案著作。清·顾金寿撰于1822年。本书所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顾氏医案的特点有三,其一:每案记载从发病至病愈的全过程。其二:治法比较灵活,能随证而变。其三:案末以问难形式,详析病因、病理和方治。现存四种清刻本,及上海千顷堂石印本。
-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医案著作。徐衡之、姚若琴合编。刊于1933年。本书选辑宋元明清46位医家医案,以人为纲,以证为目,加以类分。案后载述前人评注。于辨证之详略得与失。用药之轻重利弊等多有评论。能给人以启迪。但所收医案或不免于芜杂,所附医家传略亦偶有荒诞之处。现存上海国医印书馆铅印本。
-
外证医案汇编
《外证医案汇编》为医案著作。清·余景和撰。刊于1894年。本书收集了清代医家陈学三、薛雪、叶桂等人的外科医案700余则,分为首、项、面、口等13部,共73种病证。医案除叙述病情治法外,还注有余氏的案语评论。
-
名医类案
概述:《名医类案》为中医医案著作。明·江瓘编,其子应宿增补。主要内容: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方药亦较妥当,并附编者按语及其治案。建国后有影印本。《续名医类案》([清]魏之琇)全文阅读
-
延陵弟子纪要
《延陵弟子纪要》为清·曹仁伯所著的医案。曹氏医案还有《曹仁伯医案论》、《过庭录存》、《延陵弟子纪要》等,均收入《三三医书》中。参见《继志堂医案》:《继志堂医案》为书名。清·曹仁伯约撰于1859年。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证颇有心得,处方灵变周密,切于病情。本书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复加注按。
-
钱氏儿科案疏
《钱氏儿科案疏》儿科医案著作。本书内容大体分两部。其一为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其二为何光华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的儿科医案22则及其治疗方剂,并予以补注。卷末附薛己在《薛氏医案》中所摘录的钱乙儿科医案的评注,作为对照。
-
赤水玄珠
各证引录《内经》及各家学说,结合个人医疗经验,分述病因、病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等。方剂名赤水玄珠:赤水玄珠为方剂名,出《饲鹤亭集方》,组成为大生地1两、野白术1两、厚朴1两、青皮1两、杜仲1两、破故纸1两、巴戟1两、陈皮1两、茯苓1两、苁蓉1两、小茴香1两、川椒1两、戎盐1两,具有补益男女、种子、延龄之功效。
-
芷园臆草存案
《芷园臆草存案》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卢氏强调审因求本、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现存清刻本。又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
王之政
王之政(1753~初业儒,后转而攻医,聪颖博学,终成名医,于乾嘉间颇有盛名,活人无数,后征为太医院院监,人称“王征君”。书载曾为某将军女诊脉,断为孕男,此女未婚,将军闻言大怒而杀女,之政闻此大骇,遂致耳聋。王氏著作尚有《医林宝鉴》、《六气论》、《笔随医案》及《王九峰心法》,均有传本行世。
-
保婴撮要
《保婴撮要》儿科著作。明·薛铠撰。刊于1555年。前十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儿、儿科疾病诊法、小儿变蒸、五脏生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后十卷论述有关幼外科、皮科及痘疹等病证治及其医案,均为薛己所撰。书中不仅介绍了较丰富的治法,并收载了大量儿科医案,为本书的特色之一。现有多种明刻本及《薛氏医案》本。
-
爱庐医案
《爱庐医案》医案著作。清·张仲华撰。1882年柳宝诒从《爱庐方案》抄本中选录二十四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中,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外疡、妇人等十八门。张氏医案记述治疗经过较详,审证、用药、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药,四平八稳,可供临床参考。现存多种清刊本。
-
曹世宏
学医时间:1958年从医时间:1963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叶天士、曹鸣高、张泽生。主持的“薤葶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动脉高压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支扩宁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及其对NE和ECM作用的研究”课题经省科委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素圃医案
《素圃医案》医案著作。清·郑重光撰。书成于1707年。卷一伤寒治效;卷二暑证,疟疾,痢疾治效;卷四女病,胎产治效。郑氏擅长于内科杂病及妇产科,辨证真而用药准,故诊治疾病颇有胆识。方治以温补见长,但并无偏执。医案记录较生动、完整,有助于读者从中借鉴。现存康熙刻本。本书又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续选临证指南
《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医方著作。清·叶桂撰,华蚰云校。卷一续选《临床指南》漏编的叶氏医案,反映出叶氏诊病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的特点。并附《温热论》。卷二-四介绍叶氏平生所集经验方,分科叙述,大多属民间流传简便效方。
-
叶天士
学术贡献:叶氏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倡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热证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独到论述,为温病学奠基人之一。叶天士的著作《温热论》,是对治疗温热病的大量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自此,也将“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从辨证方法上区分开来。
-
止园医话续集
《止园医话续集》为医案著作。罗文杰(止园)著。撰年未详。此书备录作者多年临床治疗重症、奇症、难症已获得治验之案例。每一医案均详析其病证及治疗特点,后胪列方药若干条。其辨治原则既强调发掘中医精华,又兼采西医之所长。1943年由止园学社刊行。
-
李中梓医案
《李中梓医案》医案著作。明·李中梓撰。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不立标题,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书中体现出李氏长于脉诊和辨证,处方灵活,案语明晰。初未刊行,后收入李延昰《脉诀汇辨》中。
-
张鸿
张鸿①清代医家。江苏华亭人,生平欠详,著有《医案续编》、《医科约指》,前者有刊本行世,后书未见流传。字柳吟,一字信堂。无棣(今属山东)人。精于医理,与名医王孟英交往甚密,除鉴定王氏之《霍乱论》外,并为王氏编次医案《仁术志》。另又手订徐大椿之《慎疾刍言》,并更名曰《医砭》。
-
菊人医话
《菊人医话》医论著作。张菊人撰。本书汇集作者多年临床治案和经验论述,分温热病,风、劳、鼓、膈四大症,医案选案三部分。作者医生应深刻领会经典医籍的精髓,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用药治病必须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每论一病一症,均附列医案以阐明用药之法。张氏于临床治疗方面,对温热病尤多心得。
-
重古三何医案
《重古三何医案》医案著作。清·何元长、何书田、何鸿舫撰。陆锦燧等选。刊于1918年。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病状较为详尽,治法切于实用,从中可以分析出三何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现存石印本。
-
心太平轩医案
《心太平轩医案》为医案著作。清·徐锦撰于1851年。徐氏以相似病证归类整理,分述中风、血证、喘咳等多种病证。略论病因、病理,医案多属一病一方,间有连续就诊治案。书中可见作者善治温病、喜用寒凉。又有谓其“案语之精、方药之切”,不亚南阳活人书者。现存清抄本和1912年刻本。
-
叶桂
字天士,号香岩。叶氏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倡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热证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独到论述,为温病学奠基人之一。叶天士的著作《温热论》,是对治疗温热病的大量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自此,也将“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从辨证方法上区分开来。
-
古今医案按选
《古今医案按选》为医案著作。清·王士雄选辑。刊于1853年。王氏在俞震编纂的《古今医案按》中选取较好而又有代表性的医案,予以分类,再加按语,进一步阐明治案中辨证、处方之医理,或评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治案的要领。现存光绪间会稽董氏刻本及《潜斋医学丛书》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
药盦医案
《药盦医案》医案著作。恽铁樵撰于1925年。作者选临证过程中颇具经验或教训的医案予以归纳整理。分为伤寒、温病、时病等类,并以病证分细目。案中多连续记载危重病例的诊治经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均作详细记述,以为临床借鉴。对伤寒及儿科病证阐述尤详。后收入《药盦医学丛书》中。
-
王士雄
简介:王士雄(1808~出身世代医家,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祖王国祥、父王升均为良医。并将自己的临证医案整理成书(《王氏医案》),还参注了不少医书,如《女科辑要》、《四科简效方》等。其《温热经纬》是温病学派中重要著作,经纬意指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为经,叶、薛诸家之说为纬,而以伏邪、新感为两大辨证纲领;
-
三家医案合刻
《三家医案合刻》为书名,为医案著作。三卷。清代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
黄宫绣
黄宫绣清代医家。宜黄(属江西)人。撰《医学求真录》十六卷于1750年,未见流传。现有《脉理求真》、《本草求真》、《锦芳医案》(又名《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均刊于1769年。其中以《本草求真》一书系对《本草纲目》删繁撮要而成,影响较为广泛,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用。
-
石山医案
《石山医案》为医案著作。因此其病案每能体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精神,灵活多变,圆机活法。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案中每多记述患者形体、色泽,或以形治,或从脉症入手。附录一卷,载有汪氏门人陈钥论参耆用法二则和李迅所撰汪机小传一篇。本书又收入《汪石山医学八种》中。
-
程原仲医案
《程原仲医案》医案著作。明·程崙(原仲)撰于1621年。首载原脉、审证、聆音、辨味等医论8篇,总述程氏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然后介绍作者的治验。叙案较详,辨证明晰,病因、病理分析颇有见地。治法除内服汤药外,间有用针灸取效者。后附验方一卷。现存明、清刻本。
-
遯园医案
《遯园医案》为医案著作。二卷。萧伯章撰。刊于1921年。本书不分门类,记述详细,医理分析浅显形象。从这些医案中可以分析出萧氏长于脉诊,善用经方。但倡言“仲景而后无完医”,诚属片面之论。现有初刊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