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医院
如金设太医院提点、使、副使、判官等官职,总管全院的各类事务,并选拔技术优良的人员充任管勾、正奉上太医、副奉上太医等职。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还设有各种名称的太医和医官。但这种体制未能坚持下去,礼部管生药库,总管太监管御药房,削弱了太医院的功能。
-
正奉上太医
正奉上太医为金代医官名。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系专门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保健组织。始设于金代,元、明、清各代均设太医院。其管理官员和医师等的职称常有变动,名目不一。如金设太医院提点、使、副使、判官等官职,总管全院的各类事务,并选拔技术优良的人员充任管勾、正奉上太医、副奉上太医等职。
-
太医院院使
太医院院使为元、明、清代医官名。元代置太医院院使2人,始设于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阶正二品,以后各代略有增减,其官阶亦有变化。金代始设太医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为提点,下设院使,从五品。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定置院使一十二员,正二品。明代,太医院院使取代了太医院令的最高医官地位,其官阶为正五品。
-
杨济时
杨济时即杨继洲。出身于世医之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融贯本人的经验医案和各家针灸文献,由晋阳(今山西太原)靳贤增选校补,著成《针灸大成》。材料颇为丰富,可称集明以前针灸学的主要精华之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书后附按摩法。
-
薛己
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薛己生平著作甚多,如《外科枢要》、《内科摘要》、《校注妇人良方》等,还校补《痈疽神秘灸经》《十四经发挥》等。现存者有《内科摘要》、《女科撮要》、《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正体类要》、《本草约言》、《口齿类要》、《痘疹方论》及《薛氏医案》。
-
盛寅
盛寅明代医家(1375-1411年)。为戴原礼再传弟子。永乐间(1403-1424年)为医学正科,因治愈宫廷和皇家人员之疾,遂授御医,掌太医院事。太子宠妃经期十月不至,众医以娠身贺,寅独谓不然,帝令寅诊脉,毕,出言病状。及立方,投破血剂,瘀血大下而愈。著《医经秘旨》二卷(1418年),另著《流光集》等,已佚。
-
十三科
概述:十三科是我国古代官方卫生机构的医学分科的合称。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风科:宋代始设风科。咽喉科:宋代未独立设咽喉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元代始设金疮肿科,明代设金镞科。禁科:禁科系以迷信方法治病。
-
医院
医院是病伤者得到医疗照顾的机构或场所医院指太医院:医院指太医院。这座医院建筑物长有100米,宽有70米,地下有完善下水道系统,一间间病房以走廊相连,这表示当时建筑师已知道隔离传染病患者的重要。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时期最强盛的国家齐国,政治家管仲在首都临淄建立了“养病院”,收容聋、盲、跛、蹩等病人集中疗养。
-
沈好问
沈好问为元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仁和县志》载:先世以针灸隶籍太医院,随宋南渡,徙居仁和(杭州),杭人传为“沈铁针”。其先世尝供职宋太医院,业小儿医。好问取家藏医籍,研读多年。因天资聪颖,治疾皆有效。后入太医院任院判。尝著《素问集解》、《本草类要》、《痘疹启微》等,惜均未见传世。
-
李时珍
其他著作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在针灸学和诊断学上也有一定贡献。又以治愈世子暴蹶,而受荐入朝,任职太医院。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
-
太医院判官
太医院判官为金代医官名。系太医院中级官员,协助太医院提点、院使、副使等共同掌管医药方面的事宜及太医院行政事务。官阶从八品。位在提点院使、副使之下。
-
小方脉
唐代已有少小科,宋代开始,儿科称为小方脉。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不久即改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咽喉科、正骨科。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
-
太医署
太医署为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机构。由太医署令、丞等负责管理。学习课程在共同学完《脉诀》、《本草》、《明堂》、《黄帝内经素问》等基础后,即分科学习各自的专业;金、元、明、清则改为太医院,而且已成为纯属医疗保健的机构。医学教育分为:医、针、按摩、咒禁,其中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
-
龚廷贤
学术贡献:龚廷贤一生编述较多,有《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云林神彀》《鲁府禁方》等书。虽无针灸专著,但针灸系列疗法贯穿于其每一部医学著作中,其中《寿世保元》《古今医鉴》等书的凡例中皆强调“针灸之法,虽有劫病之功,但取其素所试验者,附于治末,以济方药之所不及,其未奏效者,姑阙之。”
-
十科
十科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金代太医院将医学分为十科。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折伤、金疮、书禁。太医院太医及医学生都要按科进行考核,以其优劣进行升降赏罚。
-
吴谦
安徽歙县人。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专论针灸经络。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注,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成《订正伤寒论注》及《订正金匮要略注》。
-
太医院提点
太医院提点为金代医官名。此职始设于金代。为太医院的最高官员,主管该院各种行政事务及宫廷医药大事。官阶正五品。元代太医院提点为正二品。元代太医院最高医官名称变化较大。
-
任锡庚
任锡庚清代医家。字修如,北京人,尝任太医院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
-
朱儒
朱儒为明代医家。字宗鲁,号宗山。原籍吴江人(今属江苏)。后入赘于浙江秀水而入其籍。少时家贫,后随僧人杨时升习医,遂精于医。会大疫,所救不计数。选授太医院吏目,后为院使。治两宫后妃疾,授方多效,俸入多以济贫病。纂《太医院志》一卷(1584),述明代太医院诸项制度、医官名目等甚详。卒年七十七。
-
本草品汇精要
概述:《本草品汇精要》为中药著作。当时没有刊行。1700年清太医院王道纯等又补撰续集10卷。每种药物按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禁、代、忌、解、膺等24例予以记述。虽然分类较为细致,彩色药图也较逼真,但其文字部分,多抄录古书,缺乏编者的实际经验与新的补充。
-
大方脉
大方脉为中国古代医学分科之一,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此科之设始自北宋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元、明、清、太医院袭之,在医生配备及学生数量等各方面,此科为最。
-
瞿书源
瞿书源(1891-1957年)近代医家。字文楼,号因勉庐生,河北新城县人。光绪间曾于太医院医学馆就读,后留太医院任职,为八品吏目。民国时期,先后任教于中医讲习会、华北国医学院、北京国医学院。医德高尚,为同人敬重。所著有《痢疾论》、《温病论述》、《脉学心得》、《儿科学》等,惜均未见梓行。
-
刘溥
刘溥明代医生。字元博,号草窗。长洲(今属江苏)人,其父刘观为太医院御医,溥以医术精明,其治病宗李东垣,故亦以医名,并被选入太医院。
-
杨继洲
简介:杨继洲为明代著名针灸学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曾任太医院医官。学术贡献:他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融贯本人的经验医案和各家针灸文献,由晋阳(今山西太原)靳贤增选校补,著成《针灸大成》。材料颇为丰富,可称集明以前针灸学的主要精华之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
太医院吏目
太医院吏目为明、清两代医官名。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医士之上;或在太医令、丞之下,以后屡有变更。官阶从九品。明代太医院内一般设吏目十人,其职位一般在院使,院判之下御医、医士之上。清代太医院一般设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
-
何氏虚劳心传
《何氏虚劳心传》,清·何炫著。力主阴虚成劳之理,提出虚劳之治有七误和数种死候,并总结了虚劳治法的补肾水、培脾土、慎调摄三大要点,对后世虚劳顽疾的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何严官至太医院院判。何十翼的儿子何从政,为太医院医士。何昌福初习儒,后承家学,代父诊疗,著有《壶春丹房医案》、《论病条辨》等医学专著。
-
寿征
寿征清代医生。字骥起,履贯欠详,尝供职于太医院,任太医院恩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
左见龙
左见龙清代医生。山西翼城县人,自幼习医,医术颇精。后游京师,因太医院乏人,而应试合格,遂补入太医院任职。因医术甚佳,御书“真国手”赐之。
-
妇人科
自北宋以来,妇科包括在产科之中。清代沿袭明代设科经验,仍将产科包括在妇人科之中。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三科又改作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
-
生药库
生药库为明代太医院所属机构名称。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该机构。在明代,全国各地都要按派纳的药材品种数量送往太医院中生药库,以御医二员与大使一员辨验收放,再由礼部委官一员监收。到年终造册两本,一留太医院备照,一送礼部查考。凡各监局讨取药料必须用印信,生药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药库。
-
许国桢
许国桢(13世纪)为元代医生。其祖许济及父许日严皆为官,亦皆知医。博通经史,尤精医书,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即随之出征并掌管医药,曾治愈忽必烈及庄太后病而深得信任。世祖即位后,主管太医院,后为礼部尚书、翰林集贤大学士。著有《御药院方》二十卷,又奉旨与撒里蛮集诸路医学教授共修《至元增修本草》一书。
-
中医文化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已开展了中医哲学、中医学方法论、易学与中医学、儒道佛与中医学、北京市民养生、“太医院”文化、“同仁堂”文化、“药王庙”文化、宫廷医学、燕京学派、北京四大名医等研究。人们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很大不同。
-
太医院通事
太医院通事为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为低级官员,共2人。官阶为正八品以下,主要职责是办理太医院中的一般事务,属于太医院中之低级官员。
-
王道中
王道中明代医家。无为(今属安徽)人,以医术高超而于洪武(1368-1398年)间入仁太医院。孙王大坤,亦以医名而入太医院。
-
薛铠
薛铠为明代医家。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医术,弘治间任太医院医士,后升为院使。尤精于儿科,另还校刊有《十四经发挥》一书。薛铠精于医书,熟谙医理,曾以名医入征于太医院医士,后赠院使。所著有《保婴撮要》、并注名医医著《钱氏小儿直诀校注》、滑寿之《十四经发挥》等行于世。
-
大夫
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最高官阶的大夫是保安大夫(从六品);辽、金、元均相沿袭,名目与官阶均有所变化;元代最高官阶的大夫是保宜大夫(从三品)。其后直至清代,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
盛景兰
盛景兰清代医生。字香谷。江苏靖江人。精医术,以国学生考授太医院博士。
-
尚药局
魏晋以来的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等都是与此类似的官职,他们大都归太医令领导。因此,尚药局的地位从此提高,其长宫尚药典御的官品提至正五品,尚药丞的职品为从七品。元代初期仍置尚药局,后因尚食局与尚药局经常在药膳方面发生联系,所以在至元二十年(公元1354年)省并尚药局为尚食局。
-
伤寒科
伤寒科为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早在北宋时,伤寒课程就列入医学生学习科目。元、明的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
-
钱宏
钱宏明代医家。字江楼。古杭(今浙江杭州)人。宋钱乙裔孙,以太医院医士登科第。精于幼科,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家传徐用宣刻本《袖珍小儿方论》十卷,以应儿科临床之需。
-
许扆
许扆为元代医官。字君黼。曲沃(今属山西)人。许国桢之子。随父事元世祖,赐名忽鲁火孙,使从许衡学。任礼部尚书,提点太医院事,旋改尚医太监。后转正议大夫、提点太医院事,参与政事。卒谥僖简,追封赵国公。
-
鲁宗朝
鲁宗朝明代医家。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明初医学提领鲁望石之裔孙。嘉靖(1522-1566)年间被荐汉愈章圣献皇后之疾,遂擢太医院御医。无子,以侄鲁守仁为嗣。传与医术、方书及所著《保婴心法》。
-
李锡璋
李锡璋清代医生。字艺林,里籍欠详,尝任太医院候补御医。
-
黄世德
黄世德明代医生。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医术。曾任太医院判。孙锦,尽得其祖传,尤精伤寒、痘疹,治多奇效。
-
顾颙
顾颙明代医家。江苏常熟人。少习举业,通经义,善诗赋。稍长,尽弃所学,专攻医。能别阴阳,辨病机,精诊疗。有司以明医荐于朝,供事太医院。后辞归,筑“南园草堂”,隐居其中,时挟书卷、药笼逍遥于山水间,遇有疾求者辄应之。其孙朴尽得其传,有医名。
-
冯树勋
冯树勋清末医生。字健儒,其生平履贯欠详。曾于太医院任职恩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
冯则敬
冯则敬清代医生。字公甫,生平里贯欠详。曾于太医院任候补恩粮之职。
-
冯淮清
冯淮清清代医生。字秋平,其生平里贯欠详。尝于太医院任七品吏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之职。
-
保和大夫
保和大夫宋、金、元时期医官职称之一。保和大夫是宋、金、元时期设置的医散官,宋代保和大夫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其官阶为正七品。金元时期保和大夫均隶属于太医院,金时保和大夫为正五品,元时为正四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保安大夫
保安大夫宋、金、元时期医官名。宋、金、元时期曾设置许多医散官,保安大夫为其中之一。宋代保安大夫是大夫职称中最低级别者,为正七品。金代保安大夫为正五品。元代保安大夫为正四品。保安大夫在宋代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以旧时之西陵锦使改任。金、元都沿用此官职,但隶属于太医院。